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陆游:无奈骑驴做诗人

 江山携手 2017-03-17

陆游:无奈骑驴做诗人《剑门道中遇微雨》 (南宋)陆游

衣上征尘杂酒痕,远游无处不销魂。

此身合是诗人未?细雨骑驴入剑门。

中国文学史上有个很有趣的现象,就是通常越是牛掰的文人,越不把诗词歌赋之类的文学创作放在眼里,因为在他们看来,诗词歌赋这些玩意儿只是不入流的雕虫小技,自己还有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类更宏大的本事和更高远的志趣在;可是造化弄人,往往也就是这些人,最后为情势所迫,无奈而憋屈地活成了诗人和文学家。幸欤不幸?说起来真是让人啼笑皆非。这样的牛掰文人,在唐代的代表是李白,而到了南宋,就是辛弃疾和陆游了。

辛弃疾的故事自不必多说了,这位雄才大略文武兼备的奇男子每天念兹在兹的事情就是北伐中原收复故土,可惜英雄始终无用武之地,最后带着一腔孤愤去填词,“不幸”成为了一代词宗。

陆游:无奈骑驴做诗人陆游的遭遇跟辛弃疾几乎如出一辙。陆游中年的时候曾经入四川宣抚使王炎幕中参预军事机密,在当时的抗金前线南郑(今陕西汉中)驻扎生活了一段时间,虽然没有直接与金兵过招,但“寝饭鞍马间”、“射虎南山秋”,生平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真正过了把前线从军的瘾。这段军旅生涯给陆游留下了深刻印象,后来他《书愤》一诗中所谓的“铁马秋风大散关”,就是指的这段生活。然而好景不长,南宋孝宗乾道八年(1172年) 冬,陆游奉命由南郑前线调回成都。成都是南宋当时除首都临安之外最繁华的城市,可以说陆游此行是由前线到后方,由战地到大都市,是去危就安、去劳就逸,可是在常人看来的好事,在陆游这里却不是滋味。你想嘛,好不容易当了回战士,马鞍还没坐热,又退回了书生,真是壮志难酬啊。于是当回程途经四川剑阁剑门关时,他写下了上面的这首传世名作《剑门道中遇微雨》。

“衣上征尘杂酒痕,远游无处不销魂。”衣服上征尘未洗,酒痕犹在,这漫漫的回程路,真是让人心生倦怠、黯然神伤啊。“此身合是诗人未?细雨骑驴入剑门。”难道我这一辈子就特么只应该做一个诗人吗?要不然为什么要骑上瘦驴在这朦朦细雨中进到剑门关去呢?

不得不说,这首诗写得真美,尤其是最末一句,充满了诗情画意,十分动人。驴子在中国古典诗词中向来是诗人的标配,李白、杜甫、贾岛、李贺、郑棨等前代诗人都有“骑驴”的诗句或故事。晚唐诗僧贯休从杭州骑驴入蜀,写下了“千水千山得得来”的名句,更为人们所熟知。所以骑驴与入蜀,自然容易让人想到“诗人”。当然,老兰也就敢现在说说,如果在当时这么夸陆游,说“陆大诗人你这诗写得真好啊”云云,估计陆游多半是要不喜反恶的:“说谁呢,说谁是诗人呢?你才是诗人,你们全家都是诗人!”因为他才不甘心当个寻章雕句的诗人呢,他只是如梁启超所说“百无聊赖以诗鸣”罢了 。

陆游:无奈骑驴做诗人当然话又说回来,不喜欢也好不甘心也罢,陆游最后终究没有能“铁马秋风”驰骋疆场,而是在山阴道上“策蹇悠悠信所之”,“病不能闲日赋诗”(《春晚自近村归》,做上了一个骑着驴子的诗人,不仅如此,还一发不可收拾,留诗九千多首,成为中国诗史上除乾隆外存诗最多者。心在天山,身老沧州,也许陆游的一生注定是这样一个矛盾的存在,一个带点黑色的幽默。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