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静蕾回归了,因为3月31日她导的新电影要上。
平时四处游历,洛杉矶台北游学做裁缝,一有电影要上,就回归宣传,连环套似的上节目,说起来是有点现实,但由于事主坦然承认,所以大家也就默然接受了,这个也很老徐。 因为对于宣传的头痛,所以连发布会也改成了麻将会议,这个很酷,也很老徐。 ▲3月1日原本是《绑架者》的新片发布会,但不幸和《金刚狼3》、《捉妖记2》这两部流量片的发布会撞期了,老徐当下就决定取消发布会改开台打麻将了……一早请来的摄影师咋办?就拍打麻将好了……于是摄影师一脸懵逼地拍他们打了一上午麻将……于是有了下面那一支画风清奇场面落寞又充满正能量的“新片发布会MV”…… ▲真心佩服摄影大哥和后期制作,明明就是老徐一时率性再加牌瘾上来了,竟也能做成这么个特立独行的“新片发布会MV” ?? 《绑架者》电影官方微博上还发出了神总结——“发布会的形式不止一种,就像生活不止一种打开方式。” 在老徐的世界里,她有着她的特立独行,反正就是如果不知道怎么做了,就随心而做。 “我根本不关心他们,爱怎么看怎么看”这句几乎有点骄傲的话让老徐又被骂了,只不过,活到老徐这把年纪,是真的不关心别人怎么看她了。 别说男人,全世界大部分人的看法她都不关心,这是句实话,但如果戳到敏感人的心窝里,让人不舒服,大概只能说她的经历得天独厚,有着某种骄傲,精英女性的骄傲。但精英女性活得骄傲一点不好么?都苦大仇深就励志么?也是鸡蛋里挑骨头的屁话。 只能说每一个人的生活经验都不可替代,每一个人有每一个不同的阶段。 一场节目听下来,依然觉得徐静蕾果然是熟女之光,无论见识、风度还有犀利程度,40 徐静蕾真是完胜20 蒋方舟,更重要的是,她看上去比小她二十多岁的处在世俗人眼中人生鼎峰期的女作家要快乐和通达得多。 所以那天《圆桌派》的局面就变成了一个通透的女人和一个拧巴的少女,气场真是完全不一样,可见明白世情既需要时间,也需要见识,更需要勇于体察智慧,蒋小姐不乏智慧,又勇于学习,所欠的大概是时间和见识,这真的要假以时日。 在中国,一个四十岁的女人要怎么样才能快乐,注意,是真正的快乐,这快乐是从里到外发自内心的,这大概是每一个中产阶级女性最渴望知道的秘密—— 在三十岁女人都被嫌弃的中国社会,四十岁女人不老老实实在家带娃,还抛头露脸提意见,简直该死,周边环境恶劣,还被各种各样的事物绑架着,爱情婚姻孩子事业家务婆媳关系母女关系……也被各种各样的感情专家忽悠游着,思想混乱进退维谷,不快乐几乎是必然的事。 但凡事总有例外,老徐就是一个典范。 人要活得快乐,很简单,四个字:知行合一。 你知道什么,你就按知道的去做,不矫饰,这样你自己就很快乐。 但首先,你要知。 徐静蕾的快乐建立在知的基础上,她是真正看透了这个由男人主导的世界的运行规则。 男人主导的世界对女人最大的管束方法是什么呢?就是你要做个好女人。 好女人是什么呢? 工作中力争上游,家庭里相夫教子,出去是老虎,回家是小猫,所以全世界活得最累最分裂的大概就是这个时代的中国女人。 社会舆论把嫁不出去看成是女人人生最大的失败,所以再优秀的女孩在三十岁来到之前都想慌忙地把自己嫁出去,用不加V老师的话来说就是男人躺着卖一个结婚指标就可以让女人甘心情愿意生孩子做家务挣钱养家。 这大概也是蒋小姐这样的年轻优秀女孩面对的局面,连一个莫名其妙的男人都可以嫌她丑,嫌她年纪大。 男人不希望女人参与社会竞争,所以前一千年女人没有接受教育的权利,中国更有缠足这种变态措施,“女子无才便是德”、”渴望男人征服”。 ▲这番话引来窦文涛的好奇:“你(蒋方舟)这样的一个才女,为什么也喜欢用男人‘征服’女人这样的字眼?”