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利得金融 近期有媒体曝出,滴滴将收购一九付,从而曲线获得支付牌照。据该媒体引述,全资收购这张支付牌照的价格是4.3亿元。据引述,滴滴是“只要牌照不要业务”的,而一九付目前正在进行业务的逐步关停,商户也在清退。 同日下午,滴滴通过媒体回应称“尚无进入支付行业的计划”。另据了解,一九付母公司高鸿股份回应称,“一九付的第三方支付牌照将于2017年6月26日到期,公司目前正在办理牌照续展之中,牌照存续尚有不确定性,暂未考虑其他事宜,请投资者注意投资风险。” 支付是互联网电商生态圈必不可少的一环,同时也是发展金融业务的必备基础。截至目前,包括美团、苏宁、国美、小米、乐视等在内的多家平台已相继获得支付牌照。无风不起浪,第三方支付牌照的火爆交易由来已久,自去年8月监管层原则不再新增数量以来,从恒大到美的,再到美团、唯品会,多家公司大手笔收购拥有第三方支付牌照的机构。 由于被外界统称为“支付牌照”的这张许可证,事实上还可以被细分为银行卡收单、互联网支付、移动支付等业务许可,因此价格也不能一概而论。据该人士称,就银行卡收单而言,目前全国收单牌照报价已经可上5亿、地区收单也可叫价到2~3亿;单独的互联网支付牌照,叫价可上3亿。这就意味着一张包含各项业务许可的“全牌照”,甚至可以上10亿。 裸照是一个价格,如果这个支付公司还连实际业务一起出手,有数据、有流量、有团队,那还可以在裸照的基础上再上浮20%左右。此前美团点评全资收购第三方支付公司钱袋宝,出价就上了10亿大关。 2015年年初的时候,几千万元就能买到一张全国性线下收单的支付牌照,但现在,这个价格已经涨到几个亿乃至十几个亿。一家互联网金融公司支付业务的负责人表示,他对支付牌照的价格特别敏感,他发现在过去一年时间,支付牌照的价格至少上涨了十倍。而随着市场上可供出售的牌照日益稀少,支付牌照的价格肯定还会继续上行。 去年8月份,中国人民银行在回应关于非银行支付机构的主要监管思路时指出,下一阶段,人民银行将坚持“总量控制、结构优化、提高质量、有序发展”的原则,一段时期内原则上不再批设新机构。同时还表示,对于确有资本实力、资源优势、技术能力、合规意识和发展前景的机构,支持其通过兼并重组等方式适当加快发展。并称,对于倒买倒卖支付业务许可牌照的,坚决予以制止。 此举,标志着第三方支付牌照进入存量时代。自此,全国仅存的267张支付牌照升级为“稀缺资源”。而随着网购、互联网金融蓬勃发展,在第三方支付竞争愈发激烈的当下,“存量”支付牌照价值大幅提升。 鉴于监管层禁止倒买倒卖,企业纷纷通过股权收购等方式曲线获得支付牌照。自去年8月以来,恒大集团5.7亿收购广西集付通、美的集团3亿元收购神州通付50%股权、美团点评全资收购钱袋宝、唯品会全资收购浙江贝付。此外,键桥通讯拟以9.45亿元收购上海即富信息技术服务有限公司45%的股权。 随着针对支付行业的监管趋严,业内人士认为,未来行业竞争将进一步加剧,行业集中度有望进一步提高。 央行此前发布的《非银行支付机构网络支付业务管理办法》要求支付机构回归通道本源。此前,更吊销了浙江易士、广东益民和上海畅购企业服务有限公司三家支付机构的牌照,并对多家支付企业开出“罚单”。这意味着支付企业面临“洗牌”,过去的“野蛮生长”已终结。 监管趋严之下,不少人认为,未来第三方支付行业的集中度将会进一步提升。东兴证券分析师喻言表示,支付宝等“龙头”还将继续扩大市场份额,其他支付平台对于剩余市场份额的竞争将会十分激烈,业务相似的支付机构或将通过并购、业务整合等途径提高竞争优势。 更有业内人士预计,从行业竞争形势看,未来具备独立生存能力的互联网支付企业可能不超过20家,随着未来行业竞争将进一步加剧,可以持续发展的第三方支付收单企业可能不超过10家。 综合来看,滴滴、美团、唯品会这些企业之所以收购第三方支付牌照,目的自然是为了能够将购买商品的最后一个环节——支付掌握在自己手中,最后形成一个闭环的生态。实际上,第三方支付牌照是互联网公司的“标配”,更像是“基础设施”,能够把各项业务连接起来,因此,牌照也就成为市场上的“香饽饽”,虽然收购持牌企业的价格一路狂飙,但其吸引力依旧不减,不少互联网公司纷纷加快了追捧牌照的脚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