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73岁仍在创新,不想被“拍在沙滩上”

 南山友 2017-03-17

晨报记者 叶子申

人物名片

田树苌 字楚才,别署硕昌,室称四宁轩。1944年12月出生于山西祁县。现为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书法院研究员,中国书协培训中心教授,中华诗词学会会员,中国人民大学书法特聘指导教授,一级美术师。

曾任中国书法家协会第三届、第四届理事,全国中青年书法篆刻展览评委,山西省书协常务副主席兼秘书长等。

2000年12月在中国美术馆举办“田树苌书法展”。近年个人书画展先后在太原、衡阳、深圳、东莞、湛江与台湾高雄举办。出版有《田树苌书法集》《田树苌书画集》《田树苌草书岳阳楼记》等。

73岁仍在创新,不想被“拍在沙滩上”

田树苌作品。

当代知名书法家田树苌站在厦门日报书画院新布置的书桌前开始写字。

不久前,他做客厦门日报书画院,并受聘成为厦门日报书画院艺术委员会理事。当天,他兴致不错,为《深田雅集》杂志题写了刊头,还为厦门会晤题写了“祝福”。

只见他泼墨挥毫,很快,“金砖厦门”“深田雅集”两幅苍劲有力的书法作品便宣告完成。田树苌看了几眼,感觉满意后,很快把笔一放,和我们谈起了他与书法的“那些事儿”。

73岁仍在创新,不想被“拍在沙滩上”

田树苌为厦门日报书画院题词。

73岁仍在创新,不想被“拍在沙滩上”

田树苌说,他是山西人,爷爷在扬州做盐商,父亲是中医院院长,家有不少藏书,包括《三希堂法帖》等。“我从小就对书法、绘画很感兴趣。”田树苌说,12岁时,他就拿过山西省少儿美术一等奖。至初中,他开始练字。那时,父亲就拿出《郑文公碑》《祁寯藻行楷》两本书帖给他临。他便在记账的麻纸上照猫画虎临帖,自此走上书法道路。

1960年,田树苌进入山西艺术学院美术系,学习绘画兼书法。那时,他从颜体开始写,就着《颜勤礼碑》下功夫,连续两三年,每天都写,每个字都要写上几十遍。后来,他开始写隶书,临习《曹全碑》《华山碑》。到了上世纪70年代,便开始写北碑、行书。

田树苌的书法强项,一是傅山行草,二是北碑。他的楷书和行楷,豪放、苍茫、开张、雄浑,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他的行草书,行书结体与草书的笔法、章法糅为一体,比较繁复的结体在不断的连带、牵引中产生连绵、跌宕的动感,令人赞叹。

“从习书开始,我就没有将自己禁锢在某一体中,而是融铸百家,逮到哪个好的就学哪个。”田树苌说,每个作品,都是一个形式、一个画面,那么,掌握的书体、手段越多,作品形式就越多样和丰富。

同样,在书法创作中,他也主动践行形式探索,从早年对帖学书法的研习,继而对篆隶、碑版、造像、墓志的浸润,再到对杨维桢、徐渭、傅山的钟情,可以说,田树苌的书风既包孕传统,又有极鲜明的个性。

对于未来,已经73周岁的田树苌还有很多计划,近些年还在办个展,近期还计划出综合作品集和文字集。他说,他不想被年轻人“拍在沙滩上”。

深度分享

■《郑文公碑》像初恋情人

记者:能否介绍下习书经历?

田树苌:我从小生活在书香世家,平时对书法绘画也颇感兴趣。真正开始练字是在上初中时。但那时我生活在小县城里,笔、墨、纸都有,却没有人指导。后来我到太原读山西艺术学院,才开始系统地学习书画。

习书期间,我也走过一些弯路,比如我初学时,父亲在一次赶集时买了一本清人写的帖,我拿来练习,后来回头看,沾上了一些“俗气”。我接触到的第一个名碑帖是《郑文公碑》,那是小时候我的家藏字帖。我在写了两三年唐楷后,又重新找出《郑文公碑》来写,觉得非常上手,兴味无穷,此后我对北碑热情不减,前几年还找出《郑文公碑》认真地通临一遍,它像初恋情人一般,令我喜爱至今。

记者:习书多年,您有哪些心得?

田树苌:我觉得,写书法一定要勤奋,下苦功钻研,同时也要学会融会贯通。从习书开始,我就没有将自己禁锢在某一体中,而是融铸百家,逮到哪个好的就学哪个,现在比较喜欢和擅长行草和北碑。

■媒体办书画院是好事

记者:这是您第几次来厦门?觉得厦门有什么变化?

田树苌:已经是第三次来厦门了。1978年第一次来,当时我是剧团的美术设计,要编一部关于郑成功的剧,福州、厦门、泉州都走了。接着就是1997年中国书协组织的活动。时隔二十年,厦门的变化巨大,在全国甚至国际上都有很重要的位置。

这些年,国家十分重视书法教育,学书法的青少年和成人越来越多,形势特别好,厦门也应该抓住这个有利时机,发展这一能代表中国的国粹艺术。

记者:您对厦门日报书画院的成立和发展有什么寄语?

田树苌:媒体成立书画院是非常好的一件事。我希望厦门日报书画院能够在教育、科研和创作上三管齐下,多出作品和作品集,并多邀请名家来办展、开讲座,提升知名度。媒体处于前沿地位,书画院更应该在业界起到引领的作用。

■古稀之年仍在继续创作

记者:近期您在书法研究上有什么计划?

田树苌:今年我73周岁了,许多和我同龄的书法家已经渐渐退出书法舞台,但我一直没有停下脚步,近些年也在办个展。近期我要出一本综合作品集,这些年积累了不少作品,包括我自己创作的对联和诗词;另外还打算出一个文字集,将曾经给别人写的序和艺术评论做个集纳,有二三十万字呢。

我还在继续创作,也尝试一些变化,现在看到古代大师的好作品,我即便使出吃奶的劲儿,感觉也还是到不了那样的高度,所以要一直往前走,不想被年轻人“拍在沙滩上”。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