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投机门徒: 古典技术的起源

 昵称3KcdU 2017-03-14
      杰西利弗莫尔本来是靠日内短线起家,20世纪初真实的股票交易中都是靠人工撮合的,所以真实的交易价格滑点现象很严重,比如你看到某只股票,价格10美元,你马上下单以市价买入的时候,这时候交易量很大,排队的人很多,人工撮合所占用的时间很长,等到执行你的订单的时候,股票价格已经涨到了11美元,所以你只能买到11块钱的股票。这样的延迟的股票交易执行对于只赚一两个点就跑路的日内短线操作者是非常大的麻烦,所以当利弗莫尔再利用自己在对赌投机行里培养的短线交易技巧,他失败的概率非常大,盈利非常不稳定,这就是他三次去纽约交易所做投机都失败的主要原因。他开始反思自己的操作方式是否能够对付新的游戏规则。
     从1906年的时候利弗莫尔的交易方式才真正地开始升华了,他开始利用大波动来赚大钱了,但是他屡次做空屡次失败。1907年的时候他才开始真正地利用这种方式赚了大钱,并说自己已经完全脱离了赌客的层次。从14岁开始他一直都在对股价做记录,这为以后他从股价走势图里发现这种新的交易哲学和方法奠定了基础,这便是古典技术的起源。
     尽管2007年开始不断有出版社翻译杰西利弗莫尔的亲笔著作《How to trade stock》而我认定这本书是古典技术的圣经,据我所了解的情况,在国内起码有3,4个版本了。目前“技术分析”在现在主流投资界里是被人瞧不起的一种选股和操作技术,大家普遍信奉的是以巴菲特为代表的价值投资风格,其实巴菲特对投资哲学的贡献也是非常重要的,问题是为什么大家会这么鄙视技术分析呢,这难道是一个阴谋吗!
     中国人对技术分析的学习缺乏一个科学的态度,虽然技术分析暂时称不上科学,但是量化的理念应该成为技术分析的一个基础理念,古典技术的核心应该是交易策略。而所谓国内的技术高手对技术分析的实质性内容则抱着一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态度,这点让我非常恼火!
    传统反驳技术分析的论调:过去并不能代表未来,这样的思想像一只嗡嗡作响的蚊子总在我耳边叫嚣着,我确实有点欲哭无泪了,写这贴也便是抱着这样的初衷,科普古典技术的可行之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