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西方音乐史话(二十二) ——浪漫主义音乐后期

 阿里山图书馆 2017-03-14
在上期的文章中小编给大家介绍的是浪漫主义音乐的中期,今天小编就带大家走进浪漫主义后期的音乐吧!!!

在音乐历史的发展长河中,浪漫主义时期对音乐的推动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在整个浪漫主义的后三十年中,出现了后期浪漫主义,它不但继承了前人所有的优良传统,还形成了自己的一些特征。与在此之前的浪漫主义相比,后期浪漫主义音乐在内容上有了明显的变化。更加注重音乐深层的表现,不仅着力于刻画心灵深处的主观感情体验,还常以音乐抽象的方式表现某种哲学思想,企望在纷乱的世界中找寻精神庇护所。后期浪漫派作曲家的作品虽然还有调性,但运用极为复杂,常呈现出飘浮不定的状态。后期浪漫主义音乐中不少成份都成为二十世纪初新音乐的准备。在这一时期出现了俄罗斯五人团(米利巴拉基列夫、穆索尔斯基、亚力山大鲍罗丁、塞扎尔.居伊、尼古拉.里姆斯基一科萨科夫),朱尔斯·埃米尔·马斯涅、理查德·施特劳斯、柴可夫斯基、埃尔加、西贝柳斯、莫什科夫斯基等著名的音乐作曲家,那么在这一章节中,我们主要介绍以下浪漫主义音乐后期的几位音乐作曲家及其作品:

浪漫主义音乐后期俄罗斯五人团
俄罗斯“五人强力集团” 又称”五人团”、”新俄罗斯乐派”、”巴拉基列夫小组”。指由巴拉基列夫、穆索尔斯基、里姆斯基·科萨科夫、鲍罗丁、居伊等五位俄罗斯作曲家与艺术评论家斯塔索夫组成的作曲家社团。(所以严格来说应该是六人)形成于1856-1861年。以发扬和促进俄罗斯民族音乐为宗旨。强力集团成员的艺术思想受革命民主主义者车尔尼雪夫斯基等人影响较大。强力集团继格林卡之后,为俄罗斯民族音乐的进一步发展作出了贡献。

巴拉基列夫,俄国作曲家。青年时代与爱国主义作曲家格林卡(Mikhail Glinka)相遇并深受其影响。作品包括两部交响曲、钢琴幻想曲《伊斯拉美》(1869)、歌剧《李尔王》的配乐音乐(1858~1861)。1861~1862年他们的组合中又增加了两位成员,鲍罗丁和里姆斯基-柯萨科夫,形成了“五人团”(The Five)。1862年巴拉基列夫还与他人一起开办自由音乐学校。他的音乐绚丽多彩且富想像力,采用了很多民间音乐的主题,或许可称之为最具影响力的俄国民族主义的推崇者。1871年罹患神经系统疾病后,他以一种痴迷的心态热衷于东正教,其后只是偶或参与音乐活动。他的作品包括两部交响曲、钢琴幻想曲《伊斯拉美》(1869)、歌剧《李尔王》的配乐音乐(1858~1861)以及一首钢琴协奏曲。乐音乐(1858~1861)以及一首钢琴协奏曲。钢琴协奏曲曲谱《云雀》《即兴曲》。

亚历山大·鲍罗丁,俄国作曲家,化学家。(1833~1887)他的音乐创作活动始于19世纪50年代,写了一些声乐浪漫曲、钢琴小品和室内乐等。他的代表作有体现古代俄罗斯宏伟历史画卷、抒发爱国主义精神的歌剧《伊戈尔王子》,奠定俄国史诗性交响乐体裁的第二交响曲《勇士》,富于俄罗斯风格和东方色彩的交响音画《在中亚细亚草原上》,两部弦乐四重奏,声乐浪漫曲《为了遥远祖国的海岸》、《睡公主》、《幽暗森林之歌》、《海王的公主》、《海》、《我的歌声中充满了恶意》等。

居伊·塞扎尔·安东诺维奇(Cui Cesar Antonovich1835——1918),俄罗斯作曲家,生于立陶宛。幼时曾赴波兰学习音乐。1857年毕业于军事技术大学。后主要从事军事工程教学。1904年军衔升为陆军大将。作为一名业余作曲家,他是俄罗斯“强力五人集团”的成员之一。他写出了大量以声乐作品为主的乐曲,曾根据海涅、雨果等闻名诗人的文学作品创作歌剧。代表作品为器乐小品《东方风格》。

