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干货| 如何拍好梅花和梅花人像?

 qtcxm 2017-03-16

1、拍摄梅花常用器材: 广角、中焦、长焦、微距。另有快门线、反光板、喷水壶、偏振镜、特殊滤镜、补充光源(内闪、外闪、各种颜色光的电筒等)。尽量用三脚架、快门线操作,提高照片的质量。

拍摄梅花最合适的是短微距镜头。50微或百微,可以拍摄单朵、单簇梅花,又可以适当带上一些梅枝,保留梅花苍劲的感觉,还可以离开几步拍整棵的梅树。近距离用微距拍摄梅花,用手动对焦,光圈适当小,保证一朵花的清晰度,避免主体部分虚焦。对焦框看到主体最清晰时,迅速按下快门。

2、拍摄梅花相机模式: A档或者M档。控制景深。虚实有度。点测光,自动或手动白平衡。

3、光线与时机:自然美、人文美、光线美,光影为本。顺光,侧光,侧逆光,逆光,都可以。常用侧光。逆光时启用反光板或闪光灯。赶早晚不赶中午。参考反差和对比度,实施曝光补偿。天气选择,除了晴天,雪、雨、风、雾更适合。

4、 机位、构图与背景:梅花不离枝,花和枝一起拍。使用梅花的树干树枝来构图。在取景构图时,不要只对着梅花拍摄,这样会显得太直白。要注意周围环境,比如梅树枝干的线条,地面水面飘落的花瓣,雨后黝黑的老梅树弯曲的线条等等,对美化画面会起到很大的作用。枝条宁曲勿直。极简构图、斜线构图、框式构图、散点构图、错位构图、斜线构图以及黄金分割构图。背景要因地制宜,充分运用环境,可仰拍以蔚蓝的天空作背景,俯拍以绿色草地、林间小路、水光倒影作背景,可用树木的暗影,也可以使用一片虚幻的梅花。至于前景,则可以用近处梅花虚化而成的自然色块,盘曲劲健的枝干作为前景也别有一种情调。与建筑的结合,增加梅花作品的意境。如青砖红墙、仿古窗框窗棂等。好的窗子就是一个好的画框,移步换景观察、多角度拍摄。借鉴国画绘图中的'留白',赏梅贵稀不贵密,贵老不贵嫩,贵廋不贵肥,贵含不贵开,谓之“梅韵四贵”。 借鉴书画中的“留白”。利用古建筑的屋檐作为陪体。虚化的老宅轮廓,红墙黄瓦,虚化的亭子作为陪体。智者乐水,还可用水面作为梅花的陪体,加入倒影。

5、 梅花环境中的人特别是赏花人:游人赏花拍花时的喜悦笑容、花丛中的甜蜜情侣、幸福家庭、悠闲的老人与玩耍的孩子等,都可抓拍,注意与梅花环境的结合与构图。特写提示:周末游人众多,一定要注意尽量避免画面中影响你拍摄意图的意外及因素。

6、 花间动物:注意抓拍花间的蜜蜂、蝴蝶、小鸟等,增加梅花作品的趣味和灵动。

7、如何在梅花树下给妹纸拍照才好看?

拍侧脸,回眸照,闭眼照,遮脸照,嘟嘴卖萌照,看远处,打油纸伞。

8、后期创作:(1)处理成国画、水墨、油画、水粉、素描等效果;(2)根据需要处理成特殊色调;(3)模仿国画,用特殊画框如条幅、长卷、折扇、圆扇等;(4)拼图组合展示

9、照片中的色彩美学:拍摄梅花多采用冷色调来表达,当然还有采用暖色调,拍摄夕阳下的梅花。

可以用消色(黑、白、灰)来和谐画面。红、粉、黄、白、绿色梅花,还原梅花本色,白平衡正确,纯色背景,水墨意境。

色彩平衡:一张照片往往有不同的色彩,每种色彩给人以轻柔和厚重、热烈和冷静、活泼和稳重、激昂和颓废等不同感觉,如果在照片中色彩分布不合理,很容易给人造成失衡的感觉,而平衡是人类一种本能的生理需求。在画面的色彩构成中,为了使不同的色彩搭配达到平衡,应注意通过调整拍摄角度,改变色彩的位置或调整色块区域大小来获取视觉平衡。为了尽可能地突出主题,应尽可能使画面背景中出现的色彩统一。

色彩和谐:张照片的色彩是否和谐,决定着照片的色彩美感。色彩的和谐不是简单的统一,而是通过不同色彩间的对比与调和产生的,对比与调和是一对相互依存的对立统一体。为此?我们可以从水彩画家如何用色彩绘画中汲取灵感。例如互补色,自印象派之后的水彩画中广泛应用了互补色的概念,互补色之间的相互影响,在颜色感觉中拥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两个互补色并列在一起,能产生强度不一的对比效果,这种对比效果有助于照片的画面更加精彩活泼。在摄影中,合理地利用互补色分别作为照片的主次色调,以及局部区域色彩搭配原则,既能增加画面的视觉强度,使画面更加生动有趣,又能使整个照片的色彩更加协调。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