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乙肝贴外用治疗慢性乙型肝炎272例临床观察
2017-03-17 | 阅:  转:  |  分享 
  
!"#!

现代医药卫生#""$年#"卷第!!期

每日!次。口服药物选用肠容阿斯匹林%&’(,!日)次,尼莫地

平"!(,!日)次,维生素+!""’(,!日#次,维生素,

!#"’(

,!

日)次。控制血压根据个体化选用各类降压药物,除血压过高,

一般急性期不使用降压药。停输液后巩固治疗时可服中成药制

剂,如川芎嗪片剂、葛根素片等,选其中一种。($)功能锻炼早期

进行,明确诊断可开始对偏瘫肢体进行主动和被动、助力运动

模式活动锻炼。(&)针炙治疗。(-)并发症治疗。(%)坚持锻炼、

巩固疗效。

!"!对照组:低分子右旋糖酐#&"’.加丹参!-((相当于丹参

素/"’()静脉滴注,每日!次。停输液后口服丹参$片,!日)

次,其余治疗与治疗组基本相同。

#结果

#"$治疗组静脉滴注!周后起效,#周左右瘫侧肢体麻木活

动受限明显改善,停输液后巩固治疗)"天左右痊愈,控制血

压、血脂,坚持锻炼增强体持,无复发病例。

#"!对照组静脉滴注#周左右起效,$周左右瘫侧肢体麻木

活动受限明显改善,停输液后巩固治疗&"0-"天痊愈,控制血

压、血脂,坚持锻炼增强体质,复发)例。

两组比较,治疗组起效快,治疗时间短,减少患者住院费

用,优于对照组。

%讨论

本院采取中西药与康复结合为一体治疗方法,取得了很好

的效果,特别是治疗组治疗效果好。甘露醇不仅是渗透脱水剂,

而且是作用较强的羟自由基清除剂,治疗后能减轻急性腔隙性

脑梗死的神经损伤。使用活血化瘀、通脉中成药川芎嗪针剂,其

机理是有缓慢溶栓作用,使缺血脑组织再灌注,对脑组织能量

代谢恢复有益,降低血粘度,清除氧自由基,降低血管阻力,抑

制血小板聚集功能,促进纤溶活性,加强梗塞脑血管再通,使缺

血坏死区的神经功能恢复。结合早期瘫肢的功能锻炼有利于促

进血液循环,使瘫痪肌群功能得到重建并可改善患肢血液循

环,防止韧带、肌肉的萎缩,改善血管机能,使损坏的神经功能

恢复,增强体质。控制血压、血脂升高,坚持锻炼巩固治疗可预

防腔隙性脑梗死复发。

收稿日期:#""$1"#1#"

根据祖国传统医学的内病外治的理论,筛选有效代表药物,

经过特殊制备工艺,制成治疗乙型肝炎的外用药“乙肝贴”治疗

该病,报道如下。

$临床资料

病例来源于我院肝病科!222年-月0#""#年-月门诊和

住院病人。参照#"""年病毒性肝炎的诊断标准,凡符合标准,且

3,45(、3,65(、3,758均为阳性者,没有合并症,心、肾功能正

常,对治疗药物及对照药物无过敏者共$&#例,年龄#0-"岁,

其中治疗组#%#例均为3,45(、3,65(、3,758阳性的轻、中型病

例。男#!-例,女&-例,轻型2-例,中型%/例,平均年龄#/!

岁,平均病程#/年。对照组!/"例,均为3,45(、3,65(、3,758

阳性病例,男!$"例,女$"例,轻型!#-例,中型&$例,平均年龄

#-2岁,平均病程#&年。两组病例比较具有可比性。

!药物的来源及用药方法

乙肝贴系本院制剂室制,主要成分:樟脑、叶下珠、血蝎、黄

毛耳草、凤尾草、广丹、绿矾、芝麻油。用药方法:每次贴药前洗

净皮肤,神阙穴和期门穴各贴一贴,每!"天换一次。所用左旋咪

唑涂布剂系福州梅峰治药厂生产,每支&’.(内含左旋咪唑涂布

剂&""’(),每)天用药一次,每次!支均匀涂在上臂或大腿内

侧皮肤,涂后#$小时不清洗,疗程为-个月。病例均服用一般保

肝药(如肌苷、肝泰乐、维生素9),治疗期间停用其他一切中西

药物。

#观察内容

临床症状和体征恢复情况,肝功能血清谷丙转氨酶(5:;)、

谷草转氨酶(5<;)、血清总胆红素(;,=:)的变化,血清3,>?

