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寻访知名词作家陈建辉,曾与西部歌王腾格尔合作过!看看这个从秀屿走出来的名人的艺术成就有哪些……

 吴梅枫 2017-03-16
秀屿那些事
打造最贴近民生资讯平台 
如转载原创作品须注明来源 秀屿那些事

人物:陈建辉,秀屿区埭头人。中国当代青年作家。字子熠,笔名石峰,现为中国音乐文学学会、福建省作家协会会员,莆田市文学院特约作家。早年旅居于新加坡等东南亚国家,写作包括歌词、剧本和小说,发表于新加坡《联合早报》及国内外多家杂志报刊。作品充满浪漫主义色彩。年少轻狂的岁月里,他选择了远方。流浪能够最大限度地满足他那桀骜不驯的性格,带着天马行空的思维,他执意自我放逐。千帆过尽之后,遗世独立的他,依然在文字里玩味着百态人生

    或许只有走进他用文字构筑起来的世界,才能够真正走进他的精神世界。

 

获奖:

   由全国总工会、国务院国资委、广电总局等单位联合主办,全国微影视大赛结果正式揭晓。

800多家单位参赛,涵盖全国31个省区市和香港特别行政区以及交通、石油、金融、电力等多个行业,规模和影响前所未有。

通过报名、资格初选、入围评选和总决赛4个阶段,历时7个月的层层选拔,最终选出各项大奖影片,在西安举行颁奖典礼。

由蓝海传媒制作、陈建辉原创音乐《相遇在莆田》MV从1500余部优秀影视作品中脱颖而出,斩获大奖。

《相遇在莆田》歌曲唱出莆田人真挚而浓烈的情感,在如诗如画的山海之间,在风光旖旎的妈祖故里,我们相遇相知,携手与共,用青春、信念和情怀为伟大的“中国梦”谱写感人的生命律动和动人的华彩篇章



历程:

除了《相遇在莆田》获得国家级大奖以外,这次陈建辉又创作歌词,和国家一级演员、中国民族音乐团团长腾格尔再次携手合作《赢在身边》,据悉:前几年,他们已经合作了一首《青春的激情》曾风靡一时。

陈建辉的歌词写得恢宏大气,由腾格尔倾情演唱,唱出福建人爱拼才会赢的优良传统,唱出莆商敢拼会赢的干劲。赢在身边,我们不负华年——这句歌词将整首歌推向高潮,是歌的主题,是人的精神。我们看到福建人的文化自信以及对生活的信念。

赢是一种态度,不负华年也是一种态度,是一种你可以选择的态度。


风格流派:

   受到王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启发,陈建辉将这种风格引用到歌词创作领域里,追求“歌中有画,画中有歌”的手法。陈建辉亲近自然,喜欢山水,从他导演拍摄的MV以及歌词当中,我们都可以看到,他创作的每一首歌一幅山水画,充满灵性和才思,每一首都很经典,脍炙人口。

   陈建辉曾经飘洋过海,远走他乡,去过许多国家,饱览异国风情。由于涉猎广泛以及与生俱来的浪漫气质,使他的生活和他的作品一样充满传奇,他创作的歌词就像一幅山水画,充满灵性和诗意,风格以“豪放、唯美”著称,思维独特,极具才情。创建一种“蓝海风格”。蓝海创作,精耕细作;蓝海出品,必出精品。

因为陈建辉擅长写景,借景抒情,独创极具特色的地方山水、风景和人文的歌曲,所以被人们誉为“山水派音乐”。他对歌词的理解是好的诗未必是好歌词,但好歌词一定是首好诗,最好是以诗词为载体创作歌词。 


作品:

 莆田知名词作家陈建辉近年来创作了不少音乐作品。今年在莆田系负面新闻被炒得沸沸扬扬的时候,由陈建辉作词、武警总部政治部文工团歌唱家高赛燕演唱的一首《相遇在莆田》在第一时间内发布,彰显莆田风貌,抒发莆田儿女的情怀,在各大媒体上快速传播,最大程度上消除了外界对莆田人的误解和偏见。


视频(建议在WiFi环境下观看)



