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全面客观辨德才 综合分析比高低江苏宿迁规范综合研判提升班子建设科学性

 庸庸学馆 2017-03-16
全面客观辨德才 综合分析比高低
江苏宿迁规范综合研判提升班子建设科学性
发布时间:2014年01月06日作者:本报通讯员 范德珩 王禹栋 乔磊

  近日,江苏省宿迁市出台了《关于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履职情况综合研判的暂行办法》,为加强领导班子整体建设、管理调配干部提供依据。近年来,为切实增强干部考核评价工作的针对性、准确性、科学性,该市积极探索综合研判机制,在实践的基础上不断完善,实现制度化规范化。

明晰研判内容——
抓关键要素、重整体效能

  研判内容既兼顾全面性,又突出针对性。
  对领导干部重点研判德才表现、调配意向。采取正向测评和反向调查方式,组织对干部德行表现进行专项考核。对测评中“一般”和“差”得票超过三分之一,或反向测评要素有3项以上得票超过三分之一,并经组织考察确认存在问题的,取消提拔资格或进行组织调整,涉及违纪违法的,移交纪检和司法部门进行查处。要求干部每年在网上实名晒实绩,接受群众评议。根据领导干部分工情况和个人在班子中的排名,分析界定干部个人在班子集体实绩中发挥的作用。充分考虑干部的个性特点、专业特长、工作需要以及合理诉求等,对干部调整配备意向进行动议。
  对领导班子重点研判发展绩效、优化方向。分类制定县区、开发区、市直部门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工作实绩考核指标。对县区、开发区领导班子重点考核统筹发展实绩,出台县区党政主要负责人实绩指数评估办法,设置经济质量、生态效益、民生改善等28项考核指标,加大对资源消耗、环境保护、安全生产等指标的考核权重。对机关部门重点考核“为民办实事”项目推进、民生工程建设等情况,实行“月考评、季通报、年兑现”制度。根据经济社会发展对领导班子、干部队伍建设的需要,及时对班子发展趋势、动态结构、后备力量进行分析,明确优化的方向和措施。

创新研判方法——
多渠道了解、全方位评价

  在掌握各方面信息资料的基础上,该市综合运用谈心谈话、征求意见、实绩分析等形式,对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进行多维研判评价。
  每年组织一次谈心谈话活动,市委组织部主要领导、分管副部长分别与县区党政领导班子成员和部分市直干部进行“一对一”谈心谈话,了解其对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的意见和建议,反馈领导班子及其成员民主测评情况和年度量化考核得分。对考核得分较低的帮助分析原因,对个人存在的不足和问题进行关爱提醒。
  在评价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中,广泛征求分管市领导、主管部门负责人、单位主要领导、主要服务对象单位负责人、部分群众代表的意见,注意增加分管市领导和单位主要领导在评价班子和领导干部中的权重。把掌握的情况与经济责任审计、个人有关事项报告、信访举报等信息相互印证,重点了解干部在资金使用、遵纪守法、选人用人、工程建设等方面的情况。
  分析实绩注重“三个结合”。一是坚持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将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年度考核得分制成表格、绘成柱状图,直观地反映各领导班子推动科学发展的成效,以及领导干部履行职责的实际绩效。对领导干部的实绩分析,既与同一领导班子的其他成员进行纵向比较,又在地区部门之间进行横向比较。将实绩得分与网上述职述廉报告、民主测评、民意调查等情况对照,把实绩分析数据与干部群众的切身感受和评价结合起来。二是坚持成效分析和背景分析相结合。综合考虑各县(区)工作基础、资源禀赋、发展阶段等客观条件,看主观努力程度和作用发挥。既注重单位和班子内部的评价,又注重听取上级业务部门和群众的评价,了解在全市的位次和群众口碑的变化情况。三是坚持显绩分析和潜绩分析相结合。把经济发展和债务状况、安全生产、节能减排、生态建设等方面情况进行对照分析,既看干部当前做了什么,又看给后任留下了什么。

用好研判结果——
让好干部有位、好班子有为

  集体综合分析。市委组织部召开部长办公会与联合考核组进行集体综合研判,逐个分析班子成员年龄、专业、经历、性格、气质等,既注重班子刚性结构需要,又注重柔性结构互补,综合征求的意见建议,结合平时掌握的情况,对领导班子现状进行分析评价,提出优化班子结构、加强班子建设以及改进工作的意见建议,对领导干部提出选拔任用、培养教育、管理监督、激励约束的意见建议。
  合理调配干部。实行研判前置原则,根据研判结果,适时提出干部调整配备预案。如,2013年在对县(区)领导班子综合研判中,分析出部分县(区)副书记、常务副县(区)长长期由一人担任,分管工作既面广量大又不利于提供更多岗位调动干部积极性,于是及时报请市委对副书记、常务进行分设,一次性调整充实了5名懂金融、善规划的优秀年轻干部,提升了整体效能。
  发挥“体检”功能。根据研判结果和动态情况,建立信息档案,动态反映领导班子运行情况,准确掌握领导干部年龄学历、专业特长、信访反映、德才素质、个性特点等。加强对干部日常监督管理,强化对干部实绩的动态“检测”,专门出台严肃查处工作实绩弄虚作假规定,对以虚假政绩骗取职务晋升的,撤销晋升的职务;对曾经被视为政绩突出,但实践证明是虚假政绩的,实行责任追溯;已经得到重用和提拔的,免去现职另行安排。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