里姆斯基 -科萨科夫 1844 年3月18日生于诺夫哥罗德省季赫温市,1908 年6月21日卒于卢加附近的柳边斯克庄园。里姆斯基 -科萨科夫的创作以歌剧和交响乐为主 ,共作有歌剧17部,代表性的有《普斯科夫的姑娘》(又名《可怕的伊万》)、《五月之夜》、《雪姑娘》、《圣诞之夜 》、《莫扎特与萨列里》、《萨德科》、《沙皇的新娘》、《萨尔坦沙皇的童话》、《不死的卡谢》、《隐城基捷日与费芙罗尼亚姑娘的传奇》、《金鸡》等。在交响乐方面的作品有交响组曲《山鲁佐德》(又译《天方夜 谭》)、《西班牙随想曲》、《安塔尔》,交响音画《萨德科》和管弦乐曲《特利格拉夫山之夜》、《杜比努什卡》等。此外还写有钢琴协奏曲、室内器乐重奏、康塔塔和声乐浪漫曲等。他的音乐以俄罗斯民歌为基础,同时汲取东方民族音调。作品多以艳丽的旋律和配器,描绘风俗景物和神话境界而著称。80年代在M.R.穆索尔斯基和A.鲍罗丁相继去世后,他承担了整理遗稿,续成遗作,组织曲谱的出版、演出等工作。他从事音乐教育37年,培养了许多优秀的音乐人才。著作有《和声学实用教程》、《管弦乐法原理》和自传《我的音乐生活》,均有中译本。

穆捷斯特·彼得洛维奇·穆索尔斯基(Mussorgsky Modest Petrovich,1839~1881),俄国作曲家。1839年3月21日生于托罗别茨县卡列沃村。他主张音乐必须反映现实,表现人民的精神面貌。其作品具有民族性和独创性。1863年返回圣彼得堡,进一步受到了以H.r.车尔尼雪夫斯基为代表的俄国革命民主主义思想的影响,经历了深刻的思想转变,形成了进步的世界观与艺术观。他的民主思想倾向和现实主义的创作原则,充分体现在他的作品中。他一生中具有代表性的作品均产生在这个时期。1881年3月28日卒于圣彼得堡。主要作品有:《鲍里斯·戈都诺夫》、《鲍里斯·戈都诺夫》、《图画展览会》是俄国著名作曲家穆索尔斯基所做的钢琴套曲。

柴可夫斯基
彼得·伊里奇·柴可夫斯基(又译为柴科夫斯基,1840年5月7日—1893年11月6日),十九世纪伟大的俄罗斯作曲家、音乐教育家,被誉为伟大的“俄罗斯音乐大师”和“旋律大师”。

柴可夫斯基1840年5月7日生于矿山工程师兼官办冶金工厂厂长家庭。1859年毕业于彼得堡法律学校,在司法部任职。1861年入俄罗斯音乐协会音乐学习班(次年改建为彼得堡音乐学院)。1863年辞去司法部职务,献身音乐事业。1865年毕业后,在莫斯科音乐学院任教,同时积极创作,第一批作品问世。受富孀梅克夫人资助,1877年辞去教学工作专事创作。1878-1885年间曾多次去西欧各国及美国旅行、演出。1893年6月荣获英国剑桥大学名誉博士学位。同年10月底在彼得堡指挥《6号悲怆交响曲》首次演出后不久即去世。他的作品反映了沙皇专制统治下的俄国广大知识阶层的苦闷心理和对幸福美满生活的深切渴望;着力揭示人们的内心矛盾,充满强烈的戏剧冲突和炽热的感情色彩。

代表作品有:第四、第五、第六(悲怆)交响曲,歌剧《叶甫根尼·奥涅金》、《黑桃皇后》,舞剧《天鹅湖》、《睡美人》、《胡桃夹子》,第一钢琴协奏曲、小提琴协奏曲、《罗科主题变奏曲》、第一弦乐四重奏、钢琴三重奏《纪念伟大的艺术家》、交响序曲《1812年》、幻想序曲《罗密欧与朱丽叶》、交响幻想曲《里米尼的弗兰切斯卡》、《意大利随想曲》、《弦乐小夜曲》以及大量声乐浪漫曲。

朱尔斯·埃米尔·马斯涅
法国作曲家朱尔斯·埃米尔·马斯涅(Jules Massenet)在1842年5月12日生于卢瓦尔省1912年8月13日,马斯涅逝世于巴黎·像所有伟大的音乐家一样,小马斯涅的音乐才赋在童年就已显露·十一岁时便被送进巴黎音乐学院·他在学院的老师中有著名的作曲家托玛等人;在学期间,他已多次获得学科奖,1863年毕业时,以一首大合唱获得罗马大奖,从而得以到意大利进修三年·1866年回到巴黎后,便致力于探索自己的道路·于1867的在喜歌剧院首次上演新作《大伯母》.从1873年起,马斯涅的戏剧音乐作品,如《巴赞的唐恺撒》和《艾林尼》、神剧《穆达拉的玛利亚》和《夏娃》等,赢得了公众的承认·1878年任母校作曲教授·1890至1920年间的法国作曲家均受他的影响·十九世纪八十年代后创作进入旺期·写出名歌剧《曼侬》,《黛依丝》等·《曼侬》与《卡门》,《浮士德》同属法国群众最喜爱的三大歌剧之一。

