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宾介绍: 环球旅行: 环球旅行创立于2013年3月,目前已是国内最大的旅行自媒体。微信端订阅量120多万,兴趣部落用户数30多万,喜马拉雅电台旅游频道第一,加上其他新闻客户端,环球旅行的总订阅量接近600万。 河南省副省长徐济超在“环球旅行”视察 以下为微互动51期讲座内容,请小伙伴们耐心阅读,另外感谢管理员冬荣、小米、晓彤、曹妍对文字转译和校对,幻听幻语工作室负责录制音频,点击下方语音可以听到本次讲座的语音版。 这次分享是田老师的处女秀,第一次在线上进行群分享,分享内容也和田老师本人一样实实在在,对于群友提出的问题也都一一回答,让我们共同见证一个草根自媒体的逆袭与转型之路。 ■■■ 讲座内容: Q1: 据我了解环球旅行公众号是在2013年3月份注册的,相对来说是比较早注册公众号的一批人,那时候你还在上大学,不知道当时是什么样的契机让你有了注册环球旅行这个账号的想法? A: 其实我2012年就开始做微博运营,主要帮明星做话题炒作。2013年听几个周围的朋友注册了微信公众账号,所以自己就注册了一个,然后通过微博进行推广,发现活跃度在70%左右,虽然当时并没有形成微信上的商业化,但是自己预感微信公众平台会火,所以通过对市场的判断和自己本身的兴趣,一下注册了十几个号,因为喜欢旅行,所以注册了其中的环球旅行账号。 ■■■ Q2: 第一批种子用户的积累对一个公众号的发展有很大的影响,当时作为学生的你在环球旅行注册后都做了哪些方面的努力让自己的账号积累了第一批种子用户? A: 2013年推广的主战场还在微博,然后是贴吧和论坛,第三方平台的互推也有很好的效果。当时微博大号1次推广可以涨3000-5000粉,通过互推的方式1个月做推广就能增加10万粉丝。但是那时的方法在现在并不适用,如今限制越来越高了,竞争也越来越激励了,所以还要根据市场的变化和本身的账号特点,制定合理的推广计划和目标。如果本身在前期就已经积累了一定数量的用户,那么对微信公众号的粉丝积累会有不小的帮助。 ■■■ Q3: 又形象又接地气,一直是公众号运营者的共同目标。然而形象与地气不易兼得,像“环球旅行”这样裹着高逼格外衣、专注通俗小功能的公众号,在业界算是另类运营高手。不知道当时你对环球旅行公号的定位是什么?运营了接近三年的时间了现在的定位有变化吗? A: 环球旅行是随着用户的改变而改变,每年都会对用户需求进行调查,随时调整我们的运营策略。比如2013年-2014年用户和用户之间的沟通变得重要了,于是就做了微社区,在里面大家可以分享旅行故事,再例如我们创建一个主题,晚上发到社群和大家一起讨论。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的定位更倾向于趣味性、实用性,例如多开发小游戏,虽然旅游听上去是文艺的,但是不能脱离用户,要给让用户关注你账号的好处,所以一些空泛的高大上我们是摒弃的。而2016年环球旅行的重点将放在为用户满足线下找驴友的需求上。 ■■■ Q4: 每期分享都少不了一个涨粉的问题,经历了种子用户的积累后,后期大量用户的涌入肯定是需要一些活动的支撑,据我了解,你们团队开发能力也是很强的。当时借助“围住神经猫”这个游戏就涨了好几万用户,除了这个活动,你们还有没有特别的涨粉技巧跟大家分享一下? A: 有六点涨粉技巧与大家分享: ■■■ 经常看环球旅行文章的小伙伴都能深切体会到他确实给我们带来了不一样的梦想,不一样的旅行,不一样的人生。每天都会推送很多有用的内容,能否为我们详细解读一下咱们账号的内容生产模式? A: 内容生产模式,我们做的也不是很好,我们编辑也会找原创作者、漫画团队,简单说下我们公司模式,我们公司账号还是比较多的,每个账号会配3-5名专业编辑,专业编辑再去找一个对外兼职作者投稿群,主要是通过这几种方式增加用户渠道。 ■■■ Q6: 环球旅行微社区(兴趣部落)的火爆程度一直都是很多公众号可望不可及的,你们微社区的运营是如何分工的,又是如何快速找到用户感兴趣的话题的呢? A: 我们是在15年做了微社区,运营了半年多,在涨粉上微社区帮助不大,但是对于提升用户活跃度以及提高用户粘性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你们现在可以看下“环球旅行”微社区,现在已经有40多万用户。我们当时也做了一些对比,在15年时候转化率还是挺不错的,大概能达到20%。现在出了很多替代产品,比如“微站”等,微社区运营方面我们当时也在学习其他社区的经验,比如“开心网”“人人网”“豆瓣社区”等。 ■■■ Q7: 听说你们的创始团队是一群从没出过国也没钱去旅行的90后农家子弟,9名刚出大学校门的“追风少年”,没啥专业知识,全靠“兄弟连”仗义相挺,据说你们除了环球旅行,还运营了50多个微信小号,能不能跟我们透露一下这些号的现状以及运营这些号的目的是什么? A: 现在正常运营有50多个账号,我们当时是按照垂直领域来做的,每个账号都有专人负责。当时我们有讨论过,是要做垂直类账号还是心灵鸡汤类账号,考虑到商业化的一些东西,就把国内所有的垂直行业在每个领域都做了一个账号。现在这50个账号粉丝都在30W到50W之间。我看群里很多都是做垂直类账号的,你们可以坚持下去,垂直类账号在2016的话商业化变现这块应该是非常好的。 ■■■ Q8: 年前就打算请田总来微互动做群分享,那时候你正忙着融资的事情,得知你们团队从筹备融资到500万融资到位仅用了一个月时间,真是可喜可贺。你觉得你们团队最能打动投资人的是什么? A: 融资的事,当时也是忙了很久。毕竟第一次接触融资,也算是新手,也和大家一样,准备PPT准备路演,想了各种投资人会刁难的问题。但你真正去面对一些懂互联网的投资人,基本上对你的商业计划书是不感兴趣的。因为你毕竟在做天使轮这块,产品都还没有。 ■■■ Q9: 方便透露一下公司目前最主要的收入来源有哪些吗,拿到了这笔融资打算做些什么,听说你们正在筹划做一个旅行行业的“滴滴”,我个人也是一个旅行爱好者,非常期待有这么一款产品能够快速安全的解决旅行中遇到的问题。 A: 我们这笔融资,主要是为了在三月份上线一款旅游社交平台【遇见旅行】。拿到这笔钱,考虑到接下来会很烧钱,谨慎接受投资结果,计划使用,可能会在年末花完。收入问题没有什么忌惮的,公众号的收入多是靠商业广告和品牌植入,像我们现在上线的表情也在和其他一些公司合作,表情品牌授权也是收入的一部分。另外我们现在也有主要产品,比如鞋子、背包、衣服,今年继续尝试做微电商。 ■■■ Q10: 今天讲座主题是2016草根自媒体的转型之路探索,不知道2016年田总都准备了哪些大招? A: 最后总结下我们自己在转型路上的一些尝试: ■■■ 温馨提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