蒋方舟不好意思掩嘴笑道:“就是我还有这个男权思想,男权的遗毒在嘛~” 后来年轻的蒋小姐自己总结出来自己的毛病,因为“身体里住着一个直男”。 这里说一句题外话,很多二十多岁的女孩子身体里都住着一个直男,为什么呢? 首先:大家都是被洗脑的人,区别在于熟女觉醒了,而少女们还睡着。 琼瑶小说里的女主角个个都在为爱疯狂,女人为爱为男人为子女牺牲奉献成了天然的事,特定的社会文化下定义女人,规范了女人,便得女人自觉按男人的要求来塑造自己。 其次:年轻的女孩是男性社会最受优待族群,她们还体会不到规则不公平给女性带来的伤害,或者看到制度的不公,但觉得可以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利用这套制度为自己服务。(俗称女利主义) 在这里不得说,老徐的独一无二的经历帮助了她,她的高知家庭,她的青春偶像出身,她的阅人无数,她的精神偶像王叔加持……让她享受过男性社会的好;而享受过这些好,所以她更明白这里的坏,再年轻美貌也不过是男人猎场上追遂征服的猎物,再拼了命结婚生子也不过就是某个男人的附属物,聪明佻达如她,怎么肯玩这必输的游戏。 无论是后来的不婚、冻卵,我个人以为都是对这一切的嘲弄,嗯,我看透了你们的这些规则,所以我“不跟这套规则玩……”是啊,我不跟你这套规则玩了,你就不可能用这套规则来束缚我,因为很明显,每一个沉迷在这套规则里的女人要不然就乐于成为附庸,要不然就活得异常拧巴。 知是第一步,快乐的第二步,也是最关健的一步是行。 徐静蕾的聪明之处在于不但看透了这套规则,而且也找到了与这世界相处甚欢的方式,下面这段话就说得特别中立特别明白,“我们要的不是优于你们的特权,而是基本尊重。” 我特别欣赏徐静蕾的原因在这里,她是真正为女性活出了一条路,并非刻意,但非常珍贵: 她用她的智慧示范另一种女性生存的可能性,找到了最适合她的一种玩法,最大程度上掌控自己的人生,最大程度上善待了自己,最大程度离开了社会的绑架,最大程度上实现了一个当代女性最自由最快乐的人生。 我看到这个视频里的徐静蕾,讲真,挺感动的。 不光是“工作中的女人是美丽的,创造着的女人是迷人”的这种讲滥了的屁话,而是: 当一个女人脱离了这套制度的桎梏,看透了这套制度的荒谬,不跟这套制度玩之后,也没有选择最容易走也最高蹈的路“躲进小楼成一统”,而仍然自由地穿行,以一己之力创造老徐的世界,仍然乐于尝试各种方式,实现自我的价值。 她不是原教旨主义的女权主义者,不提倡要与男人斗,也并非要给男人一个下马威,而是展示了一个真正成熟的心智带给人的力量。 不管是男人还是女人,我们首先要成为一个心智成熟的人。 而一个心智成熟的人,必定是一个知行合一的人。 第一:我们要知道这个世界的真相,而不是被世俗绑架。 第二:我要行动起来,真正实现自我 她仍然乐于工作,她仍然愿意去改变去,花费百分之二百的力量去异想天开拍一个动作警匪片, “我挺烦再拍那些情情爱爱片子,就想尝试一下人生有没有另外一种可能性,人到中年,都想改变一下,什么都想试一下……” ▲于是就有了这部《绑架者》。 为什么40 徐静蕾看上去比20 蒋方舟快乐? 因为她真实而通透,那是智慧与成长造就的内心光明,展示了除了迎合男性外的另一种强大女性生存可能性,她用她自己的真实生活告诉我们一个独立女性可能到达的最自由的状态—— 她们聪明可爱,她们努力成长,她们用一双手创造出自已的世界,她们辛勤工作,努力打拼,不埋怨,不纠结,不妥协,努力成为自己世界的主宰者,爱的追逐者。 我心光明,夫复何言——努力弄懂这个世界,努力去实践自己相信的,努力去爱这广阔而复杂的世界,在界面相当不友好的情况下,悠然自得地活成自己想要的状态,这大概就是在当下的中国,一个四十岁的女人能如此快乐的最简短的路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