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请帮帮他!长沙小伙见义勇为救女孩被车撞飞,如今半身不遂一度想过轻生…

 低调的甜甜圈 2017-03-14


 “我还会那样做,不后悔。”


谈到11年前的救人之举时,廖攀语气平缓而坚定。


他的面部,一条清晰可见的凸起痕迹从右边太阳穴往上,直弯到眉心。那是他两次开颅的痕迹。他的右边额角塌陷,一笑,嘴角就被牵引着向上。


因为一次见义勇为,廖攀被车撞飞,左半边身体失去知觉。从此,他和母亲踏上人生的康复路。自由行走,是他们这11年来几乎唯一的追寻。



11年前,年仅21岁的廖攀看到一个女孩将被车撞倒,毫不犹豫冲上前推开女孩,自己却被车撞飞,导致左半边身体失去知觉。组图/记者谢长贵


从长沙汽车西站附近到长沙市第一医院,半个多小时车程。最近十多天里,廖攀和母亲孔雪华每天早晨都会乘坐203路车去医院,寻求康复治疗。


廖攀无法自由行走。每次乘公交车时,孔雪华会推着儿子的后背,把他推上车;下车时,她则候在门外,把儿子扶下来。


3月13日,长沙市第一医院为廖攀举办义卖活动,义卖盆栽和多肉植物,筹得款项用于廖攀的康复治疗。当天共卖出300多盆植物,筹集5000多元善款。


那一夜的往事

车冲过来一瞬间,他毫不犹豫上前推开女孩


11年后,当年那个见义勇为的男孩变得高高瘦瘦,对于那一夜的情况他表示有些“记不太清”。但妈妈孔雪华却记得很清晰。


那是2006年6月20日深夜,长沙四方坪,当时21岁的廖攀是一名水电工人。下夜班后,他和同伴打算去吃点夜宵。马路边,一个看上去二十六七岁的女孩走在他们前面。


一辆农用车突然向女孩冲来,女孩被吓到了,一动不动。“我儿子一看,马上冲过去把女孩推开,自己被撞飞了”孔雪华语气平静地说。十年里,这一幕她曾叙述过多次。廖攀在一旁静静听着,偶尔纠正一下时间。


被送到医院后,廖攀做了两次开颅手术。准备做第三次手术时,担心儿子再难醒来的孔雪华选择叫停。“再做手术他就没用了。我相信他能醒来。”彼时的她,52岁,声音洪亮,做事果断,这是她为儿子作出的一次生死选择。


第二次开颅昏迷40多天后,廖攀醒来了。他发觉自己左半边身体没了知觉,左脚不能走,左手无法抓东西。他一下脑子里一片空白。“我以为治得好的,我还那么年轻。”廖攀说。


孔雪华说,被救下的女孩帮护工一起照顾了儿子三个月,还没等儿子出院就离开了,之后再没露过面。“没出过一分钱。”孔雪华说,“但我们不怪她,有什么怪的呢。”



十一年康复路

泥巴路上练习走路,母子俩摔过好几次


3月13日,长沙市第一医院,廖攀在接受康复治疗。图/记者谢长贵


2007年,廖攀在马王堆医院进行康复治疗,为期约两个月。针灸、推拿,“每天要花800元左右”。不久后,他们回到了宁乡老家。


在马王堆医院那段日子里,孔雪华跟着康复师学习了推拿。这十年间,她成了儿子的“推拿师”,每天帮他按摩,按得她一身“汗直洗”。


回老家后,孔雪华每天让廖攀立在墙边一个小时,她用双手撑着他,陪他撑一个小时。


她每天还会带廖攀出门走路锻炼,让他支撑着自己的肩膀行走。乡村里的泥巴路坑坑洼洼,母子二人摔倒过好几次。一次,他们在屋门口不远的堤上摔了一跤,滚到堤下。幸运的是,几棵树和一丛带刺灌木挡住了母子俩。孔雪华撑着树,挣扎着爬了上去,又把儿子慢慢拖上去。随后,她一屁股坐在地上,大哭了起来。


