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百姓日用而不知

 恬然沉静 2017-03-14
   2017年3月12日 星期日 阴 程程11岁    
     读经方法:137累积法。
     本周亲子跟读内容:
    《黄帝内经》--经脉第十(四);
    《诗经》--鱼藻之什 237~240;
    《老子》--1~10章;
    《新概念》一册77、78课。      
     程程自己诵读:
    《易经》--3~7卦;
     程妈诵读内容:
    《易经》31~64卦。
     锻炼:早起蹲着学习半小时;下蹲100;抡胳膊300下。
      今天早课时间里老师们分享了昨天在总部听课的心得,比如:“人刚出生时是先呼气还是先吸气呢?”今天终于知道了:是先呼气,再吸气。小孩子出生的时候因为呼气才会发出啼哭声。也就是说任何时候只有先付出才有收获。这一定律在我们出生的时候就安排好了,说明人这一生要不断的付出。
      再一个就是“孙悟空金箍棒的重量13500斤,人一昼夜的呼吸也是13500息。”随即搜了一下:“《内经》认为人体与宇宙之间存在着某种数理上的一致性。如《内经》论述人体呼吸完全与太阳的运行联系起来,将呼吸与天地相通、气脉与寒暑昼夜相运旋的规律,与太阳的周日运行规律联系起来。如,《灵枢·五十营》将人体气血运行与日行28宿直接挂钩,认为太阳一昼夜环行28宿一周,人体气血运行人体50周(白天25周、夜晚25周),如此太阳每行一宿,血气行身1、8周,人一呼一吸为一息,气行6寸,270息,气行16丈2尺,即行人体之一周。由此再进一步,太阳每行一宿,(此指28宿均匀分布的一宿,实际上28宿不是等长的),人呼吸486息,据此推算人一昼夜有13500息。《平人气象论篇》曰:人一呼脉再动,一吸脉亦再动,呼吸定息脉五动,闰以太息,命曰平人。平人者,不病也。即平常人一息,脉跳动五次,一次脉的跳动,气行1寸2分。如此用气运行的长度表示脉搏的频率,从而表示一种时间周期。这种以大气贯通一切为基点而形成的人体与宇宙的相互模拟,在《内经》理论中比比皆是,强调了天人一致的内在本质。”……看到这里,真是惊叹古人的智慧太伟大了,这些百姓日用而不知的常识我还是第一次听说,自己能读到这么伟大的著作是何其幸运!
    昨晚睡觉时发生了一件好笑的事:9点准时带着小豆豆上楼睡觉,小朋友进房间脱掉外套后,我就在洗手间洗洗袜子,小朋友在房间里闲着就捣鼓门,开关开关乐在其中,我心想别把门反锁了。想着我马上来开门,发现已经被反锁了,赶紧找钥匙开门,但唯独没找到这个房间的钥匙,情急之下,孩子也在里面哭闹,手机也在房间里。完了,怎么办呢,找人开锁?打电话找人帮忙没有电话,另一个只能打电话的校讯通手机里仅仅只有两个号码,但就这两个号码也找不到人,心里顿时起火了,没办法,又试了一遍所有的钥匙,没想到一个标有其它房间号的钥匙居然把门打开了,心里一下子放松下来。这期间又担心孩子在里面冻感冒,叫她把衣服披上,又一个劲在里面哭叫“姨妈,你快来救救我啊!”场面非常火爆。反思整个过程自己还是不够淡定,容易上火,这也是一次教训,要留意孩子关门玩,把自己锁在房间里也是非常危险的,继续修行,修淡定从容。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