   近年来,电视上热播一首《大蚶山之歌》,网络上点击率达百万之多,微信朋友圈内也频频转发。大蚶山位于秀屿区埭头镇境内,相传蚶山远古时代原为海底一巨礁,后因地壳变迁,升出海面,其历千年浪淘潮蚀,成为今日岩阵群立,怪石杂陈,洞穴奇多,石像遍布的景观。其主峰天云洞被评为莆田新二十四景之一的“天云石语”。大蚶山的迷人景色为文人雅士所向往,陈建辉创作的这首歌更是写出它的诗情画意。经由武警总部青年歌唱家高赛燕演唱,这歌声仿佛山风拂过从山间飘出来的,仿佛是伴着天云洞的祥云飞出来的。


视频(建议在WiFi环境下观看)



《妈祖故里山亭美》:妈祖是海峡两岸的和平女神,山亭风光旖旎,这里诞生了天上圣母林默娘,关于妈祖的故事传遍了五湖四海,螺港秋潮的渊源、海丝之路的繁华仿佛依然留在了那岁月斑驳的古码头。

山亭,真美。美在那妈祖的少女心,美在那抗倭的英雄气......


视频(建议在WiFi环境下观看)


《美丽笏石我的家》那一片记忆,那一抹乡愁;那一城繁华,那一世情缘。笏石——一座老镇过去的记忆、今天的繁荣和未来的发展,尽在唯美的镜头里一一掠影。笏石的美丽、笏石的幸福以及笏石人那些浓得化不开的款款深情,尽在动听的歌声中流露。


《钱四娘》:“郑露郑纪和吴兴,妈祖钱妃江采苹。”这是小时候经常听到的一句家教谚语,流传于莆仙一带,形容这里人杰地灵。可见在莆仙人民的心目中,钱四娘是仅次于妈祖的又一位女神。

宋治平元年(1064年),16岁的钱四娘看到莆田无穷的水患,决心戡水为民,兴修水利,于是携其家资,来莆田创筑溪陂。1067年陂成,随后被洪水冲垮,钱四娘愤而投水,遗体被洪水冲到新度,乡人把她埋葬在附近的山上,并在旁边立祠,是为香山宫。一路上,她的鼻血洒在地上,每一滴都长出一棵杜楦,树心是红的。

   钱四娘筑陂的首创之功不可没。为创作第一首歌颂钱四娘的歌曲,词作者陈建辉说:“我怀着一颗虔诚的心,怀着对女神大爱无私、造福后人的崇敬之情,一次又一次地来到木兰陂,看溪水漫过石陂东流去,却带不走钱四娘的遗恨;我一次又一次地来到香山宫,瞻仰钱妃神像,祖殿的香火迄今不断,满山郁郁葱葱的古树吐露着芬芳。他们说:每当风雨交加的夜晚,都会看见钱妃提着一对神灯自香山宫飘然而下巡视木兰陂,可是,他们忘了告诉我:钱妃那守望了千年的眼眸,是否依然含着泪水?”

   《大唐梅妃》是陈建辉用唯美的中国风创作的第一首歌颂大唐梅妃的歌。另外,《民族运动会会歌》、《仙游佛教协会会歌》、《莆田微电影协会会歌》均出自陈建辉之手。企业歌曲有《巨岸之歌》、《昌南的故事》、《环球共创之歌》、《康利莱之歌》等。


文学作品:

陈建辉创作大量的小说作品,多发表于新加坡的《联合早报》及国内外杂志报刊,其中《废园》、《湄公河之恋》、《四季风》、《异域颓废》、《遗恨雅加达》、《孤岛情殇》等小说多次获奖;


影视作品:

    陈建辉积极参与宣传片的编导,拍摄一系列的富有地方特色的《古建筑》、《小吃》、《非物质文化遗产》、《玉雕》及众多企业宣传片等,并参与部分微电影的演出。


曲艺作品:

    陈建辉为莆田市曲艺家协会常务理事,创作的快板作品《平安埭头》获得莆田市政法委新闻三等奖;其它如莆仙小戏、三句半、板鼓俚歌、赞句等是莆仙人喜闻乐见的民俗音乐作品。他创作的莆仙方言《生活大声色》、《荔枝红了》、《过年喜花开》、《枇杷情》、《妈祖保佑》等歌曲雅俗共赏,十分接地气。


 

 结束语:只要是陈建辉作词的歌曲,大多带有清新脱俗的韵律,那些歌汇集一起,也许就是一首歌名叫陈建辉的清歌。

他说他写歌只是为了寻梦,这不由让我想起一首诗:寻梦?撑一支长篙,向青草更青处慢溯,满载一船星辉,在星辉斑斓里放歌。

于是,我们仿佛看见,他正用心在星辉斑斓里放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