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光阴收纳方寸间—专访“津门八大家”华氏家族后人油画家华绍栋

 书画雅苑 2017-03-15

光阴收纳方寸间—专访“津门八大家”华氏家族后人油画家华绍栋

光阴收纳方寸间—专访“津门八大家”华氏家族后人油画家华绍栋

祈福 50X100(公分) 油画

智者乐水,我们在临湖之畔的一居与华绍栋先生闲坐相谈。眼前之人,亲切地向我们打着招呼,热情非常,一派儒雅,飞扬的神采更是让其周身充满着活力。

光阴收纳方寸间—专访“津门八大家”华氏家族后人油画家华绍栋

平日里,华绍栋喜欢一人独坐在高层的落地窗前,窗外是一片湖光,眼前是一面画板,手中的画笔描摹着他心中的生活模样;盘中的油彩晕染着光阴的斑斓色泽。一盏清茶,一曲悠长,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画情所钟。在他身上,生活以一种如水的情怀流淌出一种恬然境界,时光悠悠,岁月潺潺。

光阴收纳方寸间—专访“津门八大家”华氏家族后人油画家华绍栋

他,华绍栋,油画家,出身津门八大家的“高台阶华家”,按照辈分算,是书法大宗华世奎的曾孙辈。他身上有着一种时间凝练出的沉稳与睿智,谦逊而又内敛,不浮不躁。在一个阳光午后,和煦的日光洒满一室温暖,他侃侃而谈,与我们聊生活,聊油画,聊着自己,更像是诉说着一场光阴的故事。

光阴收纳方寸间—专访“津门八大家”华氏家族后人油画家华绍栋

忽然间,耳边仿佛有一个声音响起,是谁说过人生的最高境界佛为心,道为骨,儒为表,大度看世界。技在手,能在身,思在脑,从容过生活。三千年读史,不外功名利禄;九万里悟道,终归诗酒田园……华绍栋,走近他的世界,便有着这样一番味道。

老城厢东门里 青石台阶大宅门

光阴收纳方寸间—专访“津门八大家”华氏家族后人油画家华绍栋

华绍栋家族老照片,1957年华绍栋与爷爷、哥哥和家族其他成员合影,右二为四岁时的华绍栋

曾经在天津城的东门里,一方院落,朗朗书声。青石高台阶,门厅耸立大宅门儿,老人们说那拾级而下,一直可以延伸到街心——这就是天津有名的'高台阶华家'。

说起华家,人们最熟悉便要数津门书法大家华世奎先生。华氏书法深谙颜字之骨,气魄雄伟,骨力开张,功力甚厚。人们最为熟悉的“天津劝业场”五字巨匾,苍劲雄伟,令人称叹。华绍栋,便出生在这样一个书香大院之中。华家因盐起家,兼有油坊、茶庄等产业,家资的丰厚,也常吸引着各方名士在此吟诗谈词。

光阴收纳方寸间—专访“津门八大家”华氏家族后人油画家华绍栋

华绍栋说至今他还记得大院生活中那严谨的礼仪规矩,课外书、课外习字是每天必不可少的。“可以说大院生活在我的血液中种下了最初的文化因子。家族是一个很神奇的词汇,它是一种传承,是一番文化的积淀。身处在这个环境之中,你就会不自觉地被其所感染。至今我都还记得,那悬挂于祠堂中的家训:世态炎凉,不为炎凉,随世态。 家声清白,还重清白,振家声。”

光阴收纳方寸间—专访“津门八大家”华氏家族后人油画家华绍栋

演出之前 140X70(公分) 油画

听着华绍栋说着自己的童年生活,我们仿佛能看到一棵槐树掩映下,院门缓缓而开,墨汁飘香,藤蔓缠绕。红木案上成堆的字帖拓本儿,元青花的笔筒烟雨缭绕,一壶龙井一段胡琴儿,一个孩童伏于案上,黄铜镇纸晃晃明亮,厢房窗棂投进一撇斜阳。孩童狼毫握手掌,力道刚刚好,就着被风掀起一角的宣纸,描摹着字帖扬起嘴角。

