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山是我国传统书法艺术的宝库,历代著名书法家和文化名人几乎都在泰山留下了题刻。作为我国历史上知名的大书法家,但是王羲之在泰山却没有留下墨宝,相信大家都会对此产生疑问,传说这里还有一个故事。 有一次,王羲之和一个朋友来泰山游玩,他见泰山山清水秀,雄伟壮丽,果然名不虚传。就对他的朋友说:“泰山的风景确实很美,就像我的字一样,全国闻名!”恰巧他们来到山腰处,看到两个老太太隔着一堵墙,一个擀饼,一个烙饼。这边的老太太擀好一个,用擀饼轴挑起来甩过墙去,“啪嗒”一声,恰好落到盖垫上。 王羲之和他的朋友就来回地看,等一大块面都擀好了,烙完了,没出一点差错,盖垫上的那一摞饼,摞得整整齐齐。王羲之觉得很奇怪,就问:“老人家,你们的饼为什么扔的那么巧妙?”一个老太太说:“这有什么,不过是王羲之的字——熟能生巧而已!”王羲之闻听,知道自己说了大话。从此,他更加虚心用工,潜心研习书法。每次来游泰山,都从不动笔写字。现在传说王羲之在泰山的几处题刻,也都没有署上名字。 梁武帝和唐太宗对王羲之书法的精湛造诣和妙趣天成曾先后给予高度评价,梁武帝称之为“龙跃天门,虎卧凤阙”,唐太宗称之为“飘若浮云,矫若惊龙”。通过这个故事我们可以得知,王羲之被尊称为“书圣”,不仅仅是因为书法功底炉火纯青,更是因为其谦虚好学的品德和对待书法专注认真的态度。 王羲之生性恬淡,受魏晋玄学的影响很深,对仕途不很在意,而是流连山水,热衷于佛、道、音乐、书画。王羲之的书法可谓是“挥毫前无古人”,而人品和对待文学艺术的态度更是“后无来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