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单纯“技术性”的性教育有负面影响

 昵称28572434 2017-03-14

性教育的结果取决于什么?

性教育会产生什么样的结果取决于:1、采取什么模式的性教育;2、教育对象性行为的活跃程度;3、当地性病艾滋病流行的严重程度。

事实上,凡是不把科学的性道德教育放在第一位,不明确倡导婚前禁欲,却突出避孕套的性教育,都会促使青少年的性行为增多和第一次性行为的年龄提前。所有西方国家都是如此,无一例外。世界上最早开展性教育的瑞典,第一次性行为年龄从18-19岁降低到16岁,就是—个最典型例子。

当前世界上主要存在两种性教育模式,一种重视性道德教育,另—种强调避孕和预防性病艾滋病。

(一)以人格(道德)为基础的性健康教育(有导向的性教育,也称婚前禁欲或性纯洁教育):在传授性生理和性心理知识的同时,着重性道德教育,以科学道理阐明婚前性行为的多重危害;婚前禁欲对身心健康和发展人际关系有着重要价值,更不会影响健康;相信青少年对性冲动有自我克制能力,明确教育和指导青少年拒绝婚前性行为。这种性教育既重视人的生物性,又重视人的社会性,有利于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和社会的健康发展。

(二)以避孕和预防性病艾滋病知识为基础的性教育(无导向的性教育,也称综合性性教育):在进行性生理和性心理知识教育时,着重避孕防病知识。虽然也提及要对性行为负责,但是对于是否发生婚前性行为采取中立态度,由青少年自行决定。这种性教育只看到人的生物属性,而忽略人的社会属性。对于婚前性行为危害的认识仅仅限于怀孕和性病艾滋病,看不到婚前性行为产生的不良心理社会效应会对青少年的身心健康成长和一生幸福产长远和深刻的消极影响,至于其危害社会健康发展的严重性更是不在考虑之中的。

性教育是否会促使青少年的性行为活跃和第一次性行为的年龄提前?

这取决于进行什么模式的性教育,我国实际上仿效了以避孕和预防性病艾滋病知识为重点的无导向性教育,也即综合性性教育:在学生中间开展使用“安全套”和“安全性行为”的同伴教育,在大学校园里设置避孕套售货机,所以“安全套”教育是实的;而性道德教育则是虚的,没有科学内容,只有空洞说教,其结果不但默认了青少年可以自由发生婚前性行为,而且从心理和物质上给了青少年以婚前性行为的官方支持。采取这样的教育和措施以来,青少年中间有性行为的人数迅速增加,第—次性行为的年龄也明显提前,这些都已经成为有目共睹的事实。

所谓“性教育不会促使青少年的性行为活跃,也不会使发生第一次性行为的年龄提前”的结论是在西方当时的国情条件下得出的。上个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前期,当有些国家。例如美国,因为艾滋病流行加剧而开始加强突出避孕套的性教育时,70%以上的中学生:和几乎100%的大学生都已有两性关系、在这种性行为已经处于饱和状态的情况下推行“安全套”教育,不再有可能使更多的青少年参与性行为,也不再可能使他们的第—次性行为年龄更加提前。然而中国青少年的性行为状况与国外的情形截然不同。

90年代后期对上海海闵行区小学生进行的调查表明,性行为的发生率不足1%;我国中学生还处于很少发生性行为的状态,女学生极少怀孕,基本上没有发现性病和艾滋病。当时即使有10%左右的大学生有过性行为,还有极少数人患性病和极个别艾滋病毒感染者,但发生率远远低于西方。由于我国艾滋病病情轻,广大青少年完全感受不到艾滋病的威胁,更不懂得性自由和非婚性行为的严重危害,在青少年学生有着如此良好行为为基础的国情背景下,不是进行明确强调洁身自爱不要有婚前性行为的性教育,而是着重“安全套”教育。这就成了促使他们发生性行为的直接示意,而不仅仅是一种暗示,因而必然会激起他们对“安全套”的好奇和强烈的性冲动,以致性行为迅速活跃起来。现在事实已经证明,在我国的青少年学生中推行“安全套”教育和在大学校园里设置“安全套”售货机后,短短几年,学生中的高风险性行为已经迅速增多,并且还继续在促使他们第—次性行为的年龄提前和性活跃程度增高。由此造成的消极后果也已经越来越严重,参与卖淫嫖娼的大学生增多,他们中的性病患者和艾滋病毒感染者数量也在增加,与此同时,由性行为引发的其他问题也越来越引起社会关注。应该认识到这是重大的教育失误。

“安全套”教育的负面影响

广大教师和学生家长反对向青少年学生推行“安全套”教育是事出有因的,从我国当前的实际情况来看,尽管“安全套”教育促使青少年的性行为趋向活跃已经成为无可置疑的事实,然而推广“安全套”教育的人却总是矢口否认,并且还强词夺理地举出一些似是而非的理由来加以否定,对此有必要通过深入和透彻的分析加于澄清。

1、进行“安全套”教育不会促使青少年去尝试性行为。就像进行消防教育不会促使他们去纵火一样。这是我国”安全套”主流专家们最为常用的一个得意比喻,乍听起来好像理由很充分,实际上却是完全错误的。

