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幕:凤舞青花 首博镇馆之宝:元青花凤首扁壶 元青花的名头如雷贯耳 因存世稀少 为各大博物馆争相收藏 首博收藏的这件精美绝伦的 元青花凤首扁壶 却曾经历尽磨难而重生 2004年 首博将扁壶送交修复专家蒋道银先生 进行了历时13个月的修复 今天,展现在我们面前的凤首扁壶宛若新生 可以让我们更真切地体会到它的美丽与珍贵 此器吸收了北方游牧民族的扁壶造型 纹饰生动流畅,釉质莹润 苏麻离青料绚丽浓艳,略有晕散 是元青花瓷的代表作之一 根据已知的资料 青花凤首扁壶存世仅两件 另一件藏于新疆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博物馆的 凤首扁壶 器型与首都博物馆藏凤首扁壶相似 凤尾不同 与首博这件一凤一鸾 工艺水准各有千秋 划重点:元青花为什么这么珍贵? 传世数量少,比如目前传世的人物画片元青花只有九件。元青花用的材料最精,为进口的苏麻离青料,一直到明成化之前,基本上青花瓷的氧化钴的发色都是用的这种料。苏麻离青的特点就是色彩浓艳。元青花器形较大,接胎的情况比较多,看起来厚重,但是手感适中。底部一般没有釉,且有跳蚤痕。 元青花以景德镇为中心,最好的就是元至正型青花。它是伊斯兰文化、蒙古文化和汉文化结合在一起的杰作。 第二幕:瞿瞿蟋蟀 宣德蟋蟀罐 唐代人就开始养虫 到了宋代人们就非常喜欢斗虫 明代宫廷里也十分盛行 宣德皇帝沉溺于斗蟋蟀的故事流传很广 当时有这样的话 “蟋蟀瞿瞿叫,宣德皇帝要。” 曾经有传说 宣德时期有过拿骏马换虫的事 划重点:所谓“永宣不分”,其实还是有这些区别的! 永宣(永乐宣德)时期创烧了许多新品种,比如永乐的甜白,宣德年间创烧的黄釉、蓝釉、红釉,都是非常有影响的品种。永宣时期的瓷器,造型方面有很多创新。郑和下西洋使得中国和外国的交流增加,带进了一些北非、西亚、阿拉伯国家的器物,如僧帽壶等,纹饰方面也出现了阿拉伯国家特色的纹样。永乐瓷器胎较薄,釉面简洁;宣德的胎较厚,纹饰更为繁复。 第三幕:雌鸡护雏 明成化斗彩鸡缸杯 一只小小的鸡缸杯 是成化官窑瓷器中的代表 不仅做工精良 器形小巧可人 它背后还有着一段幽怨复杂的爱情故事 成化皇帝是在剑拔弩张中度过的童年 经历了从太子被废为亲王,又复立为太子的起伏 从小心理就极度缺乏安全感 而在这个过程中 他的身边有一个非常重要的人 就是一直陪伴着他的宫女万氏 年龄相差悬殊的两人 在从小接触,长期交往的基础上 产生了亦妻亦母、惊世骇俗的复杂感情 ![]() ![]() 划重点:什么是斗彩? 所谓斗彩就是争奇斗艳,一般情况下据记载是从成化时候开始,青花五彩实际上也是斗彩。因为斗彩就是青花和五彩的结合,用二次烧成法,青花是釉下彩,五彩是釉下彩,先烧青花,然后在青花的轮廓中填上五彩就成了斗彩。鉴定斗彩鸡缸杯的一个特点就是,用灯光一照胎为红色。还有一条鉴定鸡缸杯的要点,就是“争奇斗艳姹紫嫣红”:斗彩中的紫,历朝历代都没有仿造出来,包括仿的最接近的雍正,所以,鉴定真假鸡缸杯正所谓“差紫”。 ![]() 康熙时期的青花是最蓝的 人称“翠毛蓝” 另外,同样是青花 康熙青花可以分出来层次 称为“墨分五色”' 《陶雅》中记载: “其青花一色,见深见浅, 有一瓶一罐而分之七色、九色之多,娇翠欲滴。” 所以康熙青花在整个清朝 乃至到现在 都被认为是清朝青花里最好的 ![]() 瓷彩方面 不但继承了以前的彩色 还创制出珐琅彩、粉彩等新品种 康熙时期画的动物纹都十分凶猛 乾隆时期画的动物 多为狮子绣球,百子龙灯 动物形象非常喜庆 同样是狮子 ![]() 划重点:乾隆瓷器为何屡创天价? 清三代中康熙的瓷器古拙、厚重、坚实,雍正瓷器精巧隽秀,乾隆瓷器繁密而精美。乾隆皇帝是一个理想主义者,追求高大上的完美,所以乾隆时期也是景德镇瓷器的最鼎盛时期。乾隆中期有一位重要的督陶官叫做唐英,景德镇瓷器从品种、纹饰、花色方面有诸多创新。他去世后到清中期以后就没有督陶官制度了。 2005年拍出了1.5亿港元的“清乾隆御制珐琅彩杏林春燕图碗” 2010年以1.4亿港元成交的“乾隆御制珐琅彩捶瓶” 2010年以2.5亿港元成交的“清乾隆浅黄地洋彩锦上添花万寿延图长颈葫芦瓶” 2010年以人民币5.5亿元的高价成交的“清乾隆粉彩镂空转心瓶” ![]() 北大资源学院瓷器专家 严裕国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