华绍栋,对于艺术的爱,便从那一刻根植于心,不曾再被遗忘。

求艺之路坎坷半恋恋征途从未怨

光阴收纳方寸间—专访“津门八大家”华氏家族后人油画家华绍栋

由于家庭的熏陶,华绍栋从小便喜爱绘画。那时候在文化馆、群艺馆刻钢版、出小报、画展牌,办培训班,他的身影总是活跃在与绘画相关的地方。然而在追求艺术的道路上,最初伴随他的则总是风雨兼程。遭遇文革,盖过房子;经历唐山大地震,每天扛着一把铁锨为房屋排险……尽管如此,那段时间他依然没有放弃对于绘画的热爱,一有时间,还是要画上几笔。对于华绍栋来讲,偷得浮生的几笔绘画,便是那段时间他最为美好的记忆。

凭借着一股执著,华绍栋的坚持也换来了回报。恢复高考后,他被推荐到天津美术学院学习,来之不易的机会,让他如饥似渴地汲取着艺术养分。刚到美院时,一年级国、油、版皆学,师从溥佐、杨德树等名师,让自己游走于东西方绘画之间。“我对于色彩有着一种近乎着迷的执著,所以一直很喜欢西画。它里面那种色彩的运用和强烈的表现力太吸引我了,让我难以抗拒。画油画对于我来讲似乎是发自内心的感召。虽然过程很辛苦,但我甘愿去做这些事情。”就这样,最终华绍栋选择了油画,又师从张世范、张京生、付乃霖等名师,系统地学习并掌握了油画的基本功及其技法,这为他后来的油画创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光阴收纳方寸间—专访“津门八大家”华氏家族后人油画家华绍栋

双桥 60X80(公分) 油画

从华绍栋的作品中,我们总能看到一种对于生活的描摹,这种描摹真实而又质朴,没有花哨的渲染,没有猎奇的诡吊,完全是一派发自于内心的感怀和对于现实最诚恳的写照。在那个交通还不太便利的2003年底,他曾和同学开着一辆小车,从天津一直向南,最后达到越南边境,为的便是寻找生活中最本真的不同状态。

40多天,一万两千多公里。途中恶劣的天气、崎岖的道路、不可预知的各种艰险伴随着这群追求艺术的年轻人,华绍栋说那时为了沿途体验不同民族的生活,感知这片大地上不同地域最诚实的美,有时每天需要驱车八九个小时,下了车人的双腿都是麻木的。但当来到一个少数民族聚集区,看到那些我们生活中难以得见的民族服饰、民俗风情,看着过着最为原生态生活的人们在你面前载歌载舞时,那每个人脸上闪动的笑容,便是对于他们最大的安慰。

光阴收纳方寸间—专访“津门八大家”华氏家族后人油画家华绍栋

清清白白 65X90(公分) 油画

一路上,那些沿途的风景,滚滚黄沙、杨柳垂条、小桥流水抑或是月圆风高,每一处最终都成为深刻在华绍栋心中的一幅作品。在回来之后的日子里,这些心中的风景汇成了一组《南游散记》,用景致诉说着生活的多彩,用一件件渗透着不同民族气息的物件,讲述着属于大地的眷恋。华绍栋说,所谓艺术本质的东西,其实就是你热爱生活、发自内心的体悟,是你在经过百转千回之后的豁然开朗,是你在不断摸索与探求中的喜从中来。那样,你所经历的所有艰难困苦都将成为最后甘甜的发酵剂,所有坎坷也便都成了抵达平川的小插曲。

以画结友查尔斯坚持是最大的幸福

光阴收纳方寸间—专访“津门八大家”华氏家族后人油画家华绍栋

斗 70X90(公分) 油画

毕业后曾一度想去西方学习油画技巧的华绍栋,由于种种原因最终留在了香港,而这一待便是寒暑交错,二十余载。那时候,香港多方杂处,流派杂陈,艺术氛围难成气候。华绍栋说自己曾在杂志做过艺术总监,在设计公司做过平面设计,也参加过美术团体担任职务,但是日常工作中那清浅的笔触,似乎总难以触及到艺术真正的底蕴。如今他与我们笑谈,称在当时很长一段时间里,好似走进一座孤城,置身一个难以参透,却又至今不能忘怀的旧梦之中。

