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暇时翻一翻《本草纲目》,轻声念出中药的名字,未尝不让人心生愉悦。紫苏、青黛、沉香、半夏、剪秋、忍冬、旋覆……这些药材不仅含着清苦的药香,更有着令人倾心的药材名,有时候只是简单的几个字,便让人觉着有故事,婉转而动听。它们不仅在古朴的药柜里静静沉睡,也在古今的诗书中悄悄流传…… 三毛曾说 看着那一墙的小抽屉一开又一开 变出来的全是不同的草根树皮 连带加上一个个又美又诗意的名字 她换了念头 觉得在中药房深深的店堂里守著静静的岁月 磨着药材过一生也是一种不坏的生涯
古代医家每有文彩 文士多通医道 亦舞文弄墨 偏爱将深深的话浅浅地说 药名之下的诗意与故事从来讲究 墨痕诗文深处 那阵酝酿着时光流转的药材香气 最是缠绵动人 许多中药的名字都很美,大概这也是为什么如此多文人骚客的书信和诗词里,它们总会被一再书写,墨痕诗文深处,皆是幽幽药香。 古时有一对夫妇,两地分居。某日,妻子思念丈夫,便寄信一封,询问何时归。这封信每一句话都嵌入一味药名,抒发了妻子心中的哀怨和思念,情真意切。其文如下: “槟榔一去,已过半夏,岂不当归耶?谁使君子,效寄生缠绕它枝,令故园芍药花无主矣!妾仰视天南星,下视忍冬藤,盼不见白芷书,茹不尽黄连苦,古诗云:豆寇不消心头恨,丁香空结雨中愁。奈何!奈何!” 丈夫看后,挥笔答道:“红娘子一别,桂枝香已凋谢矣!几思菊花茂盛,欲归紫苑。奈常山路远,滑石难行,姑待苁蓉耳。卿勿使急性子,骂我曰苍耳子,明红花开时,吾与马勃,杜仲结伴还乡。至时金银相赠也。” 回信也是药名的联句,将思念,艰辛,归期和允诺跃然纸上,读罢趣味无穷。 《静夜思》 云母屏开,珍珠帘闭,防风吹散沉香。离情抑郁,金缕织流黄。柏影桂枝相映,从容起、弄水银塘。连翘首,掠过半夏,凉透薄荷裳。 一钩藤上月,寻常山夜,梦宿沙场。早已轻粉黛,独活空房。欲续断弦未得,乌头白、最苦参商。当归也,茱萸熟地,菊老伴花黄。 辛弃疾的《静夜思》里也提到了24味中药。云母、珍珠、防风、沉香、郁金、黄柏、桂枝、苁蓉、水银、连翘、半夏、薄荷、勾藤、常山、轻粉、粉黛、独活、续断、乌头、苦参、当归、茱萸、熟地、菊花24味清苦的中药名,却把一个在战乱年代的夜阑更深之时独守空房深闺的妇女描绘得淋漓致尽。 《回乡偶书》 少小离家老大回, 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 笑问客从何处来。 年少时滚瓜烂熟贺知章的《回乡偶书》,你可知道每一句都是一味中药名? 河北台属刘氏与丈夫刘清玉均善诗文,兼通中医药。刘清玉解放前独自去台湾,直至九十年代初,刘氏接到丈夫从台湾寄来的嵌有中药名称的四首绝句,诗句饱含乡思离情,感人至深。 游子当归意兴飞,黄连含苦知音微。 乌梅海角岁寒晚,桑叶彩孤月照扉。 菊花花开幽怨多,何来朱砂采倾佛。 九州多少女贞子,仰看牵牛思渡河。 独活脑风闽江东,夕阳半夏两鬓蓬。 壮小叶落郁金尽,斑白头翁悲道穷。 续断银河未了情,胖大海远烟霜亲。 钩藤钩起思乡梦,漫步常山竟迷津。 刘氏接诗百感交集,依韵也用中药名作诗回复: 天南星隐暮云飞,烟雨园林花白薇。 不扫蛾眉意花粉,亭前紫苑掩寒扉。 黄芩枝头噪鸟多,葳蕤未守笑侬倾。 迎春花放翠堤晓,不见牵牛来渡河。 金银花映画倚东,霜桑叶飘鬓疏蓬。 人间要数黄柏苦,不敷胭脂不怨穷。 血竭泪干忆君情,丁香馥郁思远亲。 可怜厚朴深情意,南烛光摇怕问津。 …… “一钱半夏,一钱蒹葭。可解得我三分相思五分梦里繁华?” “灯影钟声里,花落尘满衣。何似记得,磨碎的芍药,红衣人以老。” 还有古风中药几味?解得开风月情与灰?解得开,故事里的孔雀南飞,五里徘徊? 万物生长,花开花谢,时间和自然无影无形的力量与人们几千年来的智慧,也赋予了这些草木生命的温度。
有没有哪一味中药的名字,你最钟情? 有没有哪一个中药名的故事,让你动心? 中药那么美,我却方知晓。古风中药词,流传有几许? 来源|网络 编辑|陈康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