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点提示: 1.《红楼梦》中宝黛爱情通过“眼泪还债”表达,乃是寓言。 2.所还之债是“灌溉之情”的情债,也就是“前盟”的情债。 3.这笔情债是在“七月七日长生殿”李杨“前盟”时欠下的。 4.知“眼泪还债”者是作者“石头”,他也是《长生殿》的作者。 5.洪昇为《长生殿》乐此不疲,倾注一生心血“日以甘露灌溉”。
《红楼梦》是一部表达爱情主旨的小说,但与普通爱情故事不同的是,书中对贾宝玉和林黛玉爱情的表现,是通过“眼泪还债”的特殊形式展示给读者的。请看作者在书中的最初交代: 西方灵河岸上三生石畔,有绛珠草一株,时有赤霞宫神瑛侍者,日以甘露灌溉,这绛珠草始得久延岁月。后来既受天地精华,复得雨露滋养,遂得脱却草胎木质,得换人形,仅修成个女体,终日游于离恨天外。饥则食蜜青果为膳,渴则饮灌愁海水为汤。只因尚未酬报灌溉之德,故其五内便郁结着一段缠绵不尽之意。恰近日这神瑛侍者凡心偶炽,乘此昌明太平朝世,意欲下凡造历幻缘,已在警幻仙子案前挂了号。警幻亦曾问及,灌溉之情未偿,趁此倒可了结的。那绛珠仙子道:“他是甘露之惠,我并无此水可还。他既下世为人,我也去下世为人,但把我一生所有的眼泪还他,也偿还得过他了。” 绛珠仙子来到人世间化身林黛玉践行“木石前盟”,与神瑛侍者的化身贾宝玉发生了刻骨铭心的爱情。其爱情经历果然如太虚幻境所预言,林妹妹一年四季“淌眼抹泪”的,用不竭的泪水不停地偿还着与宝哥哥的“木石前盟”之情债,直至“泪尽而逝”。 拨弄着人间“眼泪还债”故事的导演者,乃是太虚幻境的警幻仙姑。《红楼梦》第五回,贾宝玉梦入太虚幻境,亲眼见到了警幻仙姑。据其自称:“吾居离恨天之上,灌愁海之中,乃放春山遣香洞太虚幻境警幻仙姑是也:司人间之风情月债,掌尘世之女怨男痴。因近来风流冤孽,缠绵于此处,是以前来访察机会,布散相思。 《红楼梦》中的这段故事,概念模糊之处,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何谓“灌溉之情”?何谓“木石前盟”?“眼泪”如何“还债”?红学界还没有研究清楚,又出现了新的公案:“离恨天”、“灌愁海”从哪里来?“风月司”又来自何处?也让红学家们头疼不已。 红学家们往往把这段“眼泪还债”的故事,当做传统神话来解释,可是在我国传统神话中,根本就没有这个“绛珠神瑛”神话。故事中的“绛珠仙子”、“神瑛侍者”、“警幻仙姑”、“木石前盟”、“离恨天、灌愁海”、“风月司”等一系列概念,也从未见于任何古典神话典籍中。 未见于历史典籍,那么在古典文学作品中是否有使用的先例呢?最先关注这个问题的,是老一辈红学家周汝昌先生。在《红海微澜录》一书中,周汝昌先生指出:《红楼梦》中“情根”、“风月司”等特有词汇,就出自洪昇的《长生殿》;牛女“双星”,就是洪昉思笔下“司掌情缘的仙侣”。 近一段时间,网友聂桥、姬健康在自己的博客上连篇累牍发文,进一步阐述《红楼梦》中这些特有词汇来自《长生殿》。