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山西历史上响当当的书法大牛都有谁

 读书万卷笔通神 2017-03-14

山西历史上响当当的书法大牛都有谁

拾·遗

顾名思义

找寻那些遗落在民间

有趣的传统文化

也许它就藏在

柴米油盐酱醋茶的

家长里短、衣食住行里

书法“大牛”们的光辉岁月

琴棋书画,也许书的“要求”最低吧,

只要有笔有纸,便也许就能有所成就,

甚至有根木棍,在泥上比划,

也能成为一种不错的练习手段。

不过,要成为书法大家,

也不是件容易的事情,

不仅要有勤学苦练,

还要能够开创属于自己的时代,

想来简单,做来着实不易。

山西历史上响当当的书法大牛都有谁

山西自古人杰地灵,

不仅诗文名冠一时,

连书法也是大家不断,

本期【拾遗】

就拾一拾书法“大牛”们的光辉岁月。

山西历史上响当当的书法大牛都有谁

卫夫人名铄,字茂猗,夏县北人,晋代著名书法家,也是我国书法史上少有的女书法家,在书法上她善于隶、正、行书。据《古今教授笔法人名》记录,她的书法由钟繇一脉传来,然后她又传给王羲之。晋人曾歌颂卫夫人的书法,说:“碎玉壶之冰,烂瑶台之月,婉然若树,穆若清风。”充实肯定了卫夫人书法高逸清婉,流通瘦洁的特色。

山西历史上响当当的书法大牛都有谁

卫夫人是钟繇的学生,又是王羲之的老师,可谓是承上启下,又自成一派,唐代韦续对其评价为:“卫夫人书,如插花舞女,低昂芙蓉;又如玉人登台,仙娥弄影;又若红莲映水,碧治浮霞。”连用三组优美的形象来相比其书法,可见卫夫人的书法充斥着美感,带有女性特有的娇媚娇柔的气势派头,又与钟繇迥异其趣。这是卫夫人联合自身气质特点,在学习钟繇底子之上的生长和创造。

山西历史上响当当的书法大牛都有谁

难得的是,卫夫人不光工于书法,对于书法理论,也有很高的造诣。相传《笔阵图》一篇,以简洁明了的叙述形式讲述研习书法的技巧与诀窍,通俗易懂可以让初学者得到极大的启发。这对后世人研习其中书法甚有帮助,且也可以从中看出卫夫人在书法方面的造诣颇深。

正所谓人红“故事多”,

卫夫人书法自成一家,

关于她的故事和传说也就“玄乎”的很。

山西历史上响当当的书法大牛都有谁

故事一:给鹅点睛

一次,王羲之画鹅,什么都画好了,就是眼睛左也不成右不成,总感觉画的不好。于是,便请恩师卫夫人给鹅点睛。卫夫人接笔便点,谁知,这一点,鹅扑闪一下竟飞了。

故事二:墨汁雨

有年夏天,卫夫人习字,把周围山上的石头、树皮和能写的地方上几乎都写满了字。一日突下大雨,石块、树皮上洗刷一新,而雨水和墨迹又混为一体变为黑水,这样就有了人们传说的“山上下过墨汁雨”的故事。

故事三:玉石白菜

话说,卫夫人的“笔阵图”写成后,呈送皇上御阅。皇帝御阅后,连声说,写得好,写得好。忙叫来大臣,把自己身边一尊稀世珍宝——玉石白菜赐给她。卫夫人在世时爱不释手,经常摆放案头。一说她死后,家人为表示纪念,并经皇上恩准,把玉石白菜作为殉葬品,随之入土;二说后来这国宝流失到台湾故宫博物馆。

山西历史上响当当的书法大牛都有谁

薛稷唐代书法家、画家,山西万荣人,多才艺,善画,尤以画鹤著名,号称一绝与虞世南、欧阳询、褚遂良并列初唐四大书法家。

薛稷行、楷书,始见称于开元中叶张怀瓘所撰之《书断》,并入能品,且立传称:“书学褚公,尤尚绮丽媚好,肤肉得师之半,可谓河南公之高足,甚为时所珍尚。”杜甫曾见其普赞寺题额三大字,笔势雄健,有《观薛少保书画壁》诗赞云:“仰看垂露姿,不崩亦不骞。郁郁三大字,蛟龙岌相缠。”

山西历史上响当当的书法大牛都有谁

薛稷算得上初唐有名的书法家,更有趣的是,他的外祖父是唐初有名的谏臣魏征,他也是在魏征家中见到了虞世南和褚遂良的书迹,从此锐意模仿,而后自成一家。

山西历史上响当当的书法大牛都有谁

他的书法用笔纤瘦,结字疏朗,自成一家。宋徽宗赵佶的“瘦金书”就是由薛稷书法演化而成。薛稷书法特点是有一种清秀的风韵,尤其是竖法的笔法,微微的弯曲轻勾,纯然是褚书的样子。而且他用笔的粗细,和掌握结构的疏通,是十分恰当的,并且在笔的起落间又有他自己的独特风格,薛稷书法就是一幅佳作。

山西历史上响当当的书法大牛都有谁

至今字薛稷书法中,存世的有《信行禅师碑》,这一书法作品创作于唐神龙二年。这个作品现仅存清何绍基藏宋拓本传世,而且此本也已经流入日本,收藏在日本京都大谷大学内。这个是薛稷书法中的代表作,而且薛稷书法传世极少,能流传至今的已经没有多少了,所以说薛稷的《信行禅师碑》价值十分高。