光阴收纳方寸间—专访“津门八大家”华氏家族后人油画家华绍栋

长河65X120(公分)油画 天津美术馆收藏

而也正是在这样的一个梦境里,华绍栋依然没有放弃对艺术的追求。才华难以施展,他便卧薪尝胆等待时机,兴趣受到限制,他便寻求出路自我开创。所以,至今他能够在我们面前津津乐道于他在担任某画会主席时是如何将不同流派的画家组织到一起,于九十年代在香港成功举办画展的经历:“我在香港担任画会主席时,为了促进香港艺术界的交流,让大家开阔眼界,兼容并蓄,业余要组织很多的活动。有画家的展览、交流、会议,还要联合香港其他画会搞展览……香港画界派别多,海外的、本土的、内陆去的,而内陆方面,又分闽粤、海派、西北等等等等,把这些人攒到一起很难。大家相互之间有排斥有矛盾,画会要平衡这些矛盾,我做的就是这些事情。最终,能成功举办了几次画展,至今都让我很有成就感,想起来还是让人欣喜的。”

光阴收纳方寸间—专访“津门八大家”华氏家族后人油画家华绍栋

五台山 70X90(公分) 油画

说到这里,华绍栋脸上是抑制不住的兴奋与喜悦。让我们看到,其实在他的心中,那些年的香港生活也是成就他艺术道路的一部分,不可磨灭,影响深远。而在这期间,与英国查尔斯王子相交的一段小插曲,也成为华绍栋在香港生活期间的一段佳话。

众所周知,查尔斯王子也是一位爱画之人。他的水彩画承袭着英国传统,飘洒俊逸中又隐隐散发着一种隐忍与内敛。时值香港回归,到港参加交接仪式的查尔斯在看到一本香港出品的画册时,瞬间便被其中的一幅风景小品所吸引。山前几棵树木,寂寥而飘逸。在百般托人询问后,查尔斯找到了这幅画的作者,他便是华绍栋。

光阴收纳方寸间—专访“津门八大家”华氏家族后人油画家华绍栋

红轮滚滚 170X140(公分) 油画

就像毕加索所说的那样“艺术是虚构的谎言,却说出真实”。人的真实情感是可以通过作品传达出来,一位王子在生活中的不为人知,造成他忍耐、内敛的性格。而一幅作品能引起他的共鸣,让他为之感动,便也是道出了画者与观者的心情相通。或许查尔斯钟情于华绍栋作品的原因,便如纳兰性德诗中所说:“我是人间惆怅客,知君何事泪纵横”。

一位在香港对于艺术不懈追求的惆怅客,用一幅作品让一位王子产生了“知君何事”的感概,这种奇缘,便是艺术的语言,不需要解释,一切尽在画中。

光阴收纳方寸间—专访“津门八大家”华氏家族后人油画家华绍栋

青青家园 60X80(公分) 油画

华绍栋说后来他还赠与了查尔斯一幅以天津港为背景,停泊着两条小船的画作。而查尔斯在回国之后,给他写来一封回信,并寄来一本自己的画册。在信中他这样写道:“十分感谢先生惠赠佳作二幅,对先生的画艺无限钦佩和赞叹。我也习画,但比起先生实在自叹弗如。现将手边一本早期作品奉赠,聊表谢忱。”

邻水阁中文书静艺海拾珍刻漏长

光阴收纳方寸间—专访“津门八大家”华氏家族后人油画家华绍栋

2003年华绍栋回到天津,好似结束了一场漫长的长跑旅程,最终抵达了心的归巢。这期间有着照顾父亲的原因,而更多的则是回到这片滋养着他艺术灵感的地方,让他倍感踏实。

我们走进他的家中,似乎每一处都能形成一方景致。石盆中的鱼戏莲叶清新淡雅;书房内的铁皮小汽车安静一隅载满时光;还有那泛黄的皮影摆出戏中造型,活色生香呼之欲出;一把纯手工的意大利小提琴,更是带着它自己的故事径自优雅……