莫什科夫斯基
1854年出生。1873年在柏林初露头角,举办钢琴演奏会;后又在德国其他城市和法国巴黎登台演出,并确立了他的钢琴家的地位。1886年出席英国伦敦的爱乐音乐会,以后经常以钢琴家和指挥家的身份,活跃在英国的音乐舞台。1897年起,常在巴黎登台演奏;1899年被选为德国柏林学会会员。作为一位作曲家,莫什科夫斯基以创作异国情调,特别是西班牙风味的作品著称于世。莫什科夫斯基的钢琴作品一向为钢琴家所推崇,除了上述《西班牙舞曲》外,《船歌》(Op.27)、《小品》(Op.28)、《秋》(Op.36之4)、《火花》(Op.36之6)、《西班牙随想曲》(Op.37)、《吉他》(Op.45之2)、《钢琴组曲》(Op.50)、《爱情圆舞曲》(Op.57之5)和《宠儿圆舞曲》等,也是钢琴音乐中的佳作。他的《十五首钢琴练习曲》(Op.72),常被钢琴教师用作中等程度的钢琴教材。他的《三首音乐会练习曲》(Op.24)则常被用作高级钢琴教材。1892年,他效法梅耶贝尔(1791-1864)的大歌剧,创作了西班牙摩尔族题材的歌剧《末代摩尔王波奥布迪尔》(Op.49),同年4月21日初演于柏林获得成功。翌年又演出于布拉格,并译成英文,演出于纽约。歌剧中的《马拉加舞曲》(西班牙南部马拉加地方的三拍子安达露西亚民间舞曲)特别受人欢迎,经常在音乐会上单独演奏,成为一首雅俗共赏的作品。其他乐队作品有交响诗《圣女贞德》(Op.19)、《C大调小提琴协奏曲》(Op.30)、两首乐队组曲(Op.39和Op.47)、《E大调钢琴协奏曲》(Op.59)、《幻想曲系列》等。

埃尔加
爱德华·埃尔加(Edward Elgar,1857年-1934年),英国作曲家、指挥家。初从父学小提琴,兼擅多种乐器,并自学作曲。1904年因所作国定颂歌《加冕颂》(1902年作)受封为爵士。1931年受封从男爵。作品既有民族特色又饱蕴后期浪漫主义内在热情,以交响曲三部(第三部未完成)、管弦乐变奏曲《谜》、序曲《在伦敦城》、《小提琴协奏曲》、《大提琴协奏曲》、弦乐《小夜曲》、《引子与快板》、《威风堂堂进行曲》五首、清唱剧《吉伦修斯之梦》等较为著名。

理查德·施特劳斯
理查德·施特劳斯(Richard Strauss 1864-1949) 是德国浪漫派晚期最后的一位伟大的作曲家,同时又是交响诗及标题音乐领域中做大的作曲家。在作为作曲家名垂青史的同时,理查德·施特劳斯也享有指挥家的巨大声誉,他担任过柏林皇家歌剧院和皇家歌剧院和维也纳歌剧院的指挥和音乐指导。十岁前就写了《节日进行曲》和《木管小夜曲》。后入慕尼黑大学学习,中途辍学,去曼宁根乐队担任著名指挥家比罗的副指挥,后任正指挥。  在乐队里,他受第二小提琴手、音乐哲学家里特的影响,要求“以李斯特、柏辽兹及瓦格纳的作品为榜样来表达音乐”。从此,专注于交响诗的写作,作品有《唐·璜》、《堂·吉诃德》、《死与变形》、《英雄生涯》以及《家庭交响曲》等九部交响诗及其他管弦乐曲。

西贝柳斯
让·西贝柳斯(Jean·Sibelius,1865年(乙丑年)12月8日-1957(丁酉年)年9月20日),又译西贝流士,芬兰著名音乐家,民族主义音乐和浪漫主义音乐晚期重要代表;早年初学小提琴和音乐理论,毕业于赫尔辛基音乐学院,后赴柏林、维也纳进修;其音乐作品凝聚着炽热的爱国主义感情和浓厚的民族特色,主要作品有交响诗《芬兰颂》、七部交响曲、交响传奇曲四首(《图内拉的天鹅》)、小提琴协奏曲、交响诗《萨加》(即《冰洲古史》)、《忧郁圆舞曲》(戏剧配乐)、弦乐四重奏及为莎士比亚戏剧《暴风雨》的配乐;此外还作有大量的歌曲、钢琴曲等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