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美术家人名辞典》补遗一编:例言

 婺州学馆 2017-03-14

著《中国美术家人名辞典》补遗一编

例言

 

一 书名


  本书是在拙著《中国美术家人名补遗辞典》的基础上修订而成的,是一部全面翔实查阅清和民国书画人物资料的大型工具书,名曰:《中国美术家人名辞典》补遗,是对《中国美术家人名辞典》的补充。又曰:一编,是相对同时出版的“二编”而言。其作用有三:
  (1)补遗。主要收录《中国美术家人名辞典》未收录的书画人物资料,凡一万一千六百八十一人。
  (2)纠错。纠正《中国美术家人名辞典》的明显错讹,如误将“李明智”错录为“李明启”;将“林朝英”误为“林朝美”等,凡二十四人。
  (3)增补。对少数《中国美术家人名辞典》语焉不详、难以确切得知其籍贯、生卒年代和书画事迹的书画人物内容,加以增补。如“郑其光”等。这一部分,编者在人名后,用“补”字标注,凡二十七人。
  总共合计一万一千七百三十四人。几与《中国美术家人名辞典》收录的清和民国书画家人数相当。

二 条目


  (1)本书所收录的书画人物皆载于典籍及各类古今文献资料中。凡史籍和现代书籍未载其书画事迹的,概不收录。
  (2)辑录的书画人物皆集中于清朝和中华民国。凡卒于一六四四年清朝立朝之前和生于一九一一年民国建国之后的书画人物,概不收录。
  (3)为避免目前书画人物辞典编纂中几乎照抄《中国美术家人名辞典》之陋习,故编者对《中国美术家人名辞典》正文收录的人物,除纠错和增补的五十一人外,都未收录。但对其补遗和附录里符合本书收录标准的,而在《中国美术家人名辞典》的姓名索引和字号索引中皆无的书画人物,则全收录。
  (4)人物以本名或通用名立目,本名不著者,以别名、字号、习称等立目,以本名附于释文中。如“张爰”附见于“张大千”、“张靖”附见于“张寒杉”中。
  (5)满族和清宗室人物,向不以姓名连称,故以名立目,姓氏、习称等附见于释文。如“肃亲王”附见于“善耆”条目中。
  (6)僧尼以法名立目,为避偏见,皆不冠以“释”、“僧”、“尼”等字,但读者从释文中都可以确切知道其为僧尼。道士仍以本名立目。同样,妇女亦然。
  (7)凡同姓名者分别立目,并在其姓名后,加注阿拉伯数字以区别。

三 释文


  (1)人物条目释文详记其生卒年、姓名、字号、别名、室名、籍贯、师承、学历、家学渊源、书绘事迹、鉴赏、科考、仕历、封赠谥号、主要著述等。条目内容视所据之文献资料多寡而定。内容多者不一定书画贡献就大,反之亦然。
  (2)生卒年代是人名辞典必备重要的一环,凡所引资料载录的,悉皆录存,并括注公元纪年于姓名之后,以备稽考。生卒年不详,知之享年者,则说明享年,如“卒年八十”、“年八十卒”等。
  (3)条目本名或通用名之外有必要叙及姓名之异文者,用“又姓某”、“名又作某”等表述。
  (4)本书收录的书画人物,因全为清和民国,故皆不标注其朝代。从条目释文中看不出其为民国人物者,皆为清代。
  (5)字号、别名、室名等据文献可知者,全都收录。凡冠以字号、室名为其诗文集者,则列出著述。
  (6)书画师承和亲属关系者。一般为本书和《中国美术家人名辞典》另有条目者,予以表明。两书不载者,皆不注明。
  (7)科考仕历者。一般只注明科举年号和主要官职、重要宦迹。年号和宦迹所涉及的古地名,均不括注公元纪年和相应的今地名。封赠谥号,知之全录。
  (8)著述。仅摘录其重要的涉及经史子部专著和诗文集名者,不注明卷数和版本。著作多者,择要选录或仅录其代表作。但以室名、字号冠名的诗文集、笔记诸杂著,是书画家重要依据,故知之全录。
  (9)条目释文中所涉及的清代帝王年号,因中西有别,故皆不括注公历纪年,以免产生歧义。
  (10)事涉 1911 年后即辛亥革命以后的,采用公元纪年。
  (11)条目释文所涉及的地名,则视所据文献资料而定。若引用古代典籍中的古地名,一般皆不括注相应的今地名,以免产生错讹。同样道理,人物籍贯亦然。
  (12)一部分人物从所引的文献资料中,可知其籍贯,故不在释文中再标明其籍贯。即所引的某地文献资料如某地文史资料和某地方志者即为某地人。客居和宦游者,则注明其籍贯。

四 资料来源


  每一人物条目之末,均括注其资料来源之主要文献书目。清人诗文集和笔记类诸杂著,知之作者的,亦注明作者。一者说明作者所引有据,并非虚构;二者给读者以进一步研究查找资料之引得,力求严谨。本书资料来源大体可分为如下几类:
  (1)清和民国各类书画史传典籍,约八十种。
  (2)清和民国各种人物传记,约四十种。
  (3)清和民国各级官吏组织编纂的地方志,约千余种。
  (4)清和民国文人的各种诗文集、笔记、金石著述、墓志铭、行状诸杂著,约百余种。知之作者的,注明作者于文献资料之前。
  (5)近年来各地文人编纂的大量地方书画家传记资料,约四十种。
  (6)近年来编纂的大量人名辞典,约百余种。
  (7)1949 年以后各级政协编纂的文史资料,约万余种。
  (8)各类书画作品汇编。
  (9)民国至今各类美术年鉴、期刊等。

五 编排与检索


  (1)全书条目按姓氏笔画多少次序编排。
  (2)同一姓氏者,按第二字的笔画多少次序编排。第二字的笔画相同者,按第三字的笔画多少次序编排,依次类推。
  (3)本书人物条目正文之前,有全部人物条目按正文顺序编排的人名索引,并有姓氏检字表。正文之后,有全部按笔画顺序编排的一万六千二百一十八个字号室名索引,索引前有字号室名检字表,可供不同的检索之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