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4、统治集团的用人之道相差不大

 解决人生问题 2017-03-18

4、统治集团的用人之道相差不大

【原文】1234,不适5有方铁铦6;登降周旋,不逮7日中奏8百;《狸首》9射侯10,不当强弩趋发;干11城距121314,不若堙15穴伏橐16。古人亟17于德,中世逐于智,当今争于力。古者寡事而备简,朴陋而不尽,故有珧1819而推20车者。古者人寡而相亲,物多而轻利易让,故有揖让而传天下者。然则行揖让,高慈惠,而道仁厚,皆推政也。处多事之时,用寡事之器,非智者之备也;当大争之世,而循揖让之轨,非圣人之治也。故智者不乘推车,圣人不行推政也。

【译文】腰带上插着朝版手里舞着斧头盾牌,但却敌不过方形的铁兵器;登堂下阶迎送周旋,也及不上一日之中进献百样;《狸首》奏起来射箭,也挡不住强弓快弩的快速发射;求取城邑抵抗横行战车,也不如土地下挖洞用风箱鼓风。古人快速致力于规律,中古时候的人追逐于智慧,当今的人争强于力量。古时候事情很少而且设备简单,器具质朴简陋而不精致,所以有用弓或锄打击车之事。古时候人口稀少而互相亲爱,物品多而看轻财利容易谦让,所以有拱手让位而把统治天下的权力传给别人的事。然而拱手谦让,崇尚慈爱恩惠,以及称赞仁爱厚道,都是打击政事。处在事情繁多的时代,使用减少事情的器具,并不是智者所准备的;面对争夺激烈的社会,而遵循拱手谦让的老规矩,并不是圣人的治国之道。所以有智慧的人不乘坐打击之车,圣人不推行打击的政治。

【说明】本节还是在论述用人之道,韩非认为,古时候的用人之道与当今社会的用人之道是不同的,他大致列举了古今的不同之处。其实,这是韩非弄错了,作为统治集团,不论面对哪一种社会形态,其统治理念大致是相同的。这其中只有民主与独裁的不同。因此,统治集团的用人之道也相差不大。当然,先秦以前的推举选贤制度,在隋唐后演变成科举考试制度,这也是韩非所料不及的用人之道。

——————————————————

【注释】1.搢:(jin)《管子·轻重己》:“搢玉总,带玉监,朝诸侯卿大夫列士,循于百姓。”《礼记·乐记》:“裨冕搢笏。”《仪礼·乡射礼》:“搢三而挟一个。”《淮南子·齐俗》:“无皮弁搢笏之服。”《广雅》:“搢,插也。”这里用为“插”之意。

2.笏:(hu)古代君臣在朝廷上相见时手中所拿的狭长板子,按品第分别用玉、象牙或竹制成,以为指画及记事之用。《荀子·大略》:“大夫服笏,礼也。”《礼记·乐记》:“裨冕搢笏。”《淮南子·齐俗》:“无皮弁搢笏之服。”《说文》:“笏,礼玉藻。笏天子以球王,诸侯以象,大夫以鱼须文竹、士竹、本象可也。”这里用为笏板之意。

3.干:(gàn)《书·顾命》:“以二干戈、虎贲百人逆子钊于南门之外。”《书·费誓》:“善敹乃甲胄,敿乃干,无敢不吊!”《周礼·春官·序官》:“司干。”《韩非子·五蠹》:“乃修教三年,执干戚舞,有苗乃服。”《礼记·祭统》:“朱干玉戚以舞大武。”《方言·九》:“盾,自关而东或谓之干。”这里用为盾牌之意。

4.戚:(qī齐)古兵器名,斧的一种。《晏子春秋卷八·外篇第八》:“非不知能扬干戚钟鼓竽瑟以劝众也。”《韩非子·五蠹》:“执干戚舞。”《礼记·明堂位》:“朱干玉戚。”《说文》:“戚,戉也。”

5.适:(shì示)古同“敌”。《文子·下德》:“夫一者至贵,无适于天下。”《尔雅》:“适,匹也。”《孟子·离娄上》:“人不足以适也,政不足以间也。”《荀子·君子》:“四海之内无客礼,告无适也。”《国语·楚语》:“且夫自适以下。”《战国策·秦策》:“四国之兵适。”《说文》:“适,仇也。”这里用为相当、敌对之意。

6.铦:(xiān)《韩非子·五蠹》:“共工之战,铁铦矩者及乎敌,铠甲不坚者伤乎体。”《说文》:“铦,锸属。”这里用为兵器之意。

7.逮:(dǎi)《书·吕刑》:“群后之逮在下。”《诗·大雅·桑柔》:“民有肃心,荓云不逮。”《管子·法法》:“故正者所以止过而逮不及也。”《论语·里仁》:“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之不逮也。”《礼记·中庸》:“旅酬,下为上,所以逮贱也。”《荀子·尧问》:“魏武侯谋事而当,群臣莫能逮。”这里用为赶上、及、到之意。

