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不要太客气:以正确的姿势面对西方人

 老马1972 2017-03-16

ta在外国脸孔面前总是缺乏自信

01.

一个德国高管来到中国,充满戾气的挑起了停车纠纷,并且大骂道:“我来中国一年了。到这里我明白的第一件事就是你们中国人都是杂种养的!”


这跟一个南方人来到北京问路,受不了大巴司机爱理不理的态度是一样的。


我有一次堵在路上,看见一辆比亚迪横冲直撞,疯狂鸣笛,让人很反感。仔细一看是一个西方女人,车上还带着小孩。


让我惊讶的是老外到了中国怎么这么快入乡随俗,甚至比中国人还要“地道”了。


这是一群不能很好适应中国本土文化的西方人。他们一定是在什么时候受过气,积累了报复心理。但愤怒不是口出狂言的理由,更何况是受过良好教育的企业高管。


我认识的大部分西方人都是很友好的。即使存在偏见,良好的教育和现实的利益诉求也会让他们保持礼貌和客气。我们大可不必要求别人从内心深处尊重你,但是保持必要的克制却是理所应当的。


中国人对于老外总是存在习惯性的心理弱势。过去是因为收入低,见识短,技术落后。但现在这个局面完全不同了。


一二线城市已经有大量受过良好教育的年轻人,收入水平超过了西方国家的中产阶级,具备了在世界任何地方消费的能力。我们的技术实力也有了很大长进,对西方国家形成了压迫性的竞争。我们的基础设施水平领先于国外。原来大家会觉得二三线城市比较差些,现在许多二三线城市的发展水平也超过了发达国家。


而外企也早就不是中国年轻人的首选了。


在这个背景之下,中国的年轻人应该更有底气才对。你们受过更好的教育,更懂得国际化,在面对西方人时应该不亢不卑。


在西方国家里,美国人是最务实和功利主义的,欧洲人相对比较温和和保守。对待美国人,最忌讳的就是软弱,谦逊和同情,一定要用最强的压迫性和威慑力与之谈判、合作。美国文化和日本文化很像,他们只讲实力,必要的情况下他们也不会讲道德或者感情。


欧洲人看起来相对温和一点,但一样是老谋深算,在核心利益方面从不让步。


中国人对待西方人总是过度热情,因为潜意识里认为个人关系更紧密一些就更容易达成目标。但这对大多数西方人是无效的,既不会因为你关系好而得到多少便利,也不会因为关系不紧密而受损。


私人关系和工作关系是被严格区分的,这是很多中国人不容易理解的一点。在很多商战中,中国人的这个弱点被充分利用。


因为大多数中国人会错误的把西方人的礼貌和绅士当成一种友好的信号解读,而不知道这只是一种中性的行为范式。


剖开这些表面的东西,那些绅士行为的背后可能是无比龌龊和狭隘的种族歧视,即使是那些受过精英教育的西方人。


这些年我见了太多在西方国家工作,却一副直不起来腰的华人,有时真的恨铁不成钢。


丑化或者美化西方人都没有必要。在国际竞争中,只有实力才是一切。虽然这几年移民的很多,但用不了多久,这些人会明白,你永远离不开祖国的庇护,一个强大的祖国才会让你持有国外护照的时候也能充满自信。


对待西方人,第一点就是不要太热情和太客气,保持正常、合理与冷静的社交关系即可,第二就是用自己的实力讲话,能者上不能者下,这在哪里都是受尊重的竞争法则。


西方国家在衰退,中国在上升,大国要有大国国民的样子。 

ta焦虑、迷惑和胆怯,

但依然没有放弃自我拷问的勇气;

ta艰难的将人生的圆圈向外扩展,

但常常受挫并感到彷徨;

终有一天,ta发现自己并不孤单,

于是,ta与ta们同行

传递温暖的理性

海松,财经专栏作者,大学老师,创业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