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历史:电灯,不仅仅与爱迪生有关

 q1338 2017-03-14

一百年前,使用电灯仍然是一件奢侈的事情。今天,我们认为使用电灯是想当然的,但在当时却只有富人才能支付得起。进入19世纪后,大多数家庭依旧使用蜡烛或油灯,但是随着工业化程度的加深,人们需要更好、更强的光源来为车间照明,因而汽灯变得愈发受人欢迎。尽管它会散发一些令人不快的味道,并经常有发生火灾和爆炸的危险,但很快它还是被用于街道、需市广场和剧院的照明。

历史:电灯,不仅仅与爱迪生有关

汽灯

发电机的发明为未来开辟了崭新的前景。人们终于学会了怎样将电能转变成光能。电灯的出现也促进了电能的全面和广泛应用。

电弧灯于1843年首次得以大规模使用,约瑟夫·德勒伊将它们用于巴黎协和广场的照明。当时,每盏电弧灯都需要一台发电机,因而费用相对较高。

差别式电弧灯发明后,街道照明在城市逐渐得到普及。它是由西门子-哈尔斯克的总设计师弗利德里希·冯·黑夫纳--阿尔特内克,应用维尔纳·冯·西门子发现的差接调节器节原理于1878年设计的。他的设计不需手工调节。而这意味着多盏电灯只需一台发电机来带动。

差别式电弧灯首先应用于柏林的皇帝画廊街,即后来的林登道,这标志着电弧灯照明在德国的开始。不久,火车站、商业场所、工厂和海港等也开始采用电弧灯。1888年,柏林著名的"菩提树下大街"也被108盏电灯所照亮。

由于电弧灯非常大、非常亮,不适于家用,因此许多发明家都致力于研制更易于操作的白炽灯。白炽灯里面没有空气,电流通过灯丝时即可发光。第一盏可以使用的白炽灯是一位德国侨民海因里希·格贝尔于1854年在纽约研制成功的,但没有得到推广使用。直至托马斯·阿尔瓦·爱迪生用碳化的竹纤维制成灯丝之后,白炽灯才得以大规模地投放市场。在1881年的巴黎博览会上,爱迪生的照明系统引起了巨大的轰动。

历史:电灯,不仅仅与爱迪生有关

爱迪生与灯泡

但是,对于那些不太富有的人而言,电灯还是一种消费不起的奢侈品。开始时电灯为6.5马克一盏,比一个砌砖工两天的收入还要高。在儿子威尔海姆的协助下,维尔纳·冯·西门子试验了各种类型的灯丝,先是金属丝,然后是碳丝。1882年维尔纳在德国建造了第一家白炽灯工厂,并于春天用他自己的品牌开始将产品投放市场。

维尔纳·冯·西门子去世后,他的儿子威尔海姆聘用了一位化学家维尔纳·博尔顿。博尔顿最终成功地研制出一种用钽做的灯丝。钽灯于1905年打入世界市场,而且是第一个真正成功地使用金属灯丝的白炽灯,仅在德国就生产并销售到美国、英国和法国的就有5千万,这类灯泡的生产一直持续到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并且所有的灯丝皆来自西门子-哈尔斯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