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外资源配置模式精益化
引言
推行“精益建造”体系,将成为推动建筑企业业务转型与管理升级、提高经营质量与营业效益的最重要举措。
“精益建造”体系是以精益建造基础理论研究为指引,以实现“精益目标”为目的,主要由“精益能力”、“专题推进”、“工作方法”和“体系保障”等部分组成。
为了更好的推进“精益建造”体系,慧朴管理将精益建造体系一些专项课题做了深入研究,在此分享给业内人士,共同交流学习!
目前工程企业的资源管理制度较为完善,对物资采购、劳务分包等拥有相应的管理程序。但在实际运作中,受到种种因素制约,信息不畅,操作手段落后,导致资源使用效率不高,影响项目进展及工程企业收益。主要表现在以下这些方面:
内外部资源配置模式精益化将为工程企业优化与改革内部资源管控权责关系与管控流程,建立内部资源市场化机制,建设分供分包的集中采购机制,提升资源的利率效率,降低成本。
为实现资源统一管理和信息共享,建立公司层面的集中采购平台势在必行,也是实现内外资源配置精益化的核心要素。
需要指出的是,“集中”并不是所有的采购活动由某一个部门集中进行,或者向一个供应商采购,而是指对资源的集中管控,采购行为在一个系统中集中操作。通过资源平台统一管理需求,公司进行分级授权,各家单位可以在平台上自行独立使用,且公司总部、分公司、项目部的信息实现共享。
1.建立统一的资源管理平台
工程企业建立统一的资源管理平台,实现覆盖市场开发、供应商选择、资源采购、物流运作、供应商考核的供应链体系管理,将分散在各分公司、项目部的供应商资源集中在同一系统中管理。
2.推进集采体系建设
基于统一的资源管理平台,建立合格供应商库,为分公司、项目部的项目实施提供资源保障。过程中对众多供应商资料和信息进行分析提炼,分为适用于各层级的普通供应商、(由于区域或管理原因)适用于特定分公司或项目部的指定供应商。
3.完善内部市场化运作机制
明确各级市场主体,理顺关系,建立内部交易机制。工程企业将内部市场分级,并确定各级市场主体;理顺市场主体之间关系,明确定位关系;建立公司内部市场交易规则,对内部交易进行管制,制定交易程序、方法、计价、内外部交易限制与保护等政策;建立内部协调机制,避免损害企业整体利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