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药道“三问”,名家开方:关于医药政策、互联网与转型的疑问看这里

 心宽一尺路宽一 2017-03-17


当前医药行业政策层出不穷,热点繁多。两票制、医院药占比、招标降价等,企业面临艰辛的挑战。有行业人士推测未来五年三分之二的医药批发企业,50%的医药工业都面临被淘汰和被兼并的命运。种种挑战之下,医药企业该如何迎难而上,寻求发展?


57日,被医创社社长杨家诚定位为“新资源聚集平台、新价值创造平台、新洞见传播平台”的首届“问药问道——名家大讲坛”高峰论坛上,来自行业内外的知名专家针对当前医药行业的发展难点,为企业开出了“良方”。

 

据悉,本次高峰论坛以“跨界、创新、超越”为主题,在重庆华商国际会议中心隆重举办。共有来自管理学界、知名高校、医健行业的知名专家,以及医健产业的企业家、高端职业经理人、金融界的投资专家近400余人齐聚山城。

 


一问医药当前道



当前医药企业面临两票制等多种挑战,企业发展可谓如履薄冰。

 

4月28日,《关于进一步完善食品药品追溯体系的意见(征求意见稿)》(下称《意见稿》)公开挂网征求意见,宣告追溯体系时代正式来临。尽管电子监管码已经隐退,相应的追溯时代正式到来,然而,中国医药企业管理协会会长、中国医药企业家管理协会会长郭云沛更加关心的是自建追溯体系的具体问题应该如何解决。

 

另一方面,随着两票制时代的到来,部分业内人士认为,5年内医药的批发企业三分之二面临被淘汰,医药生产企业50%被淘汰。面对这场资源的整合大潮,药企又该如何站稳脚跟?

 

问药问道名家大讲坛组委会主席,重庆医药行业协会副会长张林指出,在两票制时代,医药平台的建设将迎来关键的发展时期。

 

市场在发展,企业被淘汰,这是资源重新的整合,平台经济的模式就显得尤为重要。

 

整个平台经济要匹配的资源主要有产业项目资源、人力资源、资金资源、公共资源还有其他资源,只有经过重新的集合,让这些资源得到重新的释放,这样的资源才有价值。通过打通这些资源,企业拥有了一个结合的平台了,才能够应对两票制时代所带来的风险以及规范。

 


二问电商突围道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迭代升级,中国大健康产业的数字营销、电子商务以及O2O模式不断涌入创业者,比如全维科技的问药APP,已经全面深入布局了O2O向线下连锁药店全面延伸,整体构建线上线下医药生态;康美凭借独特优势,试水远程医疗等。这些现象无不证明中国医药企业已经在互联网领域展开了新一轮的争夺战,要突出重围,企业应该如何做好战略布局呢?

 

复旦大学软件学院副院长,电子商务研究中心副主任刘钢认为,要发展O2O,解决三大痛点最为关键。

 

首先要解决门店的痛点,随着固定成本不断上升,人力与场地资源利用率偏低。另一方面企业的销售业绩不断下行,导致门店产能不足,店员专业度不足,值得注意的是,供应链末端,商品与采购能力不足,特别是中小零售企业特O2O整合的平台重点,要对应中小性连锁门店合作,而不是放在大型的连锁门店合作。

 

解决顾客的专业性困惑,刘钢指出,信息不对称让消费者对网上购药产生疑惑,实际上,购药的需求很简单,关键在于专业性。因此,在问药以及买药方面做好专业性是解决的关键。

 

借助第三方平台,例如问药APP,来解决生产商的痛点。分销体系庞杂、产销脱节及市场营销成本高、风险大有效性差等问题拖垮厂商,要在这片乱象中寻求发展,最关键的是解决产品问题。精准营销以及产品能力的整合成为解决痛点的关键。

 

解决产品能力弱的关键在于整合有效资源呢。精准营销解决问题,一旦平台化以后,将原来的孤立的信息和原来的打通,厂家便能够低成本的手段获取更多的市场数据,而第三方平台便实现了将分散资源整合在一起的能力。

 


三问企业升级道



企业的转型升级迫在眉睫,而产业互联网时代恰好为企业提供新的机遇。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华夏基石管理咨询集团董事长彭剑锋教授指出,产业互联网时代的特征就是生产者由被动适应到主动拥抱互联网,互联网对企业的经营逻辑与内部运营,对市场、用户、交易、融资、流通等各个环节进行系统的改造与交融,形成以互联网为基石的价值体系与新产业生态,形成生产者主导的互联网技术综合应用场景。只有这个时候,才能将这些融为一体。

 

彭剑锋教授指出,中国企业在转型升级过程中,这几种思维必不可少。

 

构建产业互联网战略新思维,坚守传统产业赢的方式,主动拥抱互联网。产业互联网不仅是一种思维,是一种时尚,更是一种产期的战略选择,是产业新增长点,从被动到主动,到从被+到主动+。

 

跨界思维,开放合作,构建共生产业生态圈,不能简单用封闭的产业价值链思维,行业将超越行业界限,需要重新定义行业,重新定义企业、重新定义商业模式,重新定义组织、重新定义人。

 

转变生产与制造方式,从集中式规模化走向分布式小微规模化。

 

出现大量的个体知识劳动者。这类模式将会改变我们人与组织,而且重构内部的运营系统。

 

供给侧改革最终还回归创新与人力资本驱动,高品质产品与服务的背后是高素质与高效能的人才供给。所以产业互联网时代对传统企业最大的挑战是组织与人的关键重构,是生产者与消费者价值重构,关键在于组织与人的重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