聂桥朋友着重指出,《红楼梦》中的“离恨天、灌愁海”概念,就出自洪昇的《长生殿》第五十出《重圆》:“天将离恨补,海把怨愁填”。是牛女双星将李杨二人“彼此精诚,上请天阙。补恨填愁,万古无缺”。 此前,笔者的系列考证文章中,早已明确指出,《红楼梦》中的“木石前盟”,就出自《长生殿》中的李隆基与杨玉环的“七夕盟誓”。二人生前称为“盟誓”,玉妃死后称为“前盟”。唐明皇是“生守前盟几变迁”,杨贵妃是“死抱痴情犹太坚”。在我国古典文学史上,“前盟”这个概念,《红楼梦》之外仅此一见,别无分店。 至此,《红楼梦》中描写宝黛爱情故事所使用的一系列独特概念,如“前盟”、“双星”、“情根”、“风月司”等,均出自洪昇的《长生殿》,应无疑问。那么,只剩下两个问题需要进一步考证了:一个是用“眼泪还债”敷衍故事的思路是怎样形成的?另一个是“灌溉之情”的概念从哪里来? 《红楼梦》中的这个为酬报“灌溉之情”以“眼泪还债”的故事,与其说是神话,莫如看做寓言,并且是一个作者独创的寓言。这个寓言故事的出处,还是来自《长生殿》。《红楼梦》中的林黛玉,为宝哥哥之情“还”了一辈子眼泪,《长生殿》中的杨玉环,也为李三郎之情“还”了一生的泪水。 《红楼梦》中的“绛珠仙子”、“神瑛侍者”,就是模仿《长生殿》中的“蓬莱仙子”、“孔升真人”创作出来的;“金玉良缘”和“木石前盟”也昉自《长生殿》的“钗盒情缘”。《红楼梦》中,“绛珠仙子”林妹妹用一生泪水,“还”的是神瑛侍者宝二哥“灌溉之情”;《长生殿》中,“蓬莱仙子”杨玉环用一辈子眼泪,“还”的是孔升真人李三郎“前盟之情”。 在我国传统文学中,不要以为只有《红楼梦》这一部“哭戏”,只有林黛玉这一个善哭的女人;《长生殿》也是一部不折不扣的“哭戏”,杨玉环也是一个以善哭著称的女人。从长生殿“前盟”,到马嵬坡“埋玉”,再到月宫“重圆”,杨玉环生生死死的泪水,像断线的珍珠一样,贯穿全剧,从来就没有停止过。 首先是“前盟”之泪。在《长生殿》第八出《献发》,第九出《复召》,第十八出《夜怨》,第二十二出《盟誓》中,杨玉环以“算只有愁泪千行,作珍珠乱滚”,使得李隆基由“见了姐姐就忘了妹妹”,转而进入爱情专一,三千宠爱在一身。贵妃娘娘更以担心“长门孤寂,魂销泪零,断肠枉泣红颜命”为由,引得唐明皇与她在七夕之夜,对着天上的牛女“双星”,发出了“愿生生世世永为夫妻”的盟誓。 其次是“埋玉”之泪。由于唐明皇“占了情场,弥了朝纲”,引发了安史之乱。李隆基携爱妃杨玉环逃蜀途中,在马嵬坡被哗变军人胁迫,无奈赐死了贵妃娘娘。在《长生殿》第二十五出《埋玉》中,杨贵妃肝肠寸断,与李三郎“牵衣哭”、“相抱哭”、“顿足哭”、“掩面哭”,甚至哭倒在唐明皇怀里。最后在破庙前的梨树下,以一条白绫,结束了二人生之情,又开始了死之恋。
