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竹久梦二的女人

 高山仙人掌 2017-03-17









你是什么人便会遇上什么人

你是什么人便会选择什么人

总是挂在嘴上的人生,就是你的人生

人总是很容易被自己说出的话所催眠

我多怕你总是挂在嘴上的许多抱怨

将会成为你所有的人

—— 竹久梦二


The Rain 久石譲 - Joe Hisaishi Meets Kitano Films

 

“画家栗原信说,无论是作为明治到大正初期的风俗画家,还是作为情调画家,梦二都担当起‘卓越’二字。他的画不仅感染了少女和青少年,乃至那些上了年纪的男人……我少年时代的理想,总是同梦二联系在一起。”


--川端康成



 竹久梦二 (1884-1934)

 Takehisa Yumeji

1884年生于日本的冈山县,本名竹久茂次郎。20世纪初日本著名画家,诗人,装帧设计家。以“梦二式”美人风靡大正浪漫时代,引领了日本小文艺思潮,比中国早了100年。梦二生来敏感,易碎,善妒的个性,创造出他独有的在虚幻,无常中抒情的艺术美学。


丰子恺与竹久梦二

△ 左为丰子恺为《春雨》画的封面图,右为梦二插画《呵护》。



  △  左为丰子恺漫画《爸爸回来了》,右为梦二漫画《接爸爸》


两幅画并在一起看,有种艺术家之间的对话感。

19世纪到20世纪的上半叶,日本很多画家都受到了西方画派的影响。竹久梦二便是深受西方画派影响。生活在那个时代里的日本画家,都有一种很奇怪的现象,这些画家或者作者在受到西方的影响之后,反而日本味道更加浓郁了,似乎在开眼世界的道路上找到了属于自己的一块空间,这块空间又恰好使得本土和岛外的世界充分融洽,这一路的截取,日本地域本身的趣味,越发深重。恰好,竹久梦二就是这样一个时期里面艺术家代表之一。

1921年,丰子恺怀揣着画家梦到日本东京学艺,本来走的是西洋画的路子,直到他看到竹久梦二的书。他后来在《绘画与文学》中这样回忆:

 

“回想过去的所见的绘画,给我印象最深而使我不能忘怀的,是一种小小的毛笔画。记得二十余岁时,我在东京的旧书摊上碰到一册《梦二画集·春之卷》......我看见页的主位里画着一辆人力车的一部分和一个人力车夫的背部,车中坐着一女子,身上穿着贵妇人的服装,肩上架着一把当时日本流行的贵重的障日伞,手里拿着包装潢精美的物品。虽然各部都只寥寥数笔,但笔笔都能强明地表现出她是一个已嫁的贵族少妇……她大约是从邸宅坐人力车到三越吴服店里去购了化妆品回来,正向站在路旁的另一个妇人点头招呼。这妇人蓬首垢面,背上负着一个光头的婴防孩,一件笨重的大领口的叉襟衣服包裹了这母子二人。她显然是一个贫人之妻,背了孩子在街上走,与这人力车打个照面,脸上现出局促不安之色而向车中的女人打招呼。从画题上知道她们两人是classmate(同级生)。我当时便在旧书摊上出神。因为这页上寥寥数笔的画,使我痛切地感到社会的怪相与人世的悲哀。...她们出校各自嫁人之后,就因了社会上的所谓贫富贵贱的阶级,而变成这幅画里所显示的不平等与疏远了!...这寥寥数笔的一幅画,不仅以造型的美感动我的眼,又以诗的意味感动我的心。”



△  梦二画作《classmate》


对于丰子恺来说,竹久梦二绘画的出现,不啻是混沌迷茫中的一道闪电,这熟悉而陌生的“寥寥数笔”——能够将人间世相尽收笔底、兼有造型美和诗意美的“寥寥数笔”,不正是自己“梦里寻她千百度”吗?



 * 情种梦二 *


一生多情的梦二,生活得足够精彩:赶上明治到大正过度的蓬勃骚动时期,辗转在缤纷缭乱的情爱纠葛,追求完美的本土审美观再加上游历异国他乡经历,刚过了创作黄金期就身染浪漫之疾肺结核辞世。特别是他那充满了始乱终弃、相互背叛和无休止追逐的感情生活,因为女主角被定格在唯美的画面和照片中,像琥珀中的昆虫,成为可以永远流传供人绮想的佳话。有人说:如果你被摄影师爱上,你就永远不会死。像竹久梦二的他万喜、彦乃、叶、顺子、秀子。也像荒木经惟的阳子,夏加尔的贝拉。


梦二生命中的女人是传奇艺术家的标配:他万喜是怨侣,是艺术家永远离开不了但又始终在努力抛弃的女人。叶是路过蜻蜓,来如清风,去如浮云,不留下一点痕迹。其他爱欲纠缠逢场作戏露水姻缘,像创作灵药服过即忘。只有早逝的彦乃才是一生挚爱,梦二在日记里写:


以前,一度想过37岁可死矣,却没有想过现在是死期。38岁是彦乃走时我的年龄。她说她不想长生,25岁死足矣,果然死在了25岁的春天。听她的话,我说我也不想成不惑男,不如一起死了算了。她却说先生还有工作,于是丢下我先走了。也许有过想到活着真好的时候,但想不起来。