性欲是本能,青少年的性欲冲动是正常生理现象,他们能够从性行为中即时获取梦寐以求的性快感。由于心理尚不成熟而表现出的情绪不稳定和易冲动性,加上有关知识的欠缺和社会阅历不足,很难意识到性行为可能给自己带来多方面的潜在危害,致使他们很容易因不能自制而发生性行为。性行为带来的强烈快感,对于青少年有着不言而喻的巨大诱惑力,会驱使那些意识不到性行为可能给自己带来多种危害的人去尝试,然而纵火不是本能,青少年绝对没有纵火欲,他们能够意识到火灾会烧毁房屋烧死人的可怕,也会懂得纵火是犯罪,要受到严厉惩罚,因而决不会去纵火。

可见“安全套”教育与消防教育之间根本不存在可比性,正是强调“安全套”教育的专家们用进行“安全套”教育不会促使青少年去尝试性行为,就像进行“消防教育不会促使人们上纵火—样”的错误比喻,把性教育引向歧途,伤害了大量接受错误教育的青少年。

2、进行“安全套”教育的目的是为了增加青少年的避孕防病知识,而不是要他们去发生性关系,所以不会促使青少年的性活动增多。

显然,这是由主观的动机和愿望引伸出来的主观臆断,是经不住实践考验的。动机和愿望虽然好,客观效果却并不一定会和主观愿望—致,并且实践也已经证明这种主观臆断是错误的。青少年有着对性知识的强烈求知欲,还有着更强烈的性本能欲望。两者结合在—起就会形成强烈的性冲动。如果没有良好而有效的科学性道德教育配合,强烈的性冲动必然会促使许多青少年去尝试,正如一名中学生所讲的那样,老师总说理论联系实际,上了物理、化学课后变要做实验,学习使用“安全套”也是—样。

3、不是“安全套”教育使青少年性行为增多的,而是不进行“安全套”教育青少年的性行为也会增多。这就要问性教育的目的是什么?如果这一模式的性教育使青少年的性行为越来越活跃,还有什么理由继续推行。

“安全套”教育必然激活青少年的性行为

1、激活了还不懂得性行为的青少年,使他们产生对避孕套的好奇心和尝试性行为的欲望;

2、接受过传统性道德教育的青少年并非没有性冲动,而是受到了自我克制。“安全套”教育会激起他们对不应该发生婚前性行为的正确观念产生怀疑,甚至发生动摇,不仅因此削弱了自我克制能力,甚至还有可能转而去尝试发生性行为。

3、对于已经具有强烈性行为欲望,但还不敢尝试的青少年来说,原因是有三怕:怕学校处分;怕父母反对;怕怀孕和性病艾滋病。由于“安全套”教育是在学校进行的,学生会很自然地认为学校并不反对他们发生性行为,消除了对学校处分的顾虑;也因为学校推行”安全套”教育,学生就有了理直气壮地拒绝父母反对性行为的理由;再由于只讲“安全套”安全可靠,不讲或很少讲失败风险,这就从心理上解除了对怀孕和性病艾滋病的恐惧。三个引起惧怕的因素一旦同时消失,学生们便获得了性的行动自由。

“安全套”并不那么安全

美国卫生与人类服务部于2001年7月向国会提交的一个权威研究报告表明,20多年来主要被推广应用于预防性病艾滋病的避孕套,除了对艾滋病和淋病有一定预防效果外,对于大多数其他性病至今还缺乏能够证明其确实有效的利学证据。因此我国笼统地宣传“安全套”可以预防性病艾滋病,既缺乏医学上的科学性和准确性,又缺少法律依据,推行使“安全套”的盲目性由此可见一斑。由于使用避孕套可能降低85%高危行为感染艾滋病毒的风险,—般人都会直观地认为这是预防艾滋病的有效措施,但事实却并非如此简单,假设有一种药可以治愈85%的艾滋病人,这种药就应该被认为很有效,因为它能救活85%本来会100%病死的人。这时15%的治疗失败率是次要的。可是使用避孕套预防艾滋病则不然,因为15%的失败风险意味着15%原本健康的人,会在使用避孕套参与高风险性行为的过程中感染艾滋病毒,这时的15%就成了不容忽视的巨大威胁。就个人而言,—次失败就是100%彻底失败。为了减轻艾滋病流行,要求高危行为人群使用避孕套是必须的,但是不应在原本不是高危行为人群的青少年学生中提倡,并且应该如实告诉他们避孕套的不可靠性。特别是我国当前,由于绝大多数群众还看不到艾滋病人,感受不到艾滋病直接威胁,宣传“安全套”和“安全性行为”造成的误导,已经促使越来越多的人从心理上产生虚假的安全感,误认为“安全套”能保证安全,因而造成高危性行为人群不断扩大。这时15%的失败风险足于使高危性行为人群面临巨大的感染艾滋病毒风险,艾滋病的流行形势将更趋严峻。由此可见,把避孕套称为“安全套”是缺乏科学根据的,不合法的,甚至是一种有着极大危害的欺骗性宣传。大力推行不可能缩小高危行为人群的使用“安全套”,而不是大力提倡可以扩大安全人群的人人洁身自爱,会使青少年感到性道德已经成为没有价值的空洞说教,因而不必再重视和遵守。这就成了本末倒置,严重削弱了我国人民洁身自爱的优良传统,既不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也不利于控制艾滋病流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