8.奏:(zòu)《书·益稷》:“予乘四载,随水刊木,既益奏庶鲜食。”《诗·小雅·六月》:“以奏肤公。”《诗·小雅·宾之初筵》:“各奏尔能。”《诗·大雅·灵台》:“矇瞍奏公。”《虞书》:“敷奏以言。”《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相如奉璧奏秦王。”《说文》:“奏,进也。”这里用为进献之意。

9.《狸首》:乐诗篇名,其诗已亡佚。行射礼时诸侯奏《狸首》之歌作为发箭的节度。《礼记·射义》:“其节:天子以《驺虞》为节,诸侯以《狸首》为节,卿大夫以《采萍》为节,士以《采繁》为节。”

10.侯:(hóu)《诗·齐风·猗嗟》:“终日射侯。”《诗·小雅·宾之初筵》:“大侯既抗,弓矢斯张。”《左传·成公二年》:“张矦。”《小尔雅·广器》:“射有张布谓之矦。”《说文》:“矦,春饷所射矦也。”这里用为箭靶之意。

11.干:(gàn)《书·大禹谟》:“罔违道以干百姓之誉,罔咈百姓以从己之欲。”《诗·周南·兔罝》:“赳赳武夫,公侯干城。”《诗·小雅·采芑》:“师干之试。”《诗·大雅·旱麓》:“岂弟君子,干禄岂弟。”《论语·为政》:“子张学干禄。”《庄子·徐无鬼》:“其欲干酒肉之味邪?”《孟子·公孙丑下》:“识其不可,然且至,则是干泽也。”《荀子·议兵》:“皆干赏蹈利之兵也。”《韩非子·说难》:“百里奚为虏,皆所以干其上也。”这里用为求取之意。

12.距:(jù巨)古同“拒”。《书·禹贡》:“祗台德先,不距朕行。”《诗·大雅·皇矣》:“密人不恭,敢距大邦。”《墨子·公输》:“墨子九距之。”《荀子·仲尼》:“与之书社三百,而富人莫之敢距也。”《韩非子·八奸》:“法则听之,不法则距之。”《史记·高祖本纪》:“楚闻之,发兵距之阳夏,不得前。”这里用为抗拒、抵御之意。

13.衡:(héng)古同“横”。《荀子·致士》:“不官而衡至者,君子慎之。”《韩非子·存韩》:“以秦与赵敌,衡加以齐,今又被韩。”贾谊《论积贮疏》:“有勇力者聚徒而衡击。”这里用为蛮横之意。

14.冲:(chōng)古战车名。用以攻城。《诗·大雅·皇矣》:“临冲闲闲,崇墉言言。”《左传·定公八年》:“主人焚冲。”《荀子·强国》:“苟得利而已矣,是渠冲入穴而求利也。”《淮南子·说山》:“折冲万里。”《淮南子·泛论》:“隆冲以攻。”

15.堙:(yīn)《韩非子·说疑》:“内不堙污池台榭,外不弋田猎。”《尉缭子》:“地狭而人众者,则筑大堙以临之。”这里用为土山之意。

16.橐:(tuo)《管子·揆度》:“吾非埏埴摇炉橐而立黄金也。”《老子·五章》:“天地之间,其犹橐龠乎?”《墨子·备穴》:“具炉橐,橐以牛皮。”《战国策·秦策》:“负书担橐。”《说文》:“槖,囊也。”本义为皮制的风箱之意。

17.亟:(jí急)《诗·豳风·七月》:“亟其乘屋。”《管子·小匡》:“君若欲定宗庙,则亟请之。”《左传·昭公二十一年》:“亟言之。”《商君书·更法》:“君亟定变法之虑。”《礼记·少仪》:“小饭而亟之。”《战国策·宋策》:“欲霸之亟成。”《广雅》:“亟,急也。”这里用为快速、迅速之意。

18.珧:(yáo)蚌蛤的甲壳,古代用作刀、弓上的装饰品。《尔雅·释器》:“以金者谓之铣,以蜃者谓之珧,以玉者谓之珪。”郭璞注:“用金、蚌、玉饰弓两头,因取其类以为名。”《楚辞·天问》:“冯珧利决,封稀是觖。”王逸注:“珧,弓名也。”这里用为“弓”之意。

19.铫:(diào)古代一种大锄。《管子·海王》:“耕考必有一耒、一耜、一铫。”

20.推:(tuī忒)《晏子春秋》:“曲刃钩之,直兵推之。”这里用为击刺、打击之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