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易经64卦:人,处于社会的“众生相”

 爰拼才会赢是真 2017-03-14

(这一论涉及的内容较多,所以篇幅会长一些。)

上一论谈了八卦,分别为人主变四卦“乾兑坎巽”,和人主不变四卦“坤艮离震”,八种卦象,用于说明人处于天地之变中的八种基本状态。

总体来看,人求变,除了“坎”以外,都是上吉之选;而人不变,则或为坤(学习、修德行)、艮(守成)之象,否则就是处于离心离情,甚至“震”的状态,当有所处置。

当然,不论是吉凶上下之境地,都是会转化转变的:如“离”促使人变,人变则为乾象,自强不息;处于震卦之象,人变,则可获地利之便宜,转化为“兑”卦象;而人的行动遇到“坎”,转入不变,则成坤,为修德修行之象。

易经八卦就是告诉我们,人应当根据天时地利的具体情况,有所应对,“穷则变,变则通,通则灵”。

如果说,从太极,到阴阳,三才,四相,这条推演的逻辑是完整圆满的,那么“人处四象,是为八卦”,八卦就可以用以表示人处天地的八种基本状态。

而基于这八种圆满的基本状态,就可以假设人之外的社会(他人或外在能量),也是由这八种基本状态构成的,从而对应出“人与社会”的八八六十四种关系,即64卦。

当然,这里的核心关键是切入点为:变化。所以才叫易经,因为其核心关注点,就是“易”,即太极阴阳和天地人(三才能量)的变通。

历史传说,六十四卦是“文王拘而演周易”,我们现在如果根据这一思路,也可以尝试去推演六十四卦。当然,对卦象的命名,可能就见仁见智了——周易难以超越的地方在于:把卦意,放在不同的情况下,如发展过程、形势处境等等,通过每个卦象的不同爻的具体(举例)说明,分别解说了,在同一个卦,处于不同的境遇条件下,可以有不同的“道理”。

下面,可以尝试推演和解读一下卦名的来源:由于外界的变数一定是大于自身的,所以我们把自身设定为六十四卦的“下八卦”,而“上八卦”则为外界的形势(天)、处境(地)或人和之状等的综合。(推演大致解释卦意,不足请指正。)

人处于乾,主自强不息,多作实践尝试,遇到坤之处境,为和合之象,所以文王命名为“泰”,意指可多作融入和学习,泰然处之,多有长进;

反之,人处于坤(人不变),修行学习之时,遇到乾之形势,则为“否”,意思是要谨慎参与。如大学生辍学创业,当为否卦象。

人处于离,主离心离情,逐渐失去天时地利人和三者,此时如果失去行动的时机,待上爻(天时)转阴,则为震卦象,所以,离遇乾,则应顺应上八卦,团结人心,求于人和,为“同人”卦。离遇坤,得地利之便宜,可修行以化险为“明夷”。

人处于坎,行动变化没有天时地利之便,所以多有阻碍不通,此时遇到乾之形势,如果去尝试行动,却由于本身的问题,所以多有争议,为“讼”;此时遇到坤之处境,则可以尝试主动去突破,兴“师”获取地利之便,转为“兑”卦。

人处于兑,有地利之便,此时遇乾之形势,可谓既有地利之便,又得天所助,所以卦意是多做行动,大胆尝试,为“履”卦;反之,如果此时遇到坤之处境,则表示要守兑修德,以“临”大事大任。

人处于震,主有所刺激被动,但还未行动,此时遇到乾之形势,则可行“无妄”之行,即顺天时而动,有所为有所不为;反之,此时遇到坤之处境,则行动尝试,会多有反“复”,趋向于“坤”势。

人处于巽,如迎和风之象,此时遇乾之形势,相当于巽的上爻(天时)得到强化,但由于地利有所不变,所以本就利于(也限于)地利的巽,还是难以有所突破,为“姤”;此时进入坤之处境,为“升”卦,相当于沉下心来修行,所以整体会有所提“升”。

人处于艮,主守成(功成身可退),不因形势处境而动。此时遇乾之形势,主不动如山,是为“遁”卦,不显山不露水;而遇坤之处境,则可“谦”而处之。

以上分析,可知:下八卦是人主体本身,人根据外界的形势或处境(上八卦),作出对策,从而呈现出不同的“众生相”。而每个卦象内,又根据不同的时机、处境或发展过程,分别有不同的情况(爻、吉凶)。

就像第七论中谈到的,“三才”三种能量,影响着人的“生态”,而易经六十四卦,就是研究这三者“三易”,所对应的生相。

既然如此,就可以把人的一生,分为八个阶段,每个阶段有八年时间,分别有相应的主旋律(卦象),这部分可以和上面举例的卦象一起考虑:

1-8岁,乾,应多作探索和见识;8-16岁,离,开始反叛和离情;16-24岁,坤,应多学习修德修行;24-32岁,坎,开始尝试各种坎坷挫折;

32-40岁,兑,逐渐因为地利(包括自身材质沉淀)之便,而有所兑现“小成”;40-48岁,震,由于生活各方面出现大的变数,而自己来不及适应,所以受到“震”动;48-56岁,巽,为震后,开始作出适应和改变,是以感觉如迎和风。56-64岁,艮,则处于“守成”的阶段,遇乾而遁,遇坤(后学者)而谦。

当然,所谓主旋律,并不是说每个人一定要跟从,而是说一种基本的共性而已。就是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变中有不变,易与不易,周而复始。

到这一论,以“人”为核心的五论就完成了:人生于自然,自然有其道,道化阴阳(第六论),有四相关系(第八论),而人脱胎于阴阳,又有独立的主观能动性,所以人和阴阳合称三才(第七论),第九论则以人为核心,关注三才的关系,最后是这一论,以人与社会的关系结束。

接下来,会先谈大家都比较关心的一些哲学问题。但是,总体来说,前面这十论,是最基本的,后续会多有引用。

文:何为贵 每周更新三论,感谢关注/转发分享!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