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大念住经讲记受念处观(三)

 彩票大仙王 2017-03-14

佛说:比丘又在感精神之苦受者,知:我在感精神之苦受。感精神之苦受,就是在承受心里的苦,主要是意识的苦受,我们也要知。精神心灵的苦受,如果心不细致,也不容易观察到,不容易感知。其实我们精神方面的苦受也很多,越是敏感,越能感知到种种的不如意、不如愿、不可心、忧愁、烦恼、苦痛、忍耐和煎熬。如果心里愚痴麻木或者粗枝大叶,有些轻微的烦恼就感觉不到了。修行人达到无心的状态除外,他们是什么也不在意的。

有些畜生很苦,可是牠们不知道苦,没有觉悟,为什么不知道苦呢?就是因为愚痴。我们做人是很苦的,可是为什么有很多人活一辈子,尽在苦中,却不知道苦呢?也是因为愚痴。因为众生愚痴,佛就要来人间教导众生,告诉众生五阴是苦,十八界是苦,三界都是苦,让众生觉悟到苦,然后发起出离心,精进修学佛法。如果众生不愚痴,就用不着佛来教导我们,佛就不用给我们讲四圣谛法:苦、集、灭、道,因为我们愚痴不懂此理,不懂苦谛,佛才来教化我们。

现在我们修四念处,就是让我们不愚痴,时时刻刻在感受在觉知,心里总有个知,总有个觉照,以后就会知道这个受是苦的。知道苦了以后,就会想办法把苦消灭掉,消灭苦只有来修学佛法,修行四谛理,才能灭苦。灭苦的方法,通过学四圣谛,我们就会知道了,是要灭心,心灭了,苦就灭了,就得解脱。灭什么心呢?灭贪爱心。这也喜欢,那也喜欢,什么都喜欢,喜欢来喜欢去,贪心不断,自己就被束缚在欲界,不得解脱。其实贪也贪不到什么,反而因贪造作了生死业行,那么苦受苦报就都贪来了。

我们贪的结果是什么?结果都是苦受。如果我们不贪,心就没有所求,没有贪求,就没有热恼,心里是轻松自在,没有系缚。我们再不造作生死业行,不被六尘境界所束缚,心就能解脱出来了。我们就不会被系缚在三恶道,也不会被束缚在三界,在六道轮回里出不去。我们之所以不自在,就是因为内心里有贪嗔痴烦恼,执取一切法,造作一切生死业行,那就要受生死果报,那么苦受就来了,所以我们一切的苦报就是贪爱为根本。

我们知道有受皆苦的道理以后,明理了,就不再贪爱。不贪爱以后,苦受就少,越喜欢越贪爱,心里越不清净,越有挂碍,一切事情越不如意,心就越苦。我们在感精神的苦受时,心里要知道,每种苦受都要知道,心里总是带着知,智慧就能生起来。我们对一切法的感受都是苦的,即使乐的时候,也是苦。懂得这个苦谛,就有智慧,以后再也不追求感受,慢慢的就会离开贪爱。

佛说:比丘或在感肉体之不苦不乐受者,知:我在感肉体之不苦不乐受。第三种受就是不苦不乐受,身体现在的状况是不苦不乐,也要知道,现在的身体既不是太轻松,也不是太沉重太烦重,也不太累不太苦,比较适中,中和到很平稳的时候,几乎就感觉不到色身的存在,这就叫忘身。忘身就是偶尔不知道身体的存在,身体的感受是既不苦也不乐,舍受的时候,往往就感觉不到色身的存在。

有时心里在考虑另外一个重要的问题,不注意身体,这时身体就是不苦不乐的受。这种情况是不多的。如果禅定功夫比较好的,身体的乐受会比较多。如果禅定功夫不好的时候,平时身体的苦受是比较多的,不苦不乐受有时也会出现。睡着无梦的时候,感觉不到身体,因为没有六识。有梦的时候,有时还会感受到身体的疲乏或者累。

欢迎加入解脱般若唯识三群,群号码:258821880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