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专业课堂】锅炉酸洗

 我家住在三户庄 2017-03-15

序号

作业名称

作业内容及方法

1

清洗前施工准备

化学清洗前,施工所需人力、机具、材料全部到场,施工措施编制完毕,施工技术交底完毕并进行双方签字。

2

正式系统准备工作

1、过热器水压堵板清洗期间不拆除,过热器系统在清洗前充满含氨和联胺保护液,并关闭与其相关的所有阀门或封堵所有敞口管路,使过热器系统成为“盲肠”区

2、再热器系统疏放水应畅通,冷段和热段水压堵阀清洗期间不拆除

3、清洗的配药采用正式系统的除氧水箱作为配药箱,除氧器应能密封良好;

4、汽泵前置泵作为EDTA清洗循环泵,凝结水泵作为炉前碱洗循环泵,汽泵前置泵和凝结水泵试运转正常。

5、除氧器内的喷嘴取出(喷嘴清洗结束再装入),辅助蒸汽可以向除氧器给水箱正常供汽加热。

6#2高加冷段抽汽管道接临时管至辅汽联箱。#2高加危机疏水调阀不安装,接临时管道至室外雨水井,排放加热疏水

3

1、配备一套约20m3临时配药箱,及配药泵(化工泵)。

2、汽动给水泵以F2738临时管线旁路。

3、三根给水泵出口再循环管道参与清洗,再循环管道上的三个逆止阀芯拆除。

4、三根给水再循环管道上的调节阀(三个)暂不装,或者阀芯拆除。

5、主给水平台后管道上逆止门抽芯。

6、电泵入口管道参与化学清洗,因此电泵入口管道断开预留,不与电泵连接。

7、启动分离器在361阀(暂不装)前,电动截至阀后(另一路电动截止阀关闭)用F219临时管道(带阀门)接至凝结水主管线(凝结水精处理之后);在该临时管上添加临时手动门,在联络管上按附图要求安装排污总管,排污总管一路去地沟用于排放冲洗水,另一路排至废液收集系统。

8、高压给水管在给水操作平台旁路(旁路暂不联通)引一F2196临时无缝钢管至地沟,待高低压给水系统冲洗合格并经检查确认后恢复,以免炉前系统杂物带入炉本体。

9、螺旋水冷壁进口集箱4个排水口端部割开接F1084临时排污管至废液排放管。省煤器疏水管用临时管引入废液排放管。

10、高旁减温水管在紧靠凝结水母管处断开加堵板。杂用水母管预留,接F2198临时管分别至#1高加危急疏水和#5低加抽汽管道和#6低加抽汽管道。

11、高低加疏水管道上的调节阀暂不装,或者阀芯抽出。

12、凝结水烟气余热旁路(低温省煤器)在锅炉侧,两台升压泵旁路,对换热器水侧进行酸洗。

13、正式系统内流量孔板、流量喷嘴等应暂不安装;热工仪表取样、测点应封死;主给水旁路调节门暂不安装。

14、汽水分离器水位计安装临时液位计。

15、 在除氧器给水箱内的下水管口处加装临时滤网(网孔Φ3~5mm),要求滤网的通流截面积大于下水管截面积的4倍以上。

16、 所有与清洗相关之系统阀门安装前仔细检查阀门完好无损,安装过程中避免杂物进入,确保不漏,且应开关灵活。

17、临时系统安装时,应尽量缩短管道长度,减少弯曲,以减小系统阻力;系统应设置可靠的固定支架,以免清洗时管道振动或移位;应尽量使死区范围减小到最低限度,在各段系统的盲肠死区或最低处应安装必要的排放点,排废管道安装要求有一定坡度,保证清洗废液尽可能排净。

18、安装临时系统时,临时管道内应进行清扫,并有专人监督验收,不得有砂石和其它杂物,临时系统的安装质量要求同正式系统相同。

19、 清洗系统内所有临时管道应采用无缝钢管,阀门采用铸钢阀门。

20、 临时系统安装完毕后应按有关规定或方案要求进行质量验收。

21、从闭式泵出口母管引一路DN15管道与凝结水供前置泵密封水管道相并联,并加手动门进行隔离。

22、汽前泵入口滤网无压放水管道(Φ57)与排污总管相连,作为排放酸液用

4

清洗系统检查

化学清洗前对所有参与化学清洗的系统进行检查,保证整个系统的完整性。

5

用凝结水水泵、汽泵前置泵向清洗系统上水并大流量、变流量进行冲洗,冲洗时应分段进行,避免将杂物带入炉内;若排放水澄清冲洗即可结束,若冲洗水混浊,则继续冲洗至排水澄清。

