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学点中医,增长见识还能养生! 我们常常听说“发汗解表、清热泻火、消食健胃、补血益气”这些说法,这里边的“汗、清、消、补”到底是什么意思呢?其实,这些是中医治病体系——“医门八法”的“八法”。 那么,何谓“医门八法”呢? 顾名思义,“医门八法”就是中医治病的八大方法、体系。我们知道,中医虽然尚未形成像西医那么严谨缜密的系统,但每位名医、每种流派实际上都有一套治病的体系,这些体系虽然不同,但原理上却是共通的。清代名医程钟龄在详细考究中医治病体系之后,从高层次治疗大法的角度出发,归纳总结出一套理论: 论病之源,以内伤外感四字括之; 论病之情,以寒热表里虚实阴阳八字统之; 论治病之法,以汗和下消吐清温补八法尽之。 这就是“医门八法”。 医门八法之 汗法 汗法,顾名思义,就是“用出汗的方法治病”。简单说就是利用各种发汗药物(如麻黄汤)的机能,使病者可以适度出汗以达到治疗目的的方法。至于为什么发汗药物能使人发汗、发汗过程中的治病的生理机制是什么,中医并不了解,不过几千年的中医临床经验的积累,使得中医对“汗法”的具体运用以及发汗药物的使用已经有非常深刻的见解。 “汗法”最早由《黄帝内经》提出,《黄帝内经》说:“其有邪者,渍形以为汗,其在皮者,汗而发之”、“今风寒之客于人也,使人毫毛毕直,皮肤闭而为热,当是之时,可汗而发也”。 我国医书经典《黄帝内经》 《黄帝内经》初步指出了“汗法”适用的范围: 1,疾病发生是由于“感染”,即“其有邪者”; 2,病程在“感染初期”,即“其在皮者”,只在“表皮”,还未入里; 3,症状表现为“发热、恶寒”,即“毫毛毕直,闭而为热”。 在日常生活中,符合这几点的,当属“感冒”最为常见,既然“汗法”可以治感冒,那么感冒的时候捂被子喝热水多出汗,也就不是无稽之谈了。 临床上,“汗法”主要有以下四大应用: 退热 《伤寒论》:“脉浮者,病在表,可发汗。” “汗法”最常用的,就是用来“解表”。感冒时,有些懂得中医的人会告诉我们:“喝个解表剂就好了。”那到底什么是“解表”呢?用感冒来说吧,我们都知道,感冒是由于感染病毒或细菌引起的,在感染的初期,身体自身的免疫系统会与病原作斗争,这就导致了“发热”、“恶寒”,由于是感染不久,所以对身体内重要器官的影响并不大,属于“轻、浅”的阶段。既然这一阶段是身体抵抗力与病原的斗争,那么促进机体兴奋,增强代谢,旺盛血循环,自然是让身体更快打败疾病的好方法了。 而“汗法”所用的发汗药物,从临床效能上看,都有兴奋中枢、旺盛肌表血行的作用,以帮助身体战胜病原,起促进作用。因此需要说明的一点是,一般而言,中医会先帮助机体与疾病的战斗,再考虑采用抑制性的药物治疗,这也就是张仲景“表未解不可攻里”的治疗法则。 镇痛 “汗法”名方——麻黄汤 临床上“汗法”也可以用来镇痛,不过这些“痛”,主要是头、身、关节等疼痛,对于内部脏器引起的疼痛,用“汗法”治疗效果并不明显。表证之所以有身痛的原因,中医的认识为“寒束肌毛”、“邪在皮毛”、“阳气怫郁不得越”。结合现代病理生理知识,很可能是在热性病(如感冒)发作过程中,身体与病原抗争的过程中,一方面是代谢废物过多,一方面是病原对肌体的作用导致,那么采用发汗药物,促进人体流汗,增强代谢,显然可以有效排除体内毒素和代谢废物,对缓解表证带来的疼痛来说,有非常好的效果也不为奇了。 消水肿 《金匮要略》:“饮水流行,归于四肢,当汗出而不汗出,身体疼重谓之溢饮。” 汗法之所以能消除表证水肿,主要原因可能有以下三点: 1,汗法的应用可以兴奋中枢,刺激汗腺分泌之增加,因此组织中之积储水分可因汗液之增多而排出体外; 2,汗法有兴奋心脏的作用,由于心脏作用加强,血压升高,可以因此而使肾脏排尿功能增加。 3,表证既属一切热性病之初期,因此其水肿原因,亦可能是病原毒素作用影响肾功能障碍之结果,汗法解表之后,肾功能获得恢复,水肿自然也就消解了。 不过引起水肿的原因有很多,中医亦有很多区分,如“风水”、“皮水”、“正水”、“石水”等,因此,汗法只是消水肿方法之一,并不是对所有水肿都有效果。 消炎 中医并无“炎症”一词,按照现代医学,炎症的发生绝大多数是由于细菌感染,而西医消炎,主要是杀菌或者抑制细菌生长。那既不能杀菌又不能抑制细菌生长的发汗药物怎么能用于消炎呢?其原理与之前所讲无异,“汗法”通过振奋中枢,旺盛血液循环,增强代谢以加强身体抵抗力,达到消除病菌进而消炎的目的。 当然,汗法的作用还远不止这些。汗法的运用是极其灵活而广泛的。不过汗法的运用虽然如此广泛与灵活,但总的原则却只有一个,即任何疾病必需在表证的基础上始得运用汗法。换句话也就是汗法适用于一切疾病的表证,如麻疹、痘疮的前期,痢疾初起期,诸如一切急性感染之初期而有发热、恶寒、头痛、身痛等全身症状时,皆可以为汗法之适应症。 解表就是汗法的基本作用。 “医门八法”之“和法” 丨往丨期丨精丨彩丨 干货丨2016中医药年记 医案丨邓铁涛亲传弟子吴伟康教授治疗头晕两年医案一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