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万万没想到的自然良药

 小草收藏 2017-03-14

  一聊到鱼病,很多鱼友免不了皱眉头。要么心急如焚,什么药都试;要么心如死灰,直接淘汰。很少有人能淡定自若,不被鱼病牵着走。小编自然理解大伙的护鱼心切,如果养锦鲤是一场修行,那么鱼病就是修行路上的拦路怪。你或许试过很多西药,却没注意过这些不起眼的自然良药。


  苦楝树(别名苦楝、楝皮等),根皮枝叶皆可入药。

  ①防治鱼类隐鞭虫病、口丝虫病、车轮虫病,用量为每天45克/立方米水体,用打浆机打成浆后全池泼洒,或分成几捆放池子里浸泡,或煎汁全池泼洒。

  ②车轮虫病治疗:用苦楝枝叶30kg每亩,煎汁,全池泼洒。

  ③防治鱼类白头白嘴病,用量为每天15克/立方米水体。煎煮后用药液全池泼洒,每天1次,连用3天。


  辣椒 每亩水面用干辣椒粉0.55—lkg,鲜生姜片0.1—2kg,加水20斤熬成辣姜汤,再加入30斤冷水,全池泼洒,治疗小瓜虫病。

  马尾松,以松针入药。

  防治锚头鲺、鱼鳋、肠炎、白头白嘴病。将新鲜带叶的松针扎成数捆,按每亩15—20kg放入鱼池;也可以用马尾松针15克/立方米水体煎汁,全池泼洒。


  辣蓼,以全草或根、叶入药。

  常用于防治细菌性烂鳃、赤皮病、白头白嘴和寄生虫性鳃病、中华鳋、鱼虱等。

  1、每亩水深1米用苦楝树枝叶(果)、辣蓼各20斤,切碎煎汁50斤,加食盐5斤,捣匀全池泼洒。1次/天,连续3天。

  2、每亩水深1米用辣蓼20斤,切碎煎汁50斤,加入肥皂300克,搅化均匀后全池泼洒。1次/天,连用3天。

  


  苦参,以根入药。

  常用于防治真菌性和原虫类疾病。用量为1.5克/立方米水体,加3倍水煮沸后,用小火煎20—30分后,连渣带汁一起泼入池塘,每天1次,连用3天。

  

  贯众(又名贯仲、凤尾草),以根状茎及叶柄残基入药。

  内服,每千克鱼用贯众3.2克、荆芥1克、苏梗0.6克、苦楝树根皮1克,取干品加入2倍的水,煎熬至原有水量的一半,倒出药汁,原药再煎熬一次,两次药汁一起拌入饲料,制成药料投喂,每天2次,连用6天。可防治鱼类的毛细线虫病等寄生性鱼病。

  


  槟榔,以种子入药。

  内服,按饲料量20%的用量,取摈榔的干品研成粉末,均匀拌入饲料投喂(也可加入于槟榔量的2倍的南瓜籽混合粉碎后拌入饲料投喂),每天2次,连用7天。可防治鱼类的九江头槽绦虫病。

  

  雷丸,以菌核入药。

  内服,每千克鱼用雷丸1.5克、贯众1.5克、槟榔1.5克、鹤虱1.5克、大黄1克、甘草1克,均取干品粉碎后,加面粉制成药料投喂,每天1次,连用7天,可防治鱼类的毛细线虫病等寄生性疾病。


  土荆芥(又名臭草、杀虫芥、虱子草),以全草入药。

  内服,土荆芥和贯众、苏梗、苦楝树皮按5:16:3:5组成合剂,每千克鱼每次用合剂5.8克,加入总药量3倍的水,煎至原水量的三分之一时,倒出药汁,再按上述方法煎第2次,将两次煎出的药汁混合后拌入饲料喂鱼,每天1次,连用6天,可杀死肠内的毛细线虫。

  五加皮(又名白勒树、五叶路刺),以全株入药。

  外用浸泡,用量为120—150克/立方米水体,分成几捆,用绳子捆扎于竹竿上,使其茎叶浸在水中,枝头露出水面,经6—7天后,寄生于鱼体上的锚头鳋可全部脱落。


  石榴皮,即石榴的干果皮。

  浸洗,每立方米水体用石榴皮10克、雷丸10克,将这两种药加水煎熬4—5小时后,稀释至用量浓度,浸洗病鱼20—30分钟,放回池后3—4天后,寄生在鱼体上的锚头鳋会全部脱落。

  杨梅,以枝叶入药。

  外用浸泡,每立方米水体用杨梅3克、马尾松3克、樟树枝叶3克,扎成几捆,分别插在池中,每天移动1次,可防冶鱼鲺病。

  不否认对于病情严重的锦鲤,西药疗效快。但鱼病应该早发现早治疗,大家都知道西药用过量的弊端,而病情初发或处于轻微阶段时,就使用化学药物未免代价有些大,而中草药一般相对温和,对于疾病预防和早期治疗方面都有优势。另外中西结合治疗也是医学上提倡的方法,即便病情发展较为严重时,中西药方法都可结合使用。

  

  

  

  【爱鳞说】

  庄子有云:子非鱼,焉知鱼之乐。

  爱鳞说:不养鲤,焉知渔之乐。

  倡导一种优雅、生动而有趣的生活,

  爱鳞说,锦鲤爱好者的互动学习平台。

  关注爱鳞说,是时候,让生活慢下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