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古代真实的冷兵器战争

 好了明理 2017-03-18

我们常常在电视上看到古代军队厮杀的场面,令人瞠目结舌,惊心动魄,然而对于古代的战争,不要受评书、电视剧的影响。那都是作秀,是艺术家的提炼与夸张,或者是无知者的臆想与吹牛,那么真实的古代战场到底是个什么样子呢?

冷兵器时代的伤亡率不高

列阵冲杀的前排士兵都是军队里的精锐。无论士气还是勇武都是最强者。军阵采用车轮战法,战斗每隔1柱香的时间(约五分钟),就会鸣号角,前排士兵闻声就会退回本阵后方休息,同时由后一排士兵接替继续作战。一阵大概有10排左右,一个轮次的列阵厮杀,大约50分钟。只要能挺住5分钟之内不死不伤,基本就能全身而退,所以前排士兵的伤亡率其实不高。

当然也有马其顿方阵,马其顿方阵冲锋前进时,确实不轮换士兵。技术上做不到,当然也不需要这么做。马其顿方阵的优势是机动性和齐心合力、齐头并进的冲击力。在方阵正前方对于其它阵型而言,马其顿方阵总能形成以多打少,以优势兵力给对方散乱队形造成各个击破的局面。古代真实的冷兵器战争

冷兵器军队

古人只是在对自然认知和科技上不如我们进步。但在智慧和斗争经验上并不比现代人弱。我很自信如果真有诸葛亮的八阵图,也一定是千变万化,妙不可言的。

古代士兵作战士气是关键

冷兵器列阵战斗中,想杀伤有盔甲有兵器的精锐士兵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大屠杀一般发生在其中一方的溃退中。古代作战,两方实力相当时,基本上就是拼士气军心。如果能截断对方的粮道,那就会严重动摇对方的士气军心,导致对方溃退。从而取得战斗的胜利。古代真实的冷兵器战争

古代对战

攻城先上的兵士

一般是军队里的炮灰。多由老弱、俘虏、甚至是平民组成。由督战队督战,敢畏死不前者,当即军法处斩于阵前。这些炮灰不得不冒死攻城。后退肯定是当场被督战队斩杀,攻城反而能晚死一刻,甚至还有一线生机。 这些炮灰作为第一波次的攻城力量,是用来消耗守城者的弓箭、灰瓶、滚木礌石、滚油、枪炮的弹子火药和发射次数(古代的火炮、火枪有发射次数的限制,过热后就得停止发射,要用很长的时间来散热。)待到守城一方疲惫之时,攻城方的精锐死士就会出动攻城了。古代真实的冷兵器战争

古代士兵

这些死士穿多层重甲,持盾与战斧、战锤、大刀等凶悍武器。 这些精锐死士之所以悍不畏死,主要是待遇好。军饷高于普通士兵数倍。普通士兵吃菜康,精锐死士却能吃到肉。在古代生产力水平不高的情况下,吃肉那是非常幸福的事。攻进了城抢钱抢女人,也是最优先得。

设伏做诱饵的士兵,也都是以老弱、俘虏、平民等炮灰来充当。会以精锐骑兵作为督战队,随队监视。诱敌成功后,精锐骑兵就先一步撤退了。留下老弱、俘虏、平民自生自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