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吴佩松:纵横三国系列(十一)历史大视野中的诸葛亮

 skysun000001 2017-03-17



纵横三国系列(十一)

历史大视野中的诸葛亮

文/吴佩松



诸葛亮可谓家喻户晓,妇孺皆知,被中国社会各阶层推崇和敬仰。诸葛亮字孔明,正如他的名字一样,他在中国历史上显得特别明亮(“孔明”的本意是很明亮的意思,对应了他的名——“亮”)。孔明的亮点实在很多,公正廉洁而不贪、洁身自好而不色、实干、勤勉、尽责、才华横溢、理想远大又脚踏实地、忠人所托、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同时碰巧还是个高富帅的大帅哥,当然这个富是指他精神上的富有,作为丞相和执政者,他原本也可以变得很富有,但他严格自律,临终前,在给刘禅的《自表后主》中做了一次财产申报,我们可以看到他的家产如下:“臣家成都有桑八百株,薄田十五顷,子弟衣食,自有余饶……”经后主刘禅核对后,确如所言。这样一位德才貌兼备且事业不凡的伟大历史人物,走进了人们的视野,走入了每个人的心田,从而成为中华民族的一颗闪亮恒星,照耀在绵绵不断的历史长河中。


但当我们很客观地站在历史大视野的角度重新审视这颗闪耀之星——诸葛亮时,我们又不得不“遗憾”地得出一个历史悖论,这颗倍受推崇的闪耀之星,实际上又是逆历史潮流而动,顽强地阻挡着历史前进的方向,这又做何解释?说诸葛亮阻挡历史的前进,在于东汉末年,天下大乱以来,国家陷入四分五裂、人民流离失所、水深火热。当时天下的趋势和人民的期盼是国家重新统一、老百姓能重新过上安居乐业的和平生活。但根据当时的实际,三国时的头号人物曹操最具备统一天下的条件,我们把曹操统一天下是篡汉自立,还是继续以汉政府的名义执政放在一边,无论是老百姓的期盼,还是当时的天下趋势都是要结束分裂、结束战争,走向统一。从这个出发点来看,曹操如果在公元208年打好赤壁大战,就不会有三国鼎立的历史,统一或者说基本统一和安定的局面应该在208年以后就出现了。可是熟悉三国历史的朋友们知道,三国的完全结束是在公元280年,往后拖延了72年,如果以25年为一代人的话,整整拖延了差不多三代人的时间。在这70多年里,国家陷入分裂、内战,最后剩下的三个寡头竞争,也就是魏蜀吴三国的鼎立,形成长期的拉锯,实际上是劳民伤财、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持续低迷,社会的向前发展也陷入迟滞,到头来还是西晋王朝统一了三国,而西晋是在曹操开创的曹魏帝国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说到底还是曹魏方面完成了统一。早知如此,何必三国? 或者说“既生操,何生亮”,管他曹操篡不篡汉,谁最有条件完成统一,让人民群众过上好日子就行,从这点看曹操奠基的曹魏确实最接近统一和安定的目标,他实力和条件之强大就不用说了;同时,曹魏政权实行的屯田令、唯才是举、以及种种让人民安居乐业的措施,也都起到了成效,这也是曹魏方面能统一三国的重要原因。



熟悉三国的人会问,赤壁大战对曹作战的主要是东吴,所以东吴才是推迟统一的主要力量。此话对,但不完全对。其实赤壁大战前东吴的主流意见是要投降归顺的,其领袖张昭也明确表示,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抗争(政治上)不顺,应该投降。诸葛亮也在《隆中对》中说过,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诚不可与之争锋。英雄虎胆的孙权在此关键时刻是很犹豫的,他的本意和性格是想战的,但他也很理性地认为投降也是有道理的,在曹操巨大的军事、政治优势前,他的江东割据实力,确实无法抗衡,而且当时他也缺少有实力的同盟军的配合,在那种情况下归顺是可以考虑的,而且也可以做的不丢面子,孙权方面归顺的是汉朝政府,侍奉的天子是汉献帝,哪怕实际掌权者是曹操,而且孙权的荣华富贵未必不能保全。归顺后,孙权肯定交出全部实权,但战场规则是不杀降的,况且即使归顺,刘璋、张鲁、马腾、马超父子、韩遂等军阀还在,尽管他们都不会形成太大的气候,但曹操完全可以通过善待孙权,给予其本人和他的家族,没有实权的荣华富贵,从而树立优待投降的标杆,促成余下军阀的望风而降之势,这样天下一统是可以做到的,如有顽抗,余下的军阀都不是曹操的对手。