光阴收纳方寸间—专访“津门八大家”华氏家族后人油画家华绍栋

勋章 60X70(公分) 油画

一步一景,将屋主人的闲情雅趣表露无遗,谈话间华绍栋还会拿出自己收集的折扇、瓷碗,跟我们讲述他海外“淘宝”的趣闻。这是一位钟情于老物件却操着油画笔,用西洋画诉说老传统的人。割裂吗?当然不!当传统的艺术观念和严格的写实主义画风相碰撞,用欧洲传统的绘画手法表现浸润着中国味道的质感和空间感,这时候,华绍栋就像是一位镂刻光阴的手艺匠人,静心宁神,专注其中。

就像他自己所说,一位画家观察一幅画面,当他下笔时,孰主孰次,孰明孰暗,便都在他的心中有了自己的计量。那是独具个人主观的体味,是不同眼光对于画面的理解,虽是写实,落笔便自成个人风格。这是一个凝神屏息的过程,需要艺术家在面对画板画布时,有着一颗安定的心,和甘于寂寞的平和。著名画家何家英曾这样评价华绍栋的油画作品:“我认为这种姿态本身就是一种艺术,本身就充满了美感。他笔下的那些静物,意喻着一种岁月中的沉静与安然,也是一种禅意”

光阴收纳方寸间—专访“津门八大家”华氏家族后人油画家华绍栋

红色手风琴 80X100(公分) 油画

是啊,这种禅意,实际上便是在生活不断的洗礼中,涌动着不息的激情与热忱,是对于传统精神的继承并发扬。当被问及为什么喜欢画那些老物件的时候,华绍栋微笑作答:“那些在我们记忆中留下深刻烙印的东西,是每个时代的节点。它们像火花一样,能燃起人们心中最深层的那种感动。就算是没有经历过那个时代的年轻人,当看到这些画面时,也会引起它们的兴趣,让他们去了解,这便是传承。”

他是一位追寻本心的画者,说着“自己只画打动自己的画面,不会为了市场去随波逐流、去迎合,坚持自己才是对艺术最大的尊重。”实在而又自我。因为需要长时间的构思与寻找参照物,华绍栋说自己一年最多只画6幅作品。

光阴收纳方寸间—专访“津门八大家”华氏家族后人油画家华绍栋

家有喜事 120X65(公分) 油画

然而也正是因为这种精雕细琢,在他的画作中,那老式的缝纫机,仿佛能让人看到昏黄的灯光下,全神贯注脚踏踏板,蹬踩出富有节奏的咔哒声,那位我们尚还年轻的母亲。她满目慈爱,一身柔光,我们尚还年幼,天真安详;还有那古旧的木桌上,一条大红的围巾,旁边是摊开的书页与竖立着的红色手风琴,霎时间,生命好像放逐了喧嚣,也放逐了污染和拥挤,变得美丽而不轻佻,繁华而不浮躁。一位年轻的少女好像就这样坐在桌旁,那是我们最美好青春年华,恍若昨天……

总有一种感动,能让你在华绍栋的画作前举目微笑,或者是远眺怀想。他用画作讲述的不仅仅是自己的生活沉积,更是我们每个人的生活重量。看到它们,你会有一种了解的欲望,就算那不是你曾经的生活,也会让你有种渴望走进那段时光的冲动感,那便是我们想要回归的情怀,是人们都应该回溯的生活本真。

光阴收纳方寸间—专访“津门八大家”华氏家族后人油画家华绍栋

华绍栋说,曾经为了找寻一把老式马头琴,他专门跑到鄂尔多斯的博物馆中去寻访。我想,也正是这种近乎于执拗的执著,才让他的画纤毫毕现、充满质感,同样也让画者的修养与经历过的磨练,在他的作品中显露无疑。

这便是华绍栋,大家出身,低调陈敛。他似乎总是处在这样一种状态之中,心灵充实宁静,怀恋着过去却不奢望将来;收敛着流逝的光阴又掌握着现在,无匮乏之感也无奢享之感;在自己的作品中品读着快乐,无所强求也无所恐惧,只是感受着自己的存在。处于这种状态之中,我们说这便是幸福了吧。

华绍栋,是一个幸福的人。

光阴收纳方寸间—专访“津门八大家”华氏家族后人油画家华绍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