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给青年年医生 如何做一名好医生,可能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答案,但我们也应该有共识:要想做一名好医生,至少需要下面几点精神和思想来武装自己的头脑,并身体力行地在工作中践行这样的理念。 (图为本文作者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内科主任 王玉平) 能自我完善的临床医学家 勤奋学习、不断实践。医生是一个需要终生学习的职业,不断拓展自己的知识面,构建丰富合理的知识体系是从事诊断治疗工作必备的基本条件。因此,要做好医生就要不断与自己的惰性思维做斗争。要把时间花在临床工作中,脚踏实地不断提升自己的工作能力。 敏于观察、善于思索。患者之间的微细差异都可能预示着属于不同的疾病,病情的点滴变化都会影响治疗决策,所以医师要克服粗枝大叶、囫囵吞枣的不良工作习惯。临床医生要理清各类症状、不同体征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训练合理的逻辑思维,通过分析症状、体征之演化过程,推测现象背后隐藏的病灶和病理生理过程,预测疾病发展趋势,推定治疗干预措施可能产生的结果。不善于思索就不会进步,不能把自己变成一台不会思索的机器。 有同情心和担当精神。发自内心的对患者的关爱,会让患者体会到人间的温暖并鼓起战胜疾病的勇气。要唤醒我们的良知,放弃唯我独尊的心理,杜绝简单粗暴的言语和行为。医生在关键时刻要勇敢地做出理性决策,分秒必争,绝不能错失最佳治疗时机。遇事瞻前顾后、优柔寡断、当决不决是从事临床工作的大忌,要杜绝推脱责任和耍小聪明的行为。 培养超强的忍耐力。任何一项事业都不可能一蹴而就,临床医学专业水平的提升更需要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这要求我们有超乎常人的毅力,去迎接各类挑战,去面对我们前进道路上随时会遇到的挫折与失败。有始无终、遇困难后自暴自弃是做好工作最危险的敌人。 奉献爱心。奉献精神是做好一切工作的基础,通过奉献换来患者和家属的开心微笑是对我们的最大奖赏。我们牺牲换来的科学技术进步终将造福于人类。要克服自私自利、斤斤计较的不良习气。希望大家认真思考上述这些建议,努力实践,逐渐把自己修炼成一个具有自我完善能力的临床医学家。 充满创造力的临床科学家 医生的天职是救死扶伤、治病救人,掌握良好的技术是为病患提供诊治服务的基本保证,所以医生必须掌握精湛的医疗技术,但仅仅有高超技术尚不足以做好临床医疗工作。严谨的科学思维,杰出的创新能力,不竭的创新灵感,辅之系统的科研训练,可以使一名医生成长为优秀的临床科学家。很多医学技术的进步都是研究型人才创新思维的成果,医疗和科研工作孰轻孰重无需讨论。我们的神经科更需要这样两栖型人才,他们既是临床经验丰富的医师,又是充满创造活力的科学家。 无论医疗工作还是科研工作都是团队奋斗的结果,单枪匹马独闯天下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这就要求我们每一个医师都要善于协作,只有这样才能很好地完成临床和科研工作。这就要求我们有一种积极态度、一种互助精神、一种包容意识,确保每个人都能在良好、充满正能量的环境中工作。 抵制知识垄断的临床教育家 临床医学的进步需要一代又一代人的努力,科室医疗科研水平的提高需要世代的传承,我们都是踩在前人肩膀上前进的。 虽然你们还是青年医师,但依然肩负着培养新人的责任,没有一批又一批优秀青年的加入,我们队伍的战斗力就会不足。我们鼓励创新教学意识,提倡从一走上工作岗位就应担负起教育的责任,要毫无保留地、手把手地向新人传授知识和经验。最重要的是要以身作则,为晚生后辈树立一个榜样,这是非常重要的。(文/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内科主任 王玉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