可是历史的走向,在赤壁前后发生逆转,由大有统一之势逐渐变成了三足鼎立。其微妙处在于东吴方面仍然有少数坚定的抗曹派(这些人以周瑜为代表的一些武将,再加上鲁肃),这与孙权的心里倾向暗和。但这是不够的,此时刘备派出了诸葛亮出使东吴,说白了也就是派孔明过来做孙权的思想工作,孙刘两家合伙干,把曹操做了。但这时孙权可以有3个选择,(1)联刘抗曹;(2)再观望;(3)灭了刘备,带着功劳投降曹操。其中首先被孙权排除的是(2),因为孙权不是袁绍,也不是刘表,他不是优柔寡断、坐失良机的人,他不会一再观望。 按孙权的做派,他必然会在(1)和(3)之间选择。选择的出发点在于客观形势和诸葛亮是否会做思想工作。诸葛亮强调了刘备会抵抗到底,在精神和士气层面激励了孙权;指出刘备加上公子刘琦方面还有两万人马,其中1万水军精甲,当时孙权方面一子在能调动的人马也只有三万,后续两万部队的筹集还在进行中,也不是很容易短时能筹集出来的,所以两万和三万人马的同盟合作是可以考虑的,这又在实力层面激励了孙权;还有分析了双方的优劣比较,比如曹操部队北方人,不习惯南方的水土;曹操水军没有优势,但却是孙刘双方的优势所在;投降曹操的荆州部队,归附不久,人心不齐等,在取胜把握上再次激励了孙权;再加上鲁肃和周瑜等少数人的坚定支持,于是英雄虎胆的孙权才下定决心联刘抗曹。诸葛亮的思想工作做得很成功,若做不好的话,孙权也完全可以将“窜逃”到江东边境的刘备擒获或斩杀,向曹操邀功,加上孙权家族和曹操家族有姻亲关系,而和刘备毫无渊源(孙权嫁妹妹给刘备是以后的事情),而且刘备还是世仇刘表的部下,对刘备动手完全可以没有任何顾忌而以最有利的态势投降曹操,况且名义上也是重新回归汉朝的怀抱,不丢面子,也符合江东主流意见。可是最后的结果大家早就知道了,孙刘联手大破曹军于赤壁。孙刘联手在于客观形势,也在于诸葛亮会做思想工作,显示出当时外交斡旋的重要性,当时的情形对于江东方面而言实际上是处于“两可之间”,这时候的思想工作或者说外交努力就至关重要了。在打赤壁大战的重大决断中,诸葛亮表现出色,显示出了卓越外交家的英雄本色,客观效果则是大大延缓了中国统一的进程,并向完全相反的方向驶去 —— 三国鼎立。



三国纷纷建立后,尤其在刘备去世,诸葛亮执掌蜀汉政权后,将蜀国治理的井井有条,同时屡次北伐,使曹魏一时无法适应。在诸葛亮屡屡主动出击的示范效应下,东吴也不甘落后,也不止一次地主动进攻曹魏,但都由于国力相差悬殊,蜀吴两国的主动出击都没有取得实际成果,期间蜀吴两国虽然也多次击退曹魏的主动进攻,但都只能自保而已,三国鼎立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形成僵持。但僵持终究被打破了,公元263年曹魏率先灭蜀,由此灭吴也只是时间问题了。公元280年取代曹魏的西晋灭吴,三国最终一统。


从上述史实来看,三国最佳的统一时机早在赤壁大战时就已出现,由于种种原因,其中诸葛亮也发挥了重要作用,使得当时大好的统一势头戛然而止并逆转,从而最终导致了三国鼎立。诸葛亮执政后,将蜀汉治理的很好,亮又奋力有为,屡次进攻强魏,在诸葛亮的感召和治理下,蜀汉人心齐,盟国东吴也积极跟进,造成了蜀吴两国人民一种不切实际,但又都努力为之奋斗的,由“我国”来统一的预期。这种“预期”维持了相当长的一段时间,这也是三国形成长时间僵持的重要原因之一。到了蜀汉末期,这种预期被现实一次次地击打,直至无有,其实刘禅和谯周的投降说到底就是这种预期破灭而带来的自然结果。蜀汉在则东吴在,事实证明了这一点;蜀汉灭,东吴也迟早完蛋,事实又证明了这一点。诸葛丞相伟大的人格感召力带来的竟然是与历史大势发展的背道而驰,这难道不是一个大大的悖论?



要理顺这个悖论,我们还是回到历史大视野的角度。抛却个人的感情因素,从现实看,诸葛亮的大作为,实际上是大大延缓了历史原本要统一的进程(尽管这不是孔明先生的本意),但我们又不能因此得出结论诸葛亮你是个罪人,甚至于相反,他在各方面,尤其在其人格道德层面被大大地肯定。所以是否可以这样看,顺应历史发展的进程肯定是好和值得提倡的,而且也容易成功。但当人格理想化作美好的精神感召时,哪怕出现暂时的与历史发展趋势的背道而驰,但历史大视野更看重人格美好精神的永恒感召,因为一切朝代都自有兴亡、一切纷争总有结局、事上一切的人和事都会过去,但精神可以永存,不过前提是这样的一种精神必须是美好的,必须符合人性的普世价值,如此,在其和历史趋势暂时发生背离时,人们才可以看轻,甚至忽视这样的背离,而只聚焦于美好人格精神的永恒感召。当然,如果能把美好人格精神的感召和历史发展大趋势统一在一起,那是一种大幸!


【作者简介】吴佩松,70后,上海人,祖籍江苏,211本科经济学学士(国际金融), 985高校研究生,中国首届MPA(公共管理硕士),国家单位工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