@

3,45(、3,65(、3,758

A阴转及不良反应。用药前及用药后

!、)、

-个月检测上述指标一次。3,45(、3,658、3,758用+:=<5法检

测,5:;、5<;用酶联法检测。

%疗效标准

参照《中药新药治疗病毒性肝炎和黄疸临床指导原则》。

(!)临床基本治愈:主要次要症状消失,皮肤黄染消退,肝肿大

消失,血清5:;

!

$"=BC:,血清;8D:

!

!%

!

’E.C:。(#)显效:次要

症状消失,主症明显改善,皮肤、巩膜黄染明显减退,血清5:;

下降%"F以上,#&&

!

’E.C:

!

;,D:

"

!%

!

’E.C:。())好转:主要

次要症状有所好转,肝肿大有所回缩,且无明显压痛,5:;下降

$"F以上,#&G&

!

’E.C:

!

,.D:

!

)$

!

’E.C:。($)无效:未达到上述

指标者。

&统计学处理

计数资料用!

#

检验,计量资料用"检验,以#H""!差异

乙肝贴外用治疗慢性乙型肝炎

!’!

例临床观察

吴忠珍

(鄢陵县人民医院内科,河南鄢陵$-!#"")

文章编号I!""21&&!2@#""$A!!1!"#!1"#中图分类号IJ#&文献标识码I,

万方数据

!"##

现代医药卫生#""$年#"卷第!!期

表!治疗后两组病例%&’(阴转情况

治疗后转阴率())

!个月个月+个月

"

,-!

"

"

$-$

"

,-.

!.-.

!

-/

$-$

!!-!

!

-

0-!

$-+

!

+-/

,-+

!/-0

!

/-0

治疗前

阳性(例数)

#/#

#/#

#/#

!0"

!0"

!0"

组别

治疗组

对照组

%1234

%1534

%1631

%1234

%1534

%1634

有显著性,!7"8"!,差异有极显著性。

!结果

!"#两组治疗后%&’(阴转情况:见表!。

注:

!

!7"-",9

"

!7"-"!

!"$治疗后两组病例肝功能恢复情况:见表#。

!"%不良反应:乙肝贴对尿常规无不良影响,亦未发现有肠道

不良反应及药物皮疹。

&讨论

慢性乙型肝炎,属于祖国医学中肋痛、黄疸范畴,多因正气

不足,湿邪留恋,疫毒深伏血分所至,病程多缠绵难愈,至今无

特效的中西药治疗,中医中药治疗该病较西医有一定的优势,

但因服用麻烦,药味苦,致使部分病人不愿服用,使中医中药不

能发挥应有的优势。在此启发下,笔者依据祖国医学内病外治

的理论,研制成治疗乙肝的外用药乙肝贴。主药蟾酥、牛黄、冰

片、樟脑气味芳香,穿透力强,不但领诸药直达病所,而且有解

毒之功效;血蝎活血化瘀,黄芪扶正,绿矾化痰除湿;黄毛耳草、

叶下珠、凤尾草有较强的清热解毒功效。现代药理学研究证实,

叶下珠、凤尾草、黄毛耳草又有很强的清除乙肝病毒的作用,黄

芪又有调解免疫、诱生干扰素的作用。诸药合用,共奏扶正、除

湿、化痰、解毒之功效,使深伏血分之毒邪得到消除。所贴穴位

神阙穴,即神气通行之门户,胎儿时赖此处从母体获得营养以

发育,具有培元固本之功效,解剖腹壁下动、静脉,可直通门静

脉和体循环;所贴穴位期门穴为肝的“募”穴,十二经气血终于

期门,具有疏肝健脾,行气活血的作用。乙肝贴选在神阙、期门

穴位

:!;

,不但能发挥穴位的治疗作用,使药物直达病所,而且还

能使药物通过皮肤和穴位吸收发挥治疗作用,从而达到一举两

得的治疗目的。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肝功能与%&’(转阴方

面,差异有显著性(!7"8"!),并且安全无不良反应,简便易行,

有利于普及和推广,至于乙肝贴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更确切的

机理,有待于进一步的研究。

参考文献:

:

!

