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谈谈戏曲的转调

 何继红 2017-03-16

 转调是戏曲唱腔发展手段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当剧中的人物感情变化起伏较大或唱词较多时,便会在旋律、音区、节奏、速度等变化对比外,采用转调手法。
    转调通常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改变调高,如:G调转D调或是降B调转降E调等。二是改变调式,如:徵调式转宫调试等。戏曲中大段唱腔中的转调多表现为不同板式或不同曲牌的连接与转换。同板式中的转调则常为正、反调的转换。

                     在戏曲唱腔中转调的作用
    转调的重要作用是准确地表达和抒发人物的思想感情。并通过调式色彩的变化,造成情感上的对比。如京剧《连营寨》中刘备“白盔白甲白旗号”的唱段,前面的西皮部分表现了刘备对东吴的仇恨和一定要灭亡它的决心。而当他开始祭奠关羽时,便自“请过了灵牌怀中抱”之后,转入了如泣如诉伤感悲痛的〔反西皮二六〕,唱腔由宫调式转为徵调式。恰当地表现了人物的内心感情。又如评剧《秦香莲》中的“华堂上夫君豪饮妻卖唱”唱段,前五句为一般性的陈述句。而自第六句“撇下了老小度日艰难”起便开始了对陈世美进京后家乡遭灾的悲惨景象的描述。唱腔由F调的〔慢板〕转入C调的〔反调慢板〕。调高的下移、情绪色彩的变化、旋律音区的改变,都增添了唱腔的艺术感染力。
    转调除上述作用外,有时也常用来解决不同行当演唱时因演员声音条件不同而引起的矛盾。如生腔与旦腔对唱时,常采用不同的调高、也就是通常所说的 “ 里外弦上唱腔”的转换。这种手法在评剧、黄梅戏等剧种中应用较多。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京剧《柜台》中慧萍(旦)、玉秀(老旦)的一段对唱。由于旦腔与老旦腔的旋律和音区均不相同,为了使玉秀这个人物符合现代生活的中老年女性特点,采用了变宫为角的转调手法,形成在老旦音区演唱旦行的唱腔。

                      戏曲唱腔中的转调手法
    戏曲中的转调多为四、五度的近关系转调,或以变宫为角,或以清角为宫,所以也有人说戏曲的转调在某种意义上说就是定弦的转换。如京剧的〔二簧〕、〔四平调〕,评剧的〔慢板〕等为5/.—2定弦,而〔反二簧〕、〔反四平〕、评剧的〔反调慢板〕等则为1—5定弦。转调必然要引起唱腔旋律和音区的变化,但旋律音的变换并不同等于转调,转调的标志是改变调高或改变调式。二者必占其一。
    转调常用的手法有两种。一是有准备的,有过渡的转调;二是无准备的,无过渡的转调。第一种形式常用拖腔或过门来进行过渡,转调比较自然、平稳和舒展。能在听众不知不觉间转入新调。如京剧《苏武牧羊》中苏武的“登层台望家乡躬身下拜”和评剧中《张羽煮海》中琼莲的“琼莲我囚在了黑石牢间”的唱段。都是采用以变宫为角的手法转入新调的过门的。无准备的转调则不用任何过渡直接转入新调。如京剧《六号门》中“爆竹响震耳鼓声声不断”的唱段,结尾处胡妻唱的“你为何才归来”用的是降 B调的〔反二簧散板〕,而胡二紧接着唱的“我怎对她言”则直接转入了降E调的〔 二簧散板〕。又如河北梆子《 级冤》中窦娥的“迎晚风望母归倚门翘首”唱段,也是在“父女们相依数余秋”最后的三个字,直接转入〔反梆子〕的。
    戏曲中的转调非常灵活,既可以在句首(第一分句),也可以在句中(第二分句)和句尾(第三分句)处转调。如京剧《三娘教子》中王春娥的 “ 见灵堂好一似深宵梦境”的唱段,就是在“不由得春娥女痛在心”的句首即转入了〔 反西皮二六〕。京剧《白毛女》中杨白劳的“见喜儿沉沉睡得稳”的唱段,就是在“文书指印为凭证”的句中(第二分句)“指印”处转入〔反四平〕的。京剧《杜鹃山》中雷刚的“杜鹃山举义旗三起三落”的唱段,则是在“娘的话如闪电明我心窍”的句尾(第三分句)由〔二簧原板〕转入〔反二簧原板〕的。
    除上述两种形式的正式转调外,有时也常使用临时转调手法。临时转调也称“暂转调”或“离调”。它的特点是临时转入新调,但很快又转回原调。虽然离开原调的时间较短,没有明显的转调感觉,但却能使唱腔增添色彩上的变化,新颖动听。 例如京剧
《柳荫记》中祝英台的“悲切切 移 凄”的唱段,就在附加句 “ 喂呀我那苦命的梁兄啊”的句  拖腔中,采用了临时转调手法。下例中 *…………* 处即为临时转调:

                                                         *……
                               ---  -------     ---------------
        |2_2_  2_3_| 2  2_3_ | 2_2_ 1_{6/.1}= | 2 — | 2  0_4_|
         喂呀  我那  苦 命的   梁   兄          

        …………………………………………………………………………
        -------------------------------------------------------
        1_2_ 7/._6/._ | 5/. [6/.15/.6/.]= | [1421]= 6/._{01}= |

