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管理|为什么倒闭的培训机构越来越多?原因惊人!

 清泉禅师 2017-03-16

    小编今天给大家扒一扒培训机构发展过程中的5个瓶颈:

  破解短命培训机构的5大瓶颈

  瓶颈1:老员工通通流失

  前段时间有个校长,他在保定开了一家培训机构,至今有十个年头,口碑一直不错,但最近生源下滑得厉害,据他说已经到了没有利润的地步。到他机构里观察一番,你就会发现问题所在:

  1、刚开业时的得力员工现在已所剩无几,尤其是教师,已经走得一个也不剩。

  2、课程的设定与刚开业时已经完全两样。

  分析:

  1、培训机构经营到一定时间,会有许多积累和沉淀,这部分沉淀就是企业文化,企业文化能让整个培训机构长期延续发展下去,但这个培训机构经营了十年却丝毫没有自己的沉淀和积累。流失了老员工就相当于失去了培训机构的根。

  2、特色课程和招牌科目没有得到继承,刚开业时生源好靠的就是当时的特色课程,现在能为培训机构带来生源的那部分特色课程却已随着老员工流失。

  结论:

  这样的培训机构属于“没得救”型。培训机构要想长期经营,必须要培养一帮忠诚的老员工,老员工是创造企业文化的人,他们能把整个培训机构的传统继承发扬。而特色课程、招牌科目更是一个培训机构的魂,没有了自己的特色和招牌很难继续经营下去。

  瓶颈2:撇开机构特色谈文化

  很多培训机构是从单科起家的,像新东方、高思这些大机构也是从单科起家,但是单科起家的机构也面临着各种危险。

  例如:某位校长刚开始开的是类似“某某英语”、“某某作文”之类的单科特色机构,主打单科课程,当做到八家培训机构的时候想转型,因为他觉得这种单科培训机构的科目余地很小,再怎么变也还是主打的单科,没想到转型后的培训机构生意格外冷清。

  听完这位校长说完转型的过程,他的问题就很明显了:

  1、这位校长觉得自己有多年的培训机构经验,又是教师出身,科目设置肯定轻车熟路,转型的第一件事竟然放在设计培训机构文化上。

  2、他把培训机构装修得文化气息非常浓郁,并且对以后的五年、十年都做好长远的培训机构文化打算,但唯独忽略了产品,他把主打产品定在“全科发展”上,这全科目其实并不吸引家长,难怪机构冷清。

  分析:

  1、装修风格并不等于培训机构文化,培训机构文化的核心是人,其外在表现首先是过硬的产品。不管是单科培训机构还是综合科培训机构,只要有过硬的教学产品和稳固的团队,经过积累、沉淀都会形成自己的文化。

  2、把产品定在“综合类”上,科目太多战线太长,其实并未达到转型的目的。这样一来,培训机构文化没形成,产品不吸引人,对于家长也就不具备任何的吸引力了。

  结论:

  教学科目多,泛,不过硬的时候谈文化相当于空中楼阁。

  瓶颈3:课程定价偏差大

  还有很多教育机构的校长因为不懂课程定价,导致开培训机构失败。

  例如:有一位校长,他的培训机构开在天津,一切搞定后就要试营业了,他开始给课程定价,当时觉得旁边的培训机构里课程定价都不低,自己培训机构质量也不差,所以就跟着其他培训机构一样定价,但运营做到一个月的时候就出现了问题,90%的家长都嫌课程价高,几乎到了没有生源的程度,最后不得不停业整修。

  分析:

  在给课程定价时最需要考虑的是课程的附加值,你想给课程定高价首先要考虑你能给多少附加值。

  瓶颈4:人才荒,人员留不住

  还有校长抱怨培训机构开不下去了,人才难找,教师刚培训成熟就要辞职,没有人干活。其实不止一个开培训机构的朋友意识到这个问题。

  分析:

  其实在哪里都是干,辞职的人也不想频繁跳槽,只要你能给他个希望,他就不会轻易走,这个希望就是职业生涯规划。很多培训机构的校长们一听到这个词,他们的第一反应就是觉得这是个大事,做不来。其实,这件事做起来并不复杂。

  经验:

  制定职业生涯规划时目标不要太大,针对每个人的长处,这样更容易实现。

  瓶颈5:培训机构定位随意换

  苏州有家培训机构开了十年,最火爆时开了五家分校,但如今只剩一家,原因是他在经营过程中更改了培训机构的定位。

  分析:

  培训机构的定位、发展方向是开培训机构前就策划好的,经营过程中一直发展不错的就不要轻易改变,更不能凭校长的突发奇想随便改变。

  这家培训机构最初定位是大众路线,课程价格便宜,前几年人气火爆,不久就发展了分校,校长打算把培训机构做成更全面的教育集团,于是开始加入全科培训等,产品定位提升了、课程价格变高了,老客户也流失殆尽。于是很快分校就纷纷倒闭了。

  经验:

  判断培训机构需不需要更改最初定位,要从培训机构近几年的盈利报表来看,重点看培训机构的赢利点(除去课程成本后的净利润率),一般中小型培训机构的赢利点为10—30%,赢利点上下波动控制在2%,课程毛利上下波动两个点都属于正常范围。

  若要更改培训机构定位,则需要从培训机构周围环境、人均消费水平等重新调查,所投入的精力无异于开一家新机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