在老家摸索着康复的日子,他们过了3年,但廖攀依然无法行走,且生活不能自理。


2010年,他们从宁乡来到长沙,开始寻找专业的康复治疗。2012年下半年,经人介绍,他们来到湘雅路口一家私营医院求医。这是廖攀恢复最快的两年。


 “以前人在哪凳子就在哪里,现在可以自己走半个小时了。”廖攀和母亲对这两年的康复心怀感激,“幸亏(从宁乡)出来了。”


2014年下半年到2016年,廖攀在一家医院进行康复治疗,离他租住的房子有一到两个小时车程。半个月前,他们来到了长沙市第一医院。医院的康复治疗师贺医生每次都把廖攀的康复训练排在最后,利用下班时间多帮他训练半小时


 2006年做手术花了20多万,这些年做治疗大约花了七八十万。治疗费一方面来源于家里的积蓄,此外还有政府以及社会的救助。”母亲孔雪华说。




他的心声

曾想过轻生,但不忍心告诉妈妈


11年里,与身体康复同时进行的,还有廖攀的自我救赎


最开始的那几年注定是艰难的。无法自理的生活、无法行走的自己、无法轻松的母亲……都成了廖攀无法原谅自己的理由。


 “我想过喝农药。”他面部抽搐、声音哽咽地说,“但这个想法肯定不能告诉妈妈啊。”家门口那条河,他也想过跳下去。但他担心,那水不深,“不死的话不是更害了妈妈吗”?


还好,廖攀的性格开朗,他最终还是想通了。“我想着,急也急不来,怎么急,都是这个样子了。”他说。


 这些年里,周围好心人对廖攀的帮助,也给了他坚持下来的动力。救人后,他被评为见义勇为先进个人。在湘雅路口那家私营医院住院的那两年,病友们听说他的事迹后为他捐助了数万元。湘江边一位陌生奶奶看见拄着拐杖的他也倾囊相助。还有医生们的负责、去年政府为他办下来的医保……那些陌生的、熟悉的面孔给过他的帮助,廖攀全都记得。


13日上午10点,长沙市第一医院医护人员为廖攀做针灸治疗,说起当天的义卖。廖攀得知后连说了四个感谢。


如果时间退回到2006年,廖攀还会做出那个选择吗?


 “我还会那样做,不后悔。”廖攀的语速依旧平缓,但声音加大了力度,“这些年里,一些媒体来采访我,我的回答都是不后悔。”


除了希望身体好起来,他还有个心愿,想成家


他32岁了,妈妈今年也62岁了。“父亲在我14岁时就去世了,妈妈也老了,不能照顾我一辈子了。”廖攀说。



为了帮助廖攀度过难关,共青团长沙市第一医院委员会发起义卖活动,通过义卖多肉植物为廖攀筹集善款,义卖所得全部将捐赠至廖攀个人住院账户。


现在,你每买一盆萌萌哒多肉植物,就能为他捐上一笔善款,你愿意帮帮他吗?



 

活动时间

2017年3月13日-3月14日 9:00—18:00


 

活动地点

长沙市第一医院1号楼门诊大厅



难以想象这11年来,廖攀是怎么过来的。


如果当初他没有推那一把手,

也许现在早已娶妻生子。


和很多人一样,

享受生活平淡的幸福。


可是命运一夕转变,

11年了,他还在为当初的事故担责。


长沙春寒料峭,

可君相信,如果有大家的爱心救助,

如果每个人都能搭一把手,

这个坚韧的小伙心里,一定很温暖。


所以君恳请大家帮帮他,

转发让更多人看到,感谢感谢感谢感谢。


来源丨潇湘晨报(xxcbwx)

记者丨吴雯芳 实习生丨盛芬


一套小虎队老磁带卖出上万元?!快去翻柜子,你家老磁带还在么


添加剂、防腐剂有害健康不能碰?真相可能会让你大吃一惊 |饭间读本


了不起!“湖南的哥”归还5万黄金并谢绝酬金,背后竟是女儿患癌欠债10余万的家!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