        ………………………………………………………………*
         -----------           -------------------------
         {6/.1}=2_ 2_({12}=) | 4 {4.}_5=| [3532]= 2_2_|1 (1_1_|



         1_2_ [1232]= | [1235]= [216/.1]= | ……(下略)


    非常有趣的例子,还有京剧《望江亭》中谭记儿的“只见他一封书信握手里”的唱段,其中有一处大二度离调,很有特色。戏曲中的转调原为四、五度的近关系转调,为何这段〔西皮二六板〕中虽然用了大二度离调手法,但却丝毫不感到生硬,反而使人感到和谐统一中富于变化呢?这奥妙之处就在于,它不是通常音乐作品中的远关系转调,而是戏曲中常用的弦式(定弦)转换方法,由西皮的6/.—3定弦,临时改为二簧的5/.—2定弦。下例中有 *……………* 处即为大二度离调:

           [西皮二六]
        -----   -------
        1\._6_| 1\._{36}= {5.}_({65}=|[3.{5}_651\.]= [6535]=)|  低      下        头    *………
         -------   ---       --                ------
        {1.\.}_6=  1_5_  |  [65(43)]=  2_3_  | {4.}_3=  4_4_ |心         生        计,      何必    独      自就………………………………………………………………………
         --    ------------------------------------------{34}=  6_   [6764]=  |   [34{34}_6]=   [{6343}_23]=  |
        暗     猜

        …*
                                                  --------
        5  ( {65}=  [3{51\.65}_3]=  |  [5356]= )  {1.\.}_ 6= |
        疑?                                      出      --------    ---
        1\._ {36}=  5_5_ | ……(下略)
        二  堂        

        反   调
    “反调”是戏曲转调手法所产生的重大而独特的成果。由于定弦的变化和演唱中转调手法的应用,就逐渐在原调的基础上派生出了反调。反调在戏曲中的应用比较广泛。很多剧种中的主要板式就是正、反调同时存在的。如京剧的〔反二簧〕、〔反西皮〕,评剧的〔反调慢板〕,河北梆子的〔反梆子〕(亦称〔反调二六〕),吕剧的〔 反四平〕等。
    反调通常都源于正调。各种反调虽都是转调的结果,但它们的构成不尽相同,而具有自身的特点。如京剧的[反二簧]就是将二簧的唱腔下移四度演唱,音区移低,然后在高音区再发展出新的旋律。评剧的正、反调〔慢板〕虽然在定弦和记谱上是不同的,
但二者唱腔的实际演唱音区基本上是相同的。与上述形式不同的是京剧的〔反西皮二六〕和河北梆子的〔反调二六〕。这两种板式虽也冠以“反”字,但它们却不改变调高和定弦,而是通过改变唱腔的调式和结束音来完成的。它们的音区都相对较低,又都有各自相对固定的基本腔格,从而形成一种特定的情绪氛围。如京剧生腔的〔西皮二六〕原为上句落2,下句落1;而〔反西皮二六〕则为上句落1,下句落5;河北梆子旦腔的〔二六板〕原为上句落1\. ,下句落5;而〔反调二六〕则为上句落5,下句落1。
    大多数反调的板式都可以独立起始与结束,并逐渐形成了系列的成套板式。如京剧反二  唱腔中就?〔反二簧导板?、〔反二簧原板〕、〔反二簧慢板〕、〔反二簧散板〕等。但也有些反调的板式由于不改变定弦,不能独立起始与结束,(如河北梆子中的〔反调二六〕就是从正调转入反调,而后再转回正调结束,)故而至今仍保留着其原始的独特表现形式。
    转调手法的应用,丰富了戏曲唱腔的表现力和艺术感染力。相信随着新剧目的涌现,观众审美要求的日益提高,转调手法必将更多地应用于戏曲的唱腔和伴奏中,从而为戏曲音乐和民族音乐的发展作出更多贡献。

    【记谱方式说明】:

    本文中的记谱以简谱记谱法为基础。但为了能够在文本文件中写出来,增加下列附则:

    ①减时线:
    音符后边的“ _ ”,表示该音符为八分音符;“ = ”表示该音符为十六分音符;

    ②高低音点与附点:
    音符后边的“ /.”表示在该音符下边有低音点;“ \.”则表示为高音点;不加“ / ”或“ \ ”的“ . ” ,表示该音符为附点音符,附点一律加在高低音点的前边;

    ③整拍符号:
   “ [] ”之内的几个音符共占一拍;“ {} ”之内的几个音符共占半拍或四分之一拍,或四分之三拍;  在“ [] ”或“ {} ”之后的“ _ ”或“ = ”对“ [] ” 、“ {} ”之内的所有音符有效;

    ④三十二分音符和六十四分音符:
    三十二分音符用“ {} ”括起来,后加“ _/= ” ;六十四分音符用“ {} ”括起来,后加“ =/= ” ;倘此音符是在一个整体的“ [] ”或“ {} ”之内,则可仅在此音符下加一个“ _ ”或“ = ”,再与总的“ [] ”或“ {} ”之外的“ _ ”或“ = ”叠加成为总的减时线值;

    ⑤连音线:
    音符之上的“ ------ ”为连音线;

    曲谱中的“ () ”仍为原意,其中的曲谱为胡琴伴奏谱。这是一般京剧记谱中的惯例。

    此法仅系尝试,请大家协助考虑修改完善。谢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