至于那个少女杂志的美女编辑秀子,倾慕梦二的才华,却又忌惮着他的威力,最终还是选择了另一位年轻的画家。但在订婚之后,有一天忽然失踪,年轻画家四处寻找,几天后,秀子才回到家中,原来终于没有抵挡得了梦二的魅力,和他一起去了山中旅店。当不由自主地去揣测这表面美丽浪漫的故事之后有多少个心碎的人,才发现活得有多现实,道德感像晒干的泥水一点点包裹,不由得惊心自己是不是已经毫无顾忌地全面拥抱了平庸。


梦二善于挖掘人物内心深处隐藏的细腻感情,描画的不仅是美人形象,而是与现实生活和社会背景密切相关的风俗画。梦二笔下的日本女人,无论哪一个,都长着惆怅的脸,眸子大而园,眼睫细长,那种明显的梦想型,腺病质的样态,好像马上就要遮断似的,有种难以名状的易碎之美。



△ 梦二和彦乃



 * 梦二式美人儿 *


东京有个小小的竹久梦二美术馆。每张版画皆是美人孤单的身影,清淡的和服下,隐藏着妖娆身段。





竹久梦二喜欢画旅途、小孩和女人。他画的女人许多都是侧脸,颔首低眉,透着女人传统的妩媚和恭敬。而抑或是正脸、背脸的,你亦能从曼妙的腰线和后脖子处裸露的肌肤,感到女人特有的曼妙与温柔。


梦二画的女人,仿佛是隔着纸可以闻见香气的。



八月的风拂过女子婀娜的身姿,如同一首旖旎的乐曲。



暧昧的语言总是让人觉得是一种搪塞。

人们总是会在差不多的时候就妥协了。




△ 思梦



既然说也无奈索性夜半歌吟





大地是树叶的祖母,秋天的时候 

她会召唤亲人,回到自己的怀抱

 可怜的风,害怕孤独 

尝尝用手捧起落叶, 想把他们留住



悲痛的人独自悲痛好了

一直走到

悲痛的天涯海角

那里再没有制造悲痛的日子



没有死神,你该十六岁。别抱月亮,别当海盗



既然露水已消散不见

爱恋也该一忘杳然



两年过后 她嫣然一笑:

“别看我这样,过去也曾念诗来着!”




又见黄昏

把悲伤藏进衣袖  走进

木梨花扑簌簌落下

头上  淡淡的清芬 







像打碎的玻璃窗似的  闪闪的黑眼睛












画风和浮世绘时期的美人图截然不同,细看五官,大眼长睫毛,小鼻子小嘴。这种从纯日式的审美向西洋审美趣味的变化,一直延续到今天。





  * 梦二笔下的女性总是有着这样忧愁的背影 *


她们不过是生活里沾着炊烟气息的女子,而他将她们画的那样的美。少女,女人,母亲。她们的美,因为表情,因为眼神。眼里的温柔、忧伤、痛楚、平静、期待、沮丧、绝望或者希望、喜悦,可以让人去感知和读懂,所以,感觉到美,并超越了美的表层理解——仅仅局限于视觉的感受,达到了美的深层内涵——直抵内心深处的感情。


怎么可以,这样的美?


“在绘画上,除去情绪,我们没有可相信的了……”也许,是竹久梦二的这句话,解释了一切美的缘由。他的艺术生涯,就是这样的充满着情绪和感情,他自己的,她们的,他和她们的。而这一切都来自于他的观察和感知,他是如此一位细腻的男子。

 

川端康成曾经造访竹久梦二,他说:“梦二不在家。有个女人端坐于镜前,姿态跟梦二的画中人简直一模一样,我怀疑起自己的眼睛来。不一会儿,她站起来,一边抓着正门的拉门,一边目送着我们。她的动作,一举手一投足,简直像是从梦二的画中跳出来的,使我惊愕不已,几乎连话都说不出来了。”而川端康成所说的这个女人,正是梦二画里的女人之一,也是梦二生活里的女人之一。





  △  梦二与挚爱




* 不定的飞鸟与远去群山之青是无限的寂寞 *


一生都在追求美。他追求的美是一种精神上的美。他喜欢的美更多的是一种感情和情绪上的表露,比如,一个女人优雅的神态,一个女人对生活的专注,一个女人的安静和柔美。



他有着鲜少有人能懂的世间最丰富的感情。只是,都在他的画里,在他的诗歌里,在他的心里了,因为这些是他的生命。


他在47岁那年离开日本,开始在欧美各国间游历。1932年访欧途中,梦二在日记里写道:


“我虽想长寿,但无论何时死,

都没有留恋。”“倘若死的话,愿死在秋天,

——因为可以用手收集落叶。”


1934年9月1日,孤身一人的梦二病逝于日本信州的一家医院里,如愿以偿地死于秋天。



草的梦


既然露水已消散不见

爱恋也该一忘杳然

河畔晨曦微露

那孩子忧思缠绵

而草 白天也将继续梦幻




更多请关注:

http:///


指导 ?Sonen  /   编辑 ? Sontin


部 分 图 文 来 自 网 络 本 上 文 化 编 辑 整 理

转 载 请 给 该 公 众 号 留 言 获 取 内 容 授 权



About Bensuc

轻松有趣不浮躁  探索生活美学

bensuc|一个关注文化、艺术以及良性生活方式的在线平台


Contact us
benshang[a]

如果您任何想法,建议,供稿请加主编微信号:bensuc1





「推 荐 阅 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