;李烨,王新华,卢梅生,等

8混血穴位注射疗法治疗慢性乙型肝

炎,$例:<;8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8

收稿日期:#""$="#=!0

误诊分析

#病例介绍

患儿男,#岁,因反复发热、消瘦/个月入院。入院前/个月

受凉后出现发热,扪之全身发烫(未测体温),此后反复发热,最

初$个月呈持续发热,以下午为主,体温波动于0>.?9后为

间断发热,偶感畏寒、寒颤,日见消瘦,精神萎靡,有时烦躁,好

哭,食欲下降。病后无咳嗽、胸痛、皮疹及关节疼痛等。在当地医

院摄胸片示右中上肺大片病变,诊断为“肺结核”,给予抗结核

治疗(异烟肼、利福平、链霉素联用),个月后病情无缓解。出

院后继续按“结核病”口服中西药治疗。患儿仍反复发热,更见

消瘦,再到我院求治。个人史:@

#A#

,生产史无异常;一岁前主食

牛奶,0个月添加鸡蛋、肉类、米饭,现普食;接种一次乙肝疫

苗,未接种卡介苗及其它疫苗。既往健康。其父曾患结核性胸膜

炎,抗结核治疗个月未复查;其母曾患黄疸性肝炎,哥哥体

健。体检:B/-0?,A!",次C分,D/次C分,体重.公斤,慢性消

耗性面容,面色苍白,神志清楚,颈部扪及数个黄豆大小淋巴

结,巩膜无黄疸,气管居中,右上肺叩浊,呼吸音降低,双肺未闻

及罗音,心无异常,腹呈舟状,腹壁皮下脂肪近消失,肝脾未扪

及,四肢无异常。入院诊断:右肺部病变原因待查:!肺炎?#肺

结核?

入院后辅助检查:血常规示D&E-/+F!"

!#

CG,%&/04CG,

H&E0-$F!"

.

CG,I"-,+,G"-$#,J"-#,AGB,!F!"

.

CG。大小便

常规(=)。血电解质钾-#!>-/0KKLMCG,余正常。肝功能及

乙肝三对除3NB$$-,OCG稍增高、%1231PQR外,余正常。痰

涂片找抗酸杆菌(=R,痰培养副流感嗜血杆菌生长。腹部&超:

肝、胆、脾、肾声像图未见异常,腹腔内未见确切包块。肺功能示

胸内上气道阻塞。胸片示右上肺病变伴右肺野大片致密影,以

肺炎改变为主;右侧胸膜病变。在我科经抗感染,对症及支持治

疗0天后,除一般情况改善外,发热与右肺部病变无好转。因此

考虑肺肿瘤可能,行胸部螺旋EB平扫显示右上肺一巨大软组

织块影及点状钙化影,与胸壁及纵隔之间呈锐角,右支气管阻

儿童肺母细胞瘤误诊为肺结核

#



黄英,张儒谊,罗健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呼吸科,重庆$"""!$)

文章编号:!"".=,,!.P#""$R!!=!"##="#中图分类号:D#/#文献标识码:&

表#治疗+个月肝功能恢复情况(S)

组别

治疗组

对照组

$+

!,

!!

.

!/

!#

.#-,"

+$-#0

0"

,+

3GB

异常复常显效好转总有效率())

#+$

!/#

!+0

$$

$

!

,"

$!

.,-$,

+/-$$

B&TM

异常复常显效好转总有效率())

万方数据

献花(0)
+1
(本文系金鑫康复堂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