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舞蹈老师说“上课不带脑”是什么意思?

 相识是缘0 2017-03-16

这舞者在跳舞时常常出现的问题,也是同级舞者之间出现差距最直接的问题。

在舞蹈学习过程中,每个班总有几个记动作最快的,舞姿最好看的,节奏最准确的舞者。可是,明明同样的上课,同样的辛苦练习,为什么会出现这些不同呢?难道真的只是天赋?

出现差距只是去责怪天赋,那不是一个坚强优秀的舞者应该做的事。其实仔细想想,跳舞时,你是看似努力还是真的努力?

1 明明是一个动作,总觉得和老师做的味道不同。

比如上课学习新动作时,你是否动脑筋注意老师这个动作的发力点在哪。举个例子,如果是后背发力的动作,那么用手臂和肩膀再使劲也找不着,那么的动作也不会对。这就是为什么觉得自己很努力的去练习,但还是味道不太对的直接原因。

2 记动作记得慢,是自己的脑子不如别人更聪明?

没有动脑子找规律。

优秀的作品里动作与动作之间大都是软链接。何为软连接呢?就是一个动作与下个动作之间,是顺着身体的规律,第二个动作是第一个动作的发展,而不是突兀的两个完全没有联系的动作拼接。如果学习动作时,肯动脑子去思考两个动作的连接规律,去思考动作的发展,那么效率是否比死记硬背快得多?

你是全身心都在课堂上吗?

这个问题回到了之前说的,你是看似努力还是真的真的努力?在上课时,你是在很用心的模仿老师,还是在很用心的学习动作,两者是完全不同的。

很用心的模仿老师时,脑子转的并不快,因为全部的注意里全在老师身上,而不是自己身上。那么模仿一遍,并不能记住动作;模仿两遍,只是有了一些肌肉记忆而已。这样一堂课下来,效率并不高。所以在学习动作的过程中,不仅要模仿老师,更是注意镜子中的自己,第一遍快速记忆,第二遍注意力主要放在镜子里的自己,余光看老师,知道自己哪块记忆漏洞多。第三遍仔细看老师,补齐漏洞,矫正节奏。

3 总感觉自己的动作不够生动。

舞蹈学基础那本书中有句话:舞蹈是精神世界的表露。 那么跳舞不仅仅是体质动作。那么作动作时,够不够走心呢?

所以,跳舞时,一定要多动脑筋,要知道跳的是什么,心里要有情感,否则动作和表情的感染力自然会降低了很多。

当然呼吸也很重要,呼吸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写这个动作是否有韵味。学习动作时,一定要去注意老师的呼吸点在那里,故意看似轻易,但想要在动作中运用得自然,也并非易事呢,?每一件事都需要动脑子,舞蹈更是如此呢。

在跳舞时一味的注意肢体动作而忽略动脑子的重要性也是事倍功半呢。

跳舞时,我们当然是要记得勤奋练习,但同时我们要提高效率。

舞蹈课要记得带舞鞋,记得带舞裤,道具,记得带茶杯,

但也要记得带把“脑子”带上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