最后是“重圆”之泪。在第二十八出《闻铃》,第三十出《情悔 杨玉环一生的泪水,都是为“还债”而流。还什么债?还七夕夜定情之债,还长生殿“前盟”之债。我们回过头来再来看《红楼梦》对宝黛爱情的描写,也是为了“木石前盟”,用“一生的眼泪”来偿还情债。《长生殿》和《红楼梦》两部作品中爱情故事的关合之处,不是一目了然吗? 不知朋友们注意到没有,《红楼梦》中与林妹妹“泪水”对应的,是宝哥哥的“甘露”。在“西方灵河岸上三生石畔”时,赤霞宫神瑛侍者日以“甘露”灌溉绛珠草。绛珠仙子临下凡“还泪”时,又刻意说“他是甘露之惠,我并无此水可还”,只能还以“一生所有的眼泪”。这里面还有什么奥妙吗? 安史之乱平复后,唐玄宗从蜀地回到长安。此时他的儿子李肃早已登基,明皇被尊为太上皇,乾元三年七月被“移幸西内之甘露殿”。《长生殿》书中的李杨爱情,“埋玉”前是“长生殿”的故事,“埋玉”后则是“甘露殿”的故事。李隆基晚年对杨贵妃的苦苦思念,都是在“甘露殿”的梦中。《红楼梦》中的“甘露之惠”,应该也是从这里信手拈来的。 揭示了“甘露之惠”的奥秘后,最后该说说“灌溉之情”了。您以为《红楼梦》中的“灌溉”二字,只是指神瑛侍者为绛珠草浇水吗?作者的用意恐怕没那么简单。从“日以甘露灌溉”这几个字中,您也应该体会出,这是暗写作者在创作《长生殿》的故事。把作家的文学艺术创作比喻为“灌溉”行为,不独《红楼梦》,古今中外不乏其例。 就在这段故事后,甲戌本有一段脂砚斋眉批:“知眼泪还债,大都作者一人耳。余亦知此意,但不能说得出。”脂砚斋为什么“不能说得出”?是不善于表达吗?恐怕未必,应该是不能说破的意思。说破了《红楼梦》与《长生殿》的关系,作者创作之初隐去作品作者及故事时间地点的目的,恐怕都要真相大白了。 在《红楼梦》这段故事中作者刻意交代的“西方灵河岸上三生石畔”,指的就是灵鹫山天竺寺三生石畔的杭州,“赤霞宫神瑛侍者”指的就是宝石山“赤霞”刻石下洪氏家族出身的洪昇,这一点笔者早有详细考证,此不赘述。那么,这个“日以甘露灌溉”绛珠草的神瑛侍者,就应该是指《长生殿》作者洪昇自己。 从《沉香亭》到《舞霓裳》再《长生殿》, 洪昇创作此剧一波三折,长期专注,日夜灌溉。在《长生殿》例言中,他是这样交代自己创作过程的:“唐人有玉妃归蓬莱仙院,明皇游月宫之说,因合用之,专写钗合情缘,以《长生殿》题名,诸同人颇赏之。乐人请是本演习,遂传于时。盖经十馀年,三易稿而始成,予可谓乐此不疲矣。” 把《长生殿》“蓬莱仙子”、“钗盒情缘”、“乐此不疲”这些概念,同《红楼梦》书中交代的 “绛珠仙子”、“眼泪还债”、“甘露灌溉”联系起来;再同两部作品中共用的“双星”、“前盟”、“风月司”、“离恨天灌愁海”联系起来,洪昇创作《红楼梦》的蛛丝马迹,就暴露无遗了。 不仅是“双星”、“前盟”这两个特殊词语,《红楼梦》中的许多特殊词语,都出自《长生殿》。如:颦,红楼,前盟,金钗,玉带,袭人,阆苑,蘅芜,奇缘,韶华,香囊,寒簧,蓬莱,鸳衾,乘除,芳魂,宫闱,袅娜,风月司,仞利天,端正楼,昏惨惨,荡悠悠,眼睁睁,白首双星,美玉无瑕,回风舞雪,凤翥龙翔,离恨天灌愁海,天上人间两渺茫,瑶池紫府,等等。 如果是普通词汇也就罢了,这么多不常用的特殊词汇,贯穿于《红楼梦》与《长生殿》两部文学著作中,除了是同一作家习惯使然,创作时信手拈来,您还能做出其它解释么?《红楼梦》是《长生殿》旧瓶装新酒,两部作品的作者都是洪昇。书中“眼泪还债”之意,脂砚斋虽然“不能说得出”,洋博士胡适也看不出,但后人只要回归文学百花园,还是会看得出的。
