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男不读《水浒》,女不读《红楼》,少不读《西游》,老不读《三国》(下)

 oo897bfj5md9lu 2017-03-15

为什么少不读《西游》



对于孩子来说,“幻想”,“好动”,“非理性”就是他们缺乏的东西。他们喜欢幻想,常常以为自己就是超人。他们好动,上蹿下跳期望“拯救世界”。他们没有理性,因为他们还不知道这个世界是怎么样子的。这就是孩子,他们还是一张白纸,期待着这个世界给他们色彩。


那么《西游记》给孩子们的是什么呢?也就是那些神神怪怪,稀奇古怪的非科学的东西。这个压根就不是真实的世界。可是这个孩子们非常的喜欢。因为在他们的世界里面“一切皆有可能”。这个让他们觉得这个世界很有趣。让他们觉得自己的幻想是真的。


其实不仅仅是西游记,英国的《哈利波特》,美国的《变形金刚》系列,《超人》系列。还有日本的《奥特曼》系列,都是对这一类的东西。小孩子非常的喜欢,就是所谓的 “心理情感共振”现象:找到与自己心理节拍相合的内容,共振和强化心理和个性行为。这就是典型的“损不足以奉有余”情形,把孩子本来不足的理性和有序变得更加缺乏,让本来就多余的幻想无序更加多余,让孩子的心智成长更加缓慢。


有人会说,啊,不对呀,你看其实《西游记》,《哈利波特》,是有很多的隐喻的。我承认,其实西游记是一本“道书”,其中隐含了很多修行的原则。而《哈利波特》呢,其实是一本介绍英国文化的书。但是问题是,孩子不懂的。他们能看到的是孙悟空打仗妖魔鬼怪。他们能看到的是哈利波特满天飞。他们会以为这个世界就是这样的。


可惜的是家长只看到个“中国四大名著”的名头,或者“英国著名小说”就简单地以为读了书就有智慧,就变聪明?这就是完全不懂教育的造成的误区。可惜我们这个社会偏偏鼓励这种乱做一气。大量提供孩子们这种怪力乱神的类似东西,各种虚无缥缈的“故事”,因为孩子“喜欢”,就胡编乱造许多乱七八糟的类似西游记这种“儿童读物”大量供应,甚至比《西游记》更加奇怪,更加弱智。而家长们居然也高高兴兴地买回家给孩子看,让孩子越来越找不到北,思维乱的一塌糊涂,心智上也无法长大。


比如我们现在的很多成人的心理和行为经常像个儿童,连玩的电脑游戏都是儿童游戏,天天在魔界天界里和各种怪物打打杀杀的。还有“偷菜”“开心农场”等,都是儿童期“扮家家”时期的心理行为。长得身子象成人,心理行为非常儿童化,心智不开。这就是在孩童时期没有好好教育,乱看书,乱看电视的结果。


其实对于孩子来说,最重要的事情就是要他去了解这真实的世界,尽快成长起来。那么在行为上,就需要多看圣贤之书,树立良好的人生习惯和价值观。知道一人在世界上应该做什么,应该怎么去做。与之配合的应该是历史读物,告诉孩子历史上真正发生的事情。在思想上,要多学习自然科学。就是说要了解这个世界的真相。比如为什么太阳从东升西落?为什么打雷会下雨?那么百科全书就是很好的选择。

 

这个时候,有的父母又会说,百科全书那多无聊啊,孩子们会喜欢吗?


其实这个就是我们在用成人的思维来判断孩子。对于孩子来说,一切都是新奇的,自然科学和妖魔鬼怪一样新奇。反正都是他们不知道的东西。所谓的“天真无邪”就是说孩子其实不会去排斥什么东西。他们不会有“喜欢”或者“不喜欢”的分别心。你给他什么,他就会吸收什么。也就是我们说的“开放心灵”。那么这个时候就是学习的最佳时。



那么什么是“老不读三国”呢?


其实《三国》里面包含了很多人生智慧以及战术战略,对于不会做事的年轻人来说,可以让他们了解真实的社会,不要去做梦和幻想,同时也了解人性和人心,社会的复杂。这本书其实也是韩国,日本企业家案头的必读书,是他们运作企业的好帮手。这本书,会让人变得精明能干,竞争力过人。所以年轻的人,是一定要读《三国》的。


但是如果人已经老了,退出了人生的战场,生活还是祥和一点好,慈爱一点好,“糊涂”一点好。太精明了,自己和后辈都会很累。而且人生到头,需要的是功成身退,把舞台让给更年轻的人。那么《三国》对于老人来说就是多余的东西。


其实老人可以多读读《西游记》,人生到了古来稀的时候,该经历的都经历了,看看《西游》中的一些修行的道理,或者看看《哈利波特》,了解一下西方的文化,都是不错的选择。


所以读书是需要根据一个人的不同的状况来选择的。甲之熊掌,乙之砒霜。男人呢要多读一些平和的书籍,女人呢多读一些明理的书籍,小孩子要叫科学和圣贤之书,老人嘛,就多看一些简单的快乐的书。那么只有这样有目的的看书,有针对性的看书。书籍才能成为人类进步的阶梯。才能改变命运,成就美好的人生。



最后来说说学佛,学道的问题.


我认为情执偏重的人学道比较好,道,注重的是阐述天道,内心修行偏重于无情。佛,注重的是感悟天道,内心偏重于慈悲。


一个杀戮很重的人,戾气很重的人,学佛就很好,所谓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其实男人学佛就不错,通过放下和慈悲来理解他人,来证得智慧.



但是一个本来感情就缠绵的人,学佛,又没有一个很好的老师指点,就容易更加为情所困。比如很多的女人,学佛学到更加愚痴.看上去是在学佛,其实只是把自己的感情,还有情执转移 到了佛的身上。那么这里有人要说,佛不是无情吗?证悟空性,那是佛的境界。但是凡人不懂什么是无情,以为了断尘缘,六亲不认就是无情。其实那不是无情,那是情执到了极点。因为执着于佛,所以可以放下所有其他的东西。女性学佛一般不为智慧,而是找一个感情的依托,找一个逃避的地方,找一个自以为可以控制自己命运的借口。


所以最开始的时候,释迦摩尼是不教女人学佛的。不是瞧不起女人,而是觉得让女人学佛不是救了她们而是害了她们。 


女人最好是学道,道法自然,完全要靠自己去领悟人生的道理。讲究的是自助者天助,一切都要靠自己去领悟智慧。这个有助于女性真正思想和情感的独立。


而男人呢,男人最大的问题是物质上的贪婪,是被:“财”,“色”,“酒”所迷惑。学佛呢,能够帮助他们戒除这些物质上的诱惑,转向心灵上的修行。


而男人学道的问题是什么呢?男人学道以后,会非常能做事情,当他们会事情以后,通常会去想着做“大事”,想着怎么功成名就。历史上那些有名的谋士,其实都是学道的。比如姜子牙,范蠡,张亮,诸葛亮,刘伯温等。他们去做事以后,有的人可以功成身退,但是大多数却无法从红尘中脱身。更有甚者,被功名利禄迷惑了眼睛,开始剑走偏锋,就是只用术而不用道。结果搞得身败名裂。所以男人学道,要是没有过“欲望”这一关,就会很危险。


喜欢请FOLLOW: xinfuke


在您的通信录中添加:xinfuke


然后FOLLOW 就好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