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清华生的父亲如何帮助孩子高考冲刺,这三点最难能可贵

 昵称38032668 2017-03-17

一位高中优秀班主任告诉我们,她带的2012届一个班有一位最后考入清华大学的优秀学生,他的父亲在高考冲刺阶段,并没有督促她争分夺秒学习,也没有时刻加油打气,而是做了一个用心且实用的小工作,就让女儿十分获并最终不负众望考入清华。

他只是将女儿的所有考试、作业中的错题剪下来,附上每一个道题的答案,按各科顺序整理成一本错题集,送给女儿。 那么这件小事真的会对考生有这么大的助力吗?我们觉得这个行为体现出的以下三点,区别于一般家长,对高考有最大的助力。

高三考生的时间,本来就被学校的复习安排排满了。考生们完成作业已经很不容易,根本没有时间对症下药,把握自己没掌握好的知识,“ 我知道问题在哪里,可是根本没有时间去解决 ”,无法有质的提升。部分考生甚至根本不知道自己的问题在哪里,只能盲目的跟着老师复习,面对不懂的问题,“老师都讲完了,算了吧”,仍旧没有解决。

而本来就被排满的高三生活,再加上课外的学习、包括补课、看参考书,都是会挤占考生学习时间、打乱学校复习安排的正常节奏。很多考生晚上补完课,根本没有时间完成作业。如果要完成作业,只能熬夜学习,导致第二天精力不济,学习效率低下,跟不上老师的节奏。跟不上,只能去补课,于是就陷入恶性循环。

可是这位清华生家长的父亲,并没有占用考生已经被排满的时间,而是 主动帮孩子节省了时间。 他帮助孩子整理错题,让孩子不用亲自整理,而且帮助孩子找到了没有解决的问题,让孩子的复习更有方向,这肯定比盲目的课外补习更有效果。

很多家庭中,男主外女主内,孩子的学习也主要是母亲在管。我们团队组织的“高三家长课堂”已经开了17期,有8、9期保持着全女性阵容,父亲只有第一次来听课时陪着母亲一起来,之后再没来过。

母亲主管、父亲少管甚至基本不管的情况,对考生学习不见得是好事。就像做馒头,需要面粉和水,面粉用得再多,没有水,照样做不成形。

管教的话来自母亲单方面,必然次数过多,“话说三遍淡如水”,效果慢慢就不好,甚至导致孩子厌烦,跟母亲对着干,产生反效果。第二,孩子感受不到来自父亲对自己学业的支持,就缺失了一部分情感支持,而这些情感支持是母亲无法弥补的。缺失的情感会让孩子心态出现问题,影响高考发挥。

我们的一位来访者,高三,她的母亲有一点非常厉害: 和各科老师时刻保持联系。 她与班主任每天至少联系一次,和任课老师每周至少联系一次,所以考生在学校发生了什么、上课状态怎样、晚自习怎样、每次大小考试成绩她都了如指掌。这位考生对此非常厌恶,在家里一谈成绩就发火,甚至故意考零分来气自己母亲。

而这位清华生的父亲,主动通过自己的行为,表明了对孩子的支持。孩子能感受到,爸爸真的对我的学习很关心,而且会给我提供实实在在的帮助,让孩子大受感动。父亲传递的爱成为高考的助推器。

这位清华生父亲为制作考生的错题集,是从考生近500套试卷中,将做错的题一道道找到、裁剪下来,粘在一个本子上,并附上每道题的正确答案(许多答案为手工誊写)。这是最能让孩子认真学习的方法。

为什么很多家长越督促孩子学习,孩子越不想学习呢?为什么越不让孩子玩游戏,玩游戏越是屡禁不止呢?现在孩子真难带啊,太不听话了。

孩子们经常说的一句话就是答案:你老要我读书,你自己读了几本?

如果家长自己不上进,而要求孩子要努力,我不评价这好不好,因为自家有自家的教育方式,但是我认为,至少督促效果要大打折扣。

而这位清华生父亲,对孩子错题的整理非常用心、细致,他严谨的态度会让考生产生“原来我爸这么棒,那我也要好好学”的想法。他不需要告诉孩子要上进,孩子就会主动努力;不需要告诉孩子要细心,孩子就会自觉保持谨慎;不需要告诉孩子你要对得起爸爸妈妈的付出,孩子就会自然地怀有感恩之心,用实际行动来回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