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大学》读后感——春秋大义——风雨如晦,鸡鸣不已

 wdzsshy 2017-03-17
春秋大义——风雨如晦,鸡鸣不已
我们夸一个人,夸他有情有义。我们骂一个人,骂他不仁不义。孔子曰:“君子义以为上。”孟子曰:“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义”字在中华文化中举足轻重,在我看来,“义”字也是中国知识分子在众多被忘却了遗失了的精神血脉中,最迫切需要被拾起的一支。
何谓义?说来甚是容易,义便是为所当为之事,就是名正言顺,就是理直气壮,就是合情合理。曾几何时,中国的知识分子就有一种铮铮不阿的判断力,待人接物从来都是光明磊落,谈吐作文从来都是掷地有声,和今日的随随便便,流里流气,人云亦云完全不同。
那个时候,知识分子还不叫知识分子,叫“士”。
那个时候,中国的士人还没有忘却先贤的教导,还恪守着他们心中不灭的春秋大义。
什么是士人当所为之事?
《大学》之中讲得很是清楚。大学乃大人之学,君子之学,是儒家对于士人的要求。概括起来就是两点:修身与教化。
中国知识分子,并非自古迄今,一成不变,但有一共同特点,之所谓“人文精神”。钱穆先生对其有详尽的探讨:“其智识对象集中在现实人生方面。……以历史性、世界性、在当时为国际性、社会性为出发点。专在人生本位上讲求普遍的道德伦理规范,而推演到政治设施,绝不纯粹以当时贵族阶级自身之狭义观念自限。”此种“人文精神”具有一种上倾性,即政治偏向。特别是儒者,政治在他们眼中乃工具——用以落实其政治理想之工具。故儒者多有一种人文政治观(而非政治的人文观)。《大学》从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一以贯之,归宿到一切以修身为本,即“内圣外王”之道。内圣即是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外王即是治国、平天下。儒者这种人文精神,说白了便是:只有向社会服务才是人生之天职,热心政治未必是中国知识分子的堕落与羞耻,因为政治仅是工具而非目的。
钱先生说:“最高理想在使人人达到一种理想的文化人生之最高境界。……政治事业不过在助人促成这件事,修身则是自己先完成这件事。”最高理想,即儒者皆欲为之“圣人”,其实非神非圣,实乃一种共通之典型,是普天之下每个人均能达到的一种文化人生之境界,即圣人人格。儒者通过修养自身,使自身先具备这种境界,再以自身为典范,去推行教化,即以己新民。每个人就其人格来讲,均有其特殊性,但圣人人格必须有普遍性,否则便无法做到“人皆可为
圣,”所以儒者主张的圣人人格便是对人类普遍人格以及普遍人格所能达到的可能性的一种探讨。以儒家思维观之,此种普遍人格所能达到之可能性便是至善,止于至善便是圣人。
以上,我分别谈了大学之三纲领:明明德、新民、止于至善。然后,让我们再回到刚才的问题:什么是士人当所为之事,即春秋大义?
儒者之大义,即是创建一文化秩序,这套文化秩序,以儒者之人文精神为核心,以政治为实施工具,以使人人皆为圣人为终极目标,实际上是儒者文化价值观及判断力的表达形式。要注意的是,在中国古代,对于知识分子来讲,“义”并不仅仅是人生的一种选项,而是一种责任,是天职!
《论语·为政》载:“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有耻且格。”孔夫子一生最崇拜的便是制礼作乐的周公,故在礼崩乐坏之时,深知“礼”应随时代变迁有所损益的他,扛起了制礼新民的重担,主张继承周文之精神以推陈出新。孔子提出“仁”与“礼”,实际上“仁”为“礼”之精神基础与前提,“礼”乃“仁”之外在表现形式,仁由至善而生发,是本性使然,故“礼”从来不曾是残酷的束缚,乃是本性之回归,是衡量普遍人格的精神高度的一把尺。
所以,孔子之伟大并不仅在于他“至圣先师”之地位,或是四书五经等与之相关之文化成果,而是他所具有的“取义”之精神,这种舍我其谁的责任感乃是中国知识分子从诞生之日就具有的天职。风雨如晦,鸡鸣不已!孟子有言:“舍生取义”——舍个人平淡苟且之生,取那春秋大义。
儒者坚信,知识分子——士阶级是文化之先觉,故如同我刚才所说的,“取义”的责任便是士之天职。
如此我已正春秋大义之内涵,然此义但凡浅尝经典之人皆能得之,非我天赋异禀。既然,此春秋大义为何不得今日知识分子之传承,为何于今人身上我们看不到泰山之气象?!
关键仍在修身!
所谓“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乃言知识分子之自省。对于今日之学者,我认为所需省之处有三:
其一,其规为是否自立而不阿。
《礼记·儒行》载:“儒有上不臣天子,下不士诸侯。”学者治学,其目的不得有偏,因学术只对真理而非强权负责。“虽分国锱铢,不臣不士。”学者不得屈于政权,虽富(钱财)贵(高位)而不所动,唯有如此,才可称自立不阿,才可止于所止。
其二,其所言所撰是否不违于内心而掷地有声。
孔子言:“不宝金玉,而忠信以为宝。”先以忠信待己,方能以忠信待人。学者每有所发,不可图一时之快而或图一时之利,深思熟虑方可慎行慎言。《诗经》所言:“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乃学者治学须有之态度。所言所撰经不起推敲,必见笑于大方之家,即便其过失世人一时难以察觉,若非忠于本心,明知故犯,亦不得为之,《大学》言:“诚于中,形于外,故君子必慎其独也!”
其三,其志是否在于天下。
孔子曰:“虽危起居,竟信其志,犹将不忘百姓之病!”范文正公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明末顾炎武一句:“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铿锵百年振人心于浑浑之境;清末林则徐一联:“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铮铮之言召华夏英魂于岌岌之秋。如今知识分子不可丢弃这人文精神之传统,当如宋儒张载所言:“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孔子曰:“吾日三省吾身。”孔夫子尚要于一日之内多次内省,况吾等乎!
批评如今学界前辈多少有些不妥,然如今中国学界之污浊之气委实令人叹息。上书三条每日自省,将落实于我的为学道路。我相信,如今虽可谓“山穷水尽疑无路”,但自我辈起,严以修身,日日自新,定能“柳暗花明又一村”。
每每读《大学》,我内心总有种感动,我国历史起春秋,历秦汉,及辽金,至元明,上下数千年,朝代更替,沧海桑田,多黑暗的时代我们都经历过,我中华民族都坚强地走了下来。我民族所依靠,正是举世无双之春秋大义,正是世代相传之人文精神!读《大学》,读经典,风可谓“既见君子,云胡不喜”!
也正因为此,我才信心满满,我中华民族发展至脚步不会停滞,即便是再大的风暴,再浓的雾霾,再多的牛鬼蛇神也无法阻挡。中国人原来曾经是可以飞起来的,如今有人剪掉了我们的翅膀,但是我们照样顶天立地!风雨如晦,鸡鸣不已!!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