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探究】VR是否完全就是一个骗局?

 一个人的午后91 2017-03-14

导读: 最近,业界又开始唱衰VR。盛传的新闻中说,“VR概念泡沫破灭:‘龙头股’业绩重挫 股价暴跌70%。”

 最近,业界又开始唱衰VR。盛传的新闻中说,“VR概念泡沫破灭:‘龙头股’业绩重挫 股价暴跌70%。”

是否VR完全就是一个骗局呢?这个时候,更深切感受到读经典文章的必要性。给你泼一盆冷水,也给你一剂热血。

是概念泡沫还是我们根本理解错了它

世上有两种技术

世上有两种技术:期待中的和意想不到的。

人们很早就对VR极尽想象

人类自古就期盼着飞行器的问世。假使我们能够借助时光机将飞机送回到达·芬奇或本·富兰克林时代,人们会一眼明了它的用途。但如果换作是原子能呢?不管是达·芬奇还是富兰克林,没有谁能弄懂,为何将两块色泽灰暗的重金属撞在一起会释放出能量。也没有人会告诉孩子们,微量的惰性物质中竟然蕴藏着恒星般的巨大能量。在原子能被发现的那一刻之前,人们对它一无所知。再往近处说,互联网同样是一项未曾预料到的技术。科幻小说中很少见到这样的描绘:数十亿普通人借助装在衣袋中的磁石,联结成一个庞大的全球网络,进行着从不间断的沟通和交流。

人们对于惊喜总是要宽容得多,因为本来就没有什么可做衡量的标杆。互联网正是如此。但虚拟现实则不同。人们很早就对它极尽想象,现实中的任何进展都会被拿来与终极目标——也即科幻小说中的描绘——做对比。正如游戏引擎公司Unity 的CEO John Riccitiello所说:“我们的竞争对手不是其他虚拟现实公司,而是《星际迷航》中的全息舱。” 任何比全息舱差的实现都配不上“虚拟现实”这个称谓。换句话说,虚拟现实技术的好坏与否是以科幻电影或小说中的虚构之物为参照的。

是概念泡沫还是我们根本理解错了它

▲ 《星际迷航》中的全息舱。

人们逐渐认识到,科幻小说和创新之间的协同进化是一种至关重要的文化力量。和任何一个在虚拟现实领域工作过足够长时间的工程师聊天,他们都会提到《雪崩》或《玩家一号》。《玩家一号》的作者厄内斯特·克莱恩发明了“绿洲”(Oasis)——一个巨大的、互联的虚拟宇宙,数十亿人沉浸在其中,学习、工作和玩乐。克莱恩虚构的绿洲有可能成为现实。“围绕着电影中的绿洲,制片厂很有可能先做出一些基本的虚拟现实体验。”克莱恩说道,“如果这项工作能够持续下去并不断进化,那么,绿洲就有可能变成一个被上亿人使用的真实存在,正如我在小说中所设想的那样。”

《玩家一号》创作于六年前。克莱恩对虚拟现实在今年的进展感到有些吃惊:“我对于引爆点来得如此之快感到非常惊讶。从20世纪80年代起我们就一直在等待虚拟现实能够美梦成真。而今年,突然之间,所有最聪明的头脑、所有最有钱的公司都蜂拥进这个领域,以抢占一席之地。我在小说中将绿洲的上线时间设定为三十年后,现在看来有可能是个错误。”

是概念泡沫还是我们根本理解错了它

▲ 《玩家一号》和厄内斯特·克莱恩。

罗尼·阿伯维茨最想招募进Magic Leap的人中,就有科幻小说《雪崩》的作者尼尔·斯蒂芬森。阿伯维茨希望他能担任Magic Leap的首席未来学家。“他的书是通往未来的路线图”,并且“他是一个具有工程师头脑的伟大作家”。斯蒂芬森将会带领一个小团队,来开发新的叙事方式。再一次,筑梦者要让美梦变成现实。

1  2  下一页>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