山西历史上响当当的书法大牛都有谁

米芾宋代书法家、画家,祖籍山西太原,能诗文,擅书画,精鉴别,书画自成一家,创立了米点山水,与苏轼、黄庭坚、蔡襄(苏、黄、米蔡)共称“宋四书家”。

米芾平生于书法用功最深,成就最大。米芾自称自己的作品是“集古字”,对古代大师的用笔、章法及气韵都有深刻的领悟,这也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米芾学书在传统上下了很大功夫。

山西历史上响当当的书法大牛都有谁

他少时苦学颜、柳、欧、褚等唐楷,打下了厚实的基本功。苏轼被贬黄州时,他去拜访求教,东坡劝他学晋。元丰五年(1082)开始,米芾潜心魏晋,以晋人书风为指归,寻访了不少晋人法帖,连其书斋也取名为“宝晋斋”。

山西历史上响当当的书法大牛都有谁

米芾以书法名世,他的成就完全来自后天的苦练。米芾每天临池不辍,一首诗,写了三四次,还只有一两字自己满意,其中的甘苦非个中行家里手不能道,也可见他创作态度的严谨。米芾的用笔特点,主要是善于在正侧、偃仰、向背、转折、顿挫中形成飘逸超迈的气势、沉着痛快的风格。字的起笔往往颇重,到中间稍轻,遇到转折时提笔侧锋直转而下。捺笔的变化也很多,下笔的着重点有时在起笔,有时在落笔,有时却在一笔的中间,对于较长的横画还有一波三折。勾也富有特色。

米芾在书坛上也算是个怪人,

他可是有不少的怪癖。

山西历史上响当当的书法大牛都有谁

怪癖一:洁癖

他身边常常放着一盆水,时时洗手洗脸,洗完也不用手巾擦拭,只是甩手晾干,生怕手巾弄脏自己。平时,也不与别人共用“器服”。有一次, 他的朝靴被别人碰过,心里面总觉得不舒服,就一洗再洗,弄得破损无法再穿。据说他为女儿挑选夫婿,也是因为其姓名“干净”——女婿姓段,名拂,字去尘。他 说:“既拂矣,又去尘,真是我的女婿呀。”

怪癖二:奇装异服

喜欢唐代服饰,帽子、袍子仿效唐人,走到哪里都引来人群围观。时间久了,汴京(今开封)城里的男女老少,即便不认识他,也能从着装上知道他就是米芾。

怪癖三:拜石

米芾在安徽无为做官时,见官署中有块石头生得十分奇特,便命人取出官袍,手执朝笏对着奇石行跪拜礼,口里还叫它“石丈”。言官们听到这事后进行评议,一时在朝廷中传为笑谈。对于拜石一事,米芾自己倒是很得意,他曾自作《拜石图》,以为纪念。后世也喜欢用这个题材来作画,很多著名画家都作有《米颠拜石图》。

山西历史上响当当的书法大牛都有谁

傅山明清之际道家思想家、书法家、医学家,山西太原人,书法传统功基甚厚,自大小篆,隶以下,无不精,兼工画”。他的小楷《千文》直追钟王,朴实古拙。

八九岁时即从钟繇入手,继而学王羲之、颜真卿,至二十岁左右,已“于先世所传晋唐楷书无所不临”。喜以篆隶笔法作书,重骨力,宗颜书而参以钟王意趣,并受王铎书风影响,形成自己独特的面貌,中年以前已得时誉。

山西历史上响当当的书法大牛都有谁

傅山学富五车,积学深厚,又颇具个性,加之书法界有了张瑞图、黄道周、王铎和倪元璐等诸名家的影响,傅山的书法更是具有一种奇特的怪味。当然最主要的还是他的人生观和审美观起了决定性作用。他对颜真卿的人品书品推崇备至,简直是五体投地。他的颜体写得非常好,流传至今的颜体大字楹联和榜书多件,皆端庄遒劲,刚健有力。

山西历史上响当当的书法大牛都有谁

傅山在书法艺术理论上是有贡献的。他所提出的“四宁四毋”理论极其精辟,对整个艺术范畴有着普遍意义和深远影响。

山西历史上响当当的书法大牛都有谁

特别有意思的是,傅山,字青主,所以也叫傅青主,梁羽生武侠名作《七剑下天山》也有一位傅青主,其实,两人实为一人。梁羽生认为傅山书法有“剑气”,故小说中把傅山塑造成一代剑侠。可见傅山书法影响之深远。

自清初傅山之后,

书法上再没有出现过引领思潮,

或可以与其相抗行者,

清末至少在书法领域山西没有什么大家。

大家群体的出现,

是经过民国中晚期的培育,

到共和国时期才逐渐显现出来。

下期预告:山西与名画的不解之缘会有哪些故事呢?

——THE END——

【拾遗·琴棋书画】系列 精彩回顾

【衣食住行】系列 精彩回顾

【拾遗·七件事】系列 精彩回顾

山西文博会节目单

【拾遗】:寻找遗失在油盐酱醋茶里的三晋传统文化

【博物】:汇集山西省内有趣、有料的博物馆、纪念馆

【味道】:正宗晋风味,口口品美食,山西特色小吃一网打尽

【美丽山西】:让那些不为人知的美丽走上舞台,尽展光彩

山西历史上响当当的书法大牛都有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