附录:《长生殿》剧本关于“眼泪还债”描写(摘录) 第八出 献发 【中吕引子·行香子】(旦引梅香上)乍出宫门,未定惊魂,渍愁妆满面啼痕。其间心事,多少难论。但惜芳容,怜薄命,忆深恩。 君恩如水付东流,得宠忧移失宠愁。莫向樽前奏“花落”,凉风只在殿西头。我杨玉环,自入宫闱,过蒙宠眷。只道君心可托,百岁为欢。谁想妾命不犹,一朝逢怒。遂致促驾宫车,放归私第。金门一出,如隔九天。(泪介)天那,禁中明月,永无照影之期;苑外飞花,已绝上枝之望。抚躬自悼,掩袂徒嗟。好生伤感人也! 【喜渔灯犯】【喜渔灯】思将何物传情悃,可感动君?我想一身之外,皆君所赐,算只有愁泪千行,作珍珠乱滚;又难穿成金缕把雕盘进。哦,有了,【剔银灯】这一缕青丝香润, 曾共君枕上并头相偎衬,曾对君镜里撩云。丫鬟,取镜台金剪过来。(梅应取上介)(旦解发介)哎,头发,头发!【渔家傲】可惜你伴我芳年,剪去心儿未忍。只为欲表我衷肠。(作剪发介)剪去心儿自悯。(作执发起,哭介)头发,头发!【喜渔灯】全仗你寄我殷勤。(拜介)我那圣上呵,奴身、止鬖鬖发数根,这便是我的残丝断魂。 (起介)高力士,你将去与我转奏圣上。(哭介)说妾罪该万死,此生此世,不能再睹天颜!谨献此发,以表依恋。(丑跪接发搭肩上介)娘娘请免愁烦,奴婢就此去了。“好凭缕缕青丝发,重结双双白首缘。”(下)(旦坐哭介)(老旦、贴上) 【双声子】香车曳,香车曳,穿过了宫槐翠。纱笼对,纱笼对,掩映着宫花丽。(内侍、宫女下)(丑进报介)杨娘娘到了。(生)快宣进来。(丑)领旨。杨娘娘有宣。(旦进见介)臣妾杨氏见驾,死罪,死罪!(俯伏介)(生)平身。(丑暗下)(旦跪泣介)臣妾无状,上干天谴。今得重睹圣颜,死亦瞑目。(生同泣介)妃子何出此言?(旦) 第九出 复召 【玉漏迟序】念臣妾如山罪累,荷皇恩如天容庇。今自艾,愿承鱼贯,敢妒蛾眉? (生扶旦起介)寡人一时错见,从前的话,不必再提了。(旦泣起介)万岁!(生携旦手与旦拭泪介) 第十八出 夜怨 【前腔】闻言惊颤,伤心痛怎言。(泪介)把从前密意,旧日恩眷,都付与泪花儿弹向天。记欢情始定,记欢情始定,愿似钗股成双,盒扇团圆。不道君心,霎时更变,总是奴当谴。嗏,也索把罪名宣,怎教冻蕊寒葩,暗识东风面。可知道身虽在这边,心终系别院。一味虚情假意,瞒瞒昧昧,只欺奴善。 第二十二出 密誓 (做泪介)(生)呀,妃子为何掉下泪来?(旦)妾想牛郎织女,虽则一年一见,却是地久天长。只恐陛下与妾的恩情,不能够似他长远。(生)妃子说那里话!【莺簇一金罗】【黄莺儿】提起便心疼,念寒微侍掖庭,更衣傍辇多荣幸。【簇御林】瞬息间,怕花老春无剩,【一封书】宠难凭。(牵生衣泣介)论恩情,【金凤钗】若得一个久长时,死也应;若得一个到头时,死也瞑。【皂罗袍】抵多少平阳歌舞,恩移爱更;长门孤寂,魂销泪零:断肠枉泣红颜命! (生举袖与旦拭泪介)妃子,休要伤感。朕与你的恩情,岂是等闲可比。 第二十五出 埋玉
【会河阳】无语沉吟,意如乱麻。(旦牵生衣哭介)痛生生怎地舍官家!(合)可怜一对鸳鸯,风吹浪打,直恁的遭强霸!(内又喊介)(旦哭介)众军逼得我心惊唬,(生作呆想,忽抱旦哭介)贵妃,好教我难禁架!
