分享

范文澜:板凳要坐十年冷,文章不写一句空

 leafcho 2017-03-14

范文澜:板凳要坐十年冷,文章不写一句空

文/总角闻道

说起20世纪中国新史学界的名人,范文澜(1893一1969)是其中的佼佼者之一。

他是浙江绍兴人,早年接受私垫教育,四书五经是他的启蒙读物,但是他天真好奇的禀性,使他在课余之时,常常瞒着塾师和父亲,偷读明清小说,拓宽了他的思路,增长了见识,养成了很好的读书习惯。

范文澜:板凳要坐十年冷,文章不写一句空

他学识渊博,勤奋好学,并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读书和治学方法。元史学家韩儒林教授曾有一对联赠于范文谰曰:

板凳要坐十年冷,

文章不写一句空。

范文澜:板凳要坐十年冷,文章不写一句空

可见范文澜“坐冷板凳”的读书精神。在当年的学术界是出了名的。读书治学要有成果,“坐冷板凳”的毅力和精神是重要的前提,范文澜一生著作甚丰,除了主编《中国通史简编》之外,还著有《中国近代史》、《正史考略》、《群经概论》、《范文澜历史论文选集》等,这与他早年刻苦攻读夯实的基础密切相关。

范文澜:板凳要坐十年冷,文章不写一句空

20世纪初章太炎已是史学界的名人,他知识渊博,文笔又好,故成为年轻的范文澜心目中最崇拜的学者,于是他学习章太炎的读书治学方法,从经学、史学、文学三方面着手,按照清代乾嘉朴学家治学路径,从儒家典籍笺释、史料搜补鉴别、辨伪书、辑佚书、校勘、文字训诂、方志类书编纂、丛书校刊等诸方面,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读书。

范文澜:板凳要坐十年冷,文章不写一句空

1913年范文澜考进北京大学文科预备班,次年入本科国学班学习,从此受业于经学家黄侃、刘师培两位大师,并在治学上取得了良好的成果,于1925年到1931年先后出版了《文心雕龙讲疏》、《群经概论》、《正史考略》三部专著,为了写这三本书,范文澜走遍北京各图书馆,坐冷板凳,寻章摘句,从文学、经学到史学,做了大量的读书札记,奠定了他以后治学的基础。

范文澜:板凳要坐十年冷,文章不写一句空

范文澜不是个只会读死书的学者,还是个有热血气概的爱国人士。抗战爆发后,他积极投身于抗日行列,坐过监狱,打过游击,到过延安,但无论生活环境如何变化,他始终没有忘记读书治学,对史学依然情有独钟。

范文澜:板凳要坐十年冷,文章不写一句空

1940年1月,范文澜来到延安,任马列学院历史研究室主任,主持编写《中国通史简编》,给干部补习文化用。他凭着仅有的“二十四史”和《资治通鉴》,及少得可怜的几本工具书,认直梳理研究,只花了8个月的时间,就完成了《中国通史简编》上册(上古到五代)的写作工作。翌年底,又完成了《中国通史简编》中册(宋辽到清中叶)。他虚怀若谷,闻过则喜,从不固执己见。从1950年起,他全部改写《中国通史简编》,曾公开发表文章,对自己未成熟的见解或错误的论断,作了严肃认真的自我批评。并表示“凡给予本编的指教,本人无不欢欣接受,即一字之教,也不敢忽视”。

范文澜:板凳要坐十年冷,文章不写一句空

他以严谨的科学态度,多次对《中国通史简编》进行修订,直到1969年7月29 日,走完了他生命的最后一程。

正因为范文澜的“坐冷板凳”的读书精神和“不写一句空”的治学精神,使他的《中国通史简编》时至今日,依然魅力无穷,成为史学爱好者研究中国重要参考读物。

范文澜:板凳要坐十年冷,文章不写一句空

小编:总角闻道 (笔名)。实名,高建明 ;热衷文化传播,提升正能量;愿与广大同行互动交流,更多惊喜请加我的微信号 Gjm928372219、微信公众号 gududetianmi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