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武大郎被杀之谜:潘金莲西门庆王婆,谁才是真凶?|三十立铺

 昵称31728201 2017-03-16


/有毛僧

 

近日微染小疾,夜读《西游记》提不起精神,为了提神,于是便翻开了《金瓶梅》。这书小时候看过,除了电影版每一帧的细节外,很多书上的情节都记不住了。

 

再读《金瓶梅》,对武大郎这个角色有了新的认识。这么一个懦弱无能的人,为何大胆捉奸,又为何被合谋杀死,一直让人不解。仔细读了前几章,答案越来越清晰。

 


聊他被杀前,先来看看,武大郎到底是什么样的人。其实,他并不是我们想象的老实巴交的粗人,而是有一定阅历并识时务的人。

 

多面武大郎

 

书上一开始就讲,武大郎是个懦弱而容易受人欺负的人。书上写道:

 

“人见他为人懦弱,模样猥蕤,起了他个浑名叫做三寸丁谷树皮,俗语言其身上粗糙,头脸窄狭故也。只因他这般软弱朴实,多欺侮也。”

 

武大郎一开始与兄弟同住,并娶了妻子,生了一个女儿。后来,武松出去闯荡,兄弟分开。分开后,武大郎日子过得很艰难。“不幸把浑家故了,丢下个女孩儿,年方十二岁,名唤迎儿,爷儿两个过活。”

 


武大郎尽管经济头脑一般,但也娶妻生子过,他并不是很多人理解的,一个纯粹的粗人。他经历了人事,懂得很多人情世故。武大郎做生意赔本之后,便租了张大户临街的房子。攀上张大户后,武大郎很会表现。书上写道:

 

“张宅家下人见他本分,常看顾他,照顾他依旧卖些炊饼。闲时在铺中坐地,武大无不奉承。因此张宅家下人个个都欢喜,在大户面前一力与他说方便。因此大户连房钱也不问武大要。”

 

从这段描写很容易看出:第一、张大户家很照顾武大郎;第二、武大郎很会拍马屁,把张家伺候的得很好;第三、张家所有人,无论大小,都对武大郎很好。可见他情商挺高。

 


娶潘金莲之谜

 

张大户年过半百膝下无子无女,整天不开心,就在主家婆面前闹。主家婆于是便为他买了两个丫鬟,学习音乐,为张大户弹唱取乐,其中就有潘金莲,她学的是琵琶。另一位叫白玉连。书上写道:

 

后日不料白玉莲死了,止落下金莲一人,长成一十八岁,出落的脸衬桃花,眉弯新月。张大户每要收他,只碍主家婆厉害,不得到手。一日主家婆邻家赴席不在,大户暗把金莲唤至房中,遂收用了。”

 

因为潘金莲相貌长得好,张大户看上了,并成功将她睡了。张大户年老体衰,睡了金莲后得了很多种病。这事让主家婆很生气,书上写道:

 


自有了这几件病后,主家婆颇知其事,与大户嚷骂了数日,将金莲百般苦打。大户知道不容,却赌气倒赔了房奁,要寻嫁得一个相应的人家。

 

不过,张大户的目的并不是将金莲嫁给谁,而是想更加方便自己与金莲私会,所以张大户选中了租赁自己房子的武大郎。他选中武大郎的理由是,武大郎是个粗人也懂世故,不会耽误自己私会金莲。书上写道:

 

“大户家下人都说武大忠厚,见无妻小,又住着宅内房儿,堪可与他。这大户早晚还要看觑此女,因此不要武大一文钱,白白地嫁与他为妻。这武大自从娶了金莲,大户甚是看顾他。若武大没本钱做炊饼,大户私与他银两。武大若挑担儿出去,大户候无人,便踅入房中与金莲厮会。”

 


武大郎心里清楚,这本就是一场绿帽子生意。他的心态倒也平和。书上写道:“武大虽一时撞见,原是他的行货,不敢声言。”

 

捉奸的底气

 

从上面的描述可以看出,武大郎与潘金莲的结合与爱情没有任何关系,而是赤裸裸的现实利益——方便张大户约会金莲。

 

武大郎从一开始就知道,他与潘金莲之间就是个普通的交易关系,与爱情无关。所以,当张大户与潘金莲私通的时候,他并没有反抗,也没有惊讶,而是默默忍受。

 


他默默忍受不带表他不愤怒,书上那句“不敢声音”道出了背后的真谛。他不是不想,而是不敢。如果谁给他一个胆子,他肯定是要脸的人,不会允许旁人欺负自己的。

 

当郓哥向武大郎汇报王婆组织人给他戴绿帽子时,武大郎明知道屋里的人是西门庆大官人,他仍然走过去,一心要捉奸。

 

他不怕王婆倒可以理解,但是为何不怕西门庆呢?西门庆可是当时响当当的人物。武大郎不仅不怕,还想与其打一架。从张大户到西门庆,是谁给了武大郎那么大的胆子?

 


这自然让人想到了当时阳谷、清河、东平等地的第一网红武松武二郎。自从武松打虎归来,武大郎的腰杆子就硬了。

 

因怕武松起杀心

 

如果武大郎就是个软蛋活该被戴绿帽子那倒也罢了,他背后尚有个名气很大的兄弟。《金瓶梅》开篇就有西门庆观看武松打虎后游街的场景,当时西门庆咬着指头说:

 

你说这等一个人,若没有千百斤水牛般气力,怎能够动他一动儿。”他对武松能打老虎,打心眼的很佩服,并认为,武松一定勇力过人。

 


更重要的是,武松的名气越来越大,书上说:“那时传得东平一府两县,皆知武松之名。”弟弟的名气这么大,兄长的脸上当然有光。既然兄弟牛叉,做哥哥的当然有底气。

 


武大郎千错万错,错不该威胁潘金莲等人。可是,他的确没有忍住,说出了引来杀身之祸的话:

 

你做的勾当,我亲手捉着你奸,你倒挑拨奸夫踢了我心。至今求生不生,求死不死,你们却自去快活。我死自不妨,和你们争执不得了。我兄弟武二,你须知他性格,倘或早晚归来,他肯干休?你若肯可怜我,早早扶得我好了,他归来时,我都不提起。你若不看顾我时,待他归来,却和你们说话。

 


武大郎的这番话是对潘金莲说的,潘金莲将话带到王婆和西门庆耳朵里后,西门庆吓坏了,当场就怂了。书上写道:

 

“苦也!我须知景阳冈上打死大虫的武都头。我如今却和娘子眷恋日久,情孚意合,拆散不开。据此等说时,正是怎生得好?却是苦也!”

 

王婆在这个节骨眼上提出了杀人灭口的计策,西门庆与潘金莲都没有拒绝。

 


老僧按

 

如果论凶手,王婆是第一凶手,其次才是潘金莲,最后是西门庆。潘金莲为何有胆量杀害武大郎呢?说白了是被王婆逼的。王婆是典型的黑社会代表,步步为营将潘金莲逼上了绝路。西门庆与潘金莲慢慢上了她的船。但是,如果从逻辑上推理的话,让武大郎有底气捉奸、威胁潘金莲与西门庆的是打虎后的武松;让王婆、西门庆、潘金莲下杀心的是因为怕武松。武松打虎间接害死了武大郎。


扫码关注“三十立铺”可看更多文章




文/有毛僧
三十立铺总编
微信:tc350549047
版权声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