(哭倒生怀介)(生)妃子说那里话!你若捐生,朕虽有九重之尊,四海之富,要他则甚!宁可国破家亡,决不肯抛舍你也! (旦)陛下虽则恩深,但事已至此,无路求生。若再留恋,倘玉石俱焚,益增妾罪。望陛下舍妾之身,以保宗社。(丑作掩泪,跪介)娘娘既慷慨捐生,望万岁爷以社稷为重,勉强割恩罢。(内又喊介)(生顿足哭介)罢罢,妃子既执意如此,朕也做不得主了。高力士,只得但、但凭娘娘罢!(作硬咽、掩面哭下)(旦朝上拜介)万岁!(作哭倒介)(丑向内介)众军听着,万岁爷已有旨,赐杨娘娘自尽了。(众内呼介)万岁,万岁,万万岁!(丑扶旦起介)娘娘,请到后边去。(扶旦行介)(旦哭介)
淅淅零零,一片凄然心暗惊。遥听隔山隔树,战合风雨,高响低鸣。一点一滴又一声,一点一滴又一声,和愁人血泪交相迸。对这伤情处,转自忆荒茔。白杨萧瑟雨纵横,此际孤魂凄冷。鬼火光寒,草间湿乱萤。只悔仓皇负了卿,负了卿!我独在人间,委实的不愿生。语娉婷,相将早晚伴幽冥。一恸空山寂,铃声相应,阁道崚嶒,似我回肠恨怎平! 第三十出 情悔 “一曲霓裳逐晓风,天香国色总成空。可怜只有心难死,脉脉常留恨不穷。”奴家杨玉环鬼魂是也。自从马嵬被难,荷蒙岳帝传敕,得以栖魂驿舍,免堕冥司。(悲介)我想生前与皇上在西宫行乐,何等荣宠!今一旦红颜断送,白骨冤沉,冷驿荒垣,孤魂淹滞。你看月淡星寒,又早黄昏时分,好不凄惨也! 【过曲·三仙桥】古驿无人夜静,趁微云,移月暝,潜潜趓々,暂时偷现影。魆地间心耿耿,猛想起我旧丰标,教我一想一泪零。想、想当日那态娉婷,想、想当日那妆艳靓,端得是赛丹青描成、画成。那晓得不留停,早则饥寒肉冷。(悲介)苦变做了鬼胡由,谁认得是杨玉环的行径! (泪介)(袖出钗盒介)这金钗、钿盒,乃皇上定情之物,已从墓中取得。不免向月下把玩一回。(副净潜上,指介)这是杨贵妃鬼魂,且听他说些什么。(背立听介)(旦看钗盒介) 【前腔】看了这金钗儿双头比并,更钿盒同心相映。只指望两情坚如金似钿,又怎知翻做断绠。若早知为断绠,枉自去将他留下了这伤心把柄。记得盒底夜香清,钗边晓镜明,有多少欢承爱领。(悲介)但提起那恩情,怎教我重泉目瞑!(哭介)苦只为钗和盒,那夕的绸缪,翻成做杨玉环这些时的悲哽。 (副净背听,作点头介)(旦)咳,我杨玉环,生遭惨毒,死抱沉冤。或者能悔前愆,得有超拔之日,也未可知。且住,(悲介)只想我在生所为,那一桩不是罪案。况且弟兄姊妹,挟势弄权,罪恶滔天,总皆由我,如何忏悔得尽!不免趁此星月之下,对天哀祷一番。(对天拜介) 【上小楼】别离一向,忽看娇样。待与你叙我冤情,说我惊魂,话我愁肠……(近前叫科)妃子,妃子,怎不见你回笑庞,答应响,移身前傍。