冲洗路径

1) 除盐水泵→凝汽器→排放。

2) 凝汽器→凝结水泵→轴封加热器→低加旁路→除氧器给水箱→排放。

3) 凝汽器→凝结水泵→轴封加热器→低加水侧→除氧器给水箱排放。

4) 凝汽器→凝结水泵→凝结水系统→除氧器给水箱→汽泵前置泵高压给水系统(高加走旁路)→排放。

5) 凝汽器→凝结水泵→凝结水系统→除氧器给水箱→汽泵前置泵高压给水系统(走高加水侧)→排放。

6) 凝汽器→凝结水泵→凝结水系统→除氧器给水箱→汽泵前置泵→高压给水系统→省煤器系统→水冷壁系统→启动分离器→排放。

7) 凝汽器→凝结水泵临时管(压力不超过3公斤)→#5低加汽侧和#6低加汽侧→#5和#6低加事故放水管→排放。

8) 凝汽器→凝结水泵→#1高加危机疏水→#1高加汽侧→#1高加正常疏水→#2高加汽侧→#2高加正常疏水→#3高加汽侧→#3高加事故放水管→排放。

9) 冲洗控制标准:出口澄清无杂物。

10冲洗用水:除盐水。

6

过热器充保护液

1)检查落实过热器系统支吊架情况。

2)在清洗配药箱内配制氨-联胺保护液,pH值为9.510,联胺含量为200300mg/L

3)启动清洗泵经启动分离器向过热器充保护液,直至注满保护液

7

凝汽器、高低加汽侧及疏水管道双氧水清

1)按照清洗第二回路和第三回路建立循环

2)按照双氧水除油清洗工艺,在凝汽器中加入双氧水,加入量按计算浓度 0.05~0.1%H2O2加入,常温下循环3小时后进行浸泡12小时。

3)启动凝结水泵通过临时管道排放双氧水清洗废液,当凝汽器水位下降至凝泵运行允许最低液位时,关闭排放阀门,向凝汽器中加除盐水至高水位(冷凝管上10cm),然后再次打开排放阀门进行排放。如此冲洗进行两次,停凝结水泵,打开热井底部排放门,排放余下的冲洗水。

8

锅炉及炉前系统双氧水清洗

1)按照清洗第一回路建立循环

2)按照双氧水除油清洗工艺,通过配药泵向系统加入双氧水,加入量按计算浓度 0.05~0.1%H2O2加入,常温下循环3小时后进行浸泡12小时。

3)停汽泵前置泵通过临时管道排放双氧水清洗废液。

4)按照下面冲洗回路进行水冲洗

a 凝汽器→凝结水泵→轴封加热器→低加旁路→除氧器给水箱→排放。

b 凝汽器→凝结水泵→凝结水系统→除氧器给水箱→汽泵前置泵→高加旁路→高压给水主管线→临时管线→排放。

c 凝汽器→凝结水泵→凝结水系统→除氧器给水箱→汽泵前置泵→高压给水系统→省煤器系统→水冷壁系统→启动分离器→排放。

5) 冲洗流量:启动凝泵、汽泵前置泵,调整流量200~300m3/h ,向炉本体进水,当进水完成、空气排出后,调至大流量水冲洗。

6) 终点判断:冲洗至排水双氧水浓度为零。

9

模拟升温试验

1)初期可投入除氧器和#2高加同时加热蒸汽,待升温到115℃左右时,停止除氧器加热,#2高加维持温度,使清洗系统中炉本体各温度测点温差在3~5℃范围内。在此期间要分别检查水位、通讯、取样装置是否良好,同时进行补水或补加药试操作,当确认系统具备清洗条件后停止加热降温。

2)检查与清洗无关的系统是否可靠隔离,消除升温试验过程中所发现的缺陷。

3)当锅炉不能满足清洗工艺要求时,应分析原因并予以解决,问题解决后应重新做升温试验直至合乎要求。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