(细看像,大哭科)呀,原来是刻香檀做成的神像! (丑、宫女、内侍俱哭科)(生看像惊科)呀,高力士,你看娘娘的脸上,兀的不流出泪来了。(丑同宫女看科)呀,神像之上,果然满面泪痕,奇怪,奇怪!(生哭科)哎呀,我那妃子啊, 【三煞】只见他垂垂的湿满颐,汪汪的含在眶,纷纷的点滴神台上。分明是牵衣请死愁容貌,回顾吞声惨面庞。这伤心真无两,休说是泥人堕泪,便教那铁汉也肠荒! 【二煞】只见老常侍双膝跪,旧宫娥伏地伤。叫不出娘娘千岁,一个个含悲向。(哭科)妃子呵,只为你当日在昭阳殿里施恩遍,今日个锦水祠中遗爱长。悲风荡,肠断杀数声杜宇,半壁斜阳。 第四十七出 补恨 【正宫过曲·普天乐】叹生前,冤和业。(悲介)才提起,声先咽。单则为一点情根,种出那欢苗爱叶。他怜我慕,两下无分别。誓世世生生休抛撇,不提防惨凄凄月坠花折,悄冥冥云收雨歇,恨茫茫只落得死断生绝。 【雁过声】(换头)(贴)听说、旧情那些。似荷丝劈开未绝,生前死后无休歇。万重深,万重结。你共他两边既恁疼热,况盟言曾共设。怎生他陡地心如铁,马嵬坡便忍将伊负也? 【倾杯序】(换头)(旦泪介)伤嗟,岂是他顿薄劣!想那日遭磨劫,兵刃纵横,社稷阽危,蒙难君王怎护臣妾?妾甘就死,死而无怨,与君何涉!(哭介)怎忘得定情钗盒那根节。 【催拍】那壁厢人间痛绝,这壁厢仙家念热:两下痴情恁奢,痴情恁奢。我把彼此精诚,上请天阙。补恨填愁,万古无缺。(旦背泪介)还只怕孽障周遮缘尚蹇,会犹赊。 第四十八出 寄情 【宜春令】自回銮后,日夜思,镇昏朝潸潸泪滋。春风秋雨,无非即景伤心事。映芙蓉,人面俱非;对杨柳,新眉谁试。特地将他一点旧情,倩咱传示。 【前腔】(旦泪介)肠千断,泪万丝。谢君王钟情似兹。音容一别,仙山隔断违亲侍。蓬莱院月悴花憔,昭阳殿人非物是。漫自将咱一点旧情,倩伊回示。 第五十出 重圆 (仙女迎介)来的莫非上皇么?(生)正是。(仙女)玉妃到此久矣,请进相见。(生)妃子那里?(旦)上皇那里?(生见旦哭介)我那妃子呵!(旦)我那上皇呵!(对抱哭介)(生) 【豆叶黄】乍相逢执手,痛咽难言。想当日玉折香摧,都只为时衰力软,累伊冤惨,尽咱罪愆。到今日满心惭愧,到今日满心惭愧,诉不出相思万万千千。 【姐姐带五马】【好姐姐】是妾孽深命蹇,遭磨障,累君几不免。梨花玉殒,断魂随杜鹃。【五马江儿水】只为前盟未了,苦忆残缘,惟将旧盟痴抱坚。荷君王不弃,念切思专,碧落黄泉为奴寻遍。 【玉交枝】才到仙山寻见,与卿卿把衷肠代传。[出钗盒介]钗分一股盒一扇,又提起乞巧盟言。[旦出钗、盒介]妾的钗盒也带在此。[合]同心钿盒今再联,双飞重对钗头燕。漫回思不胜黯然,再相看不禁泪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