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干货︱两个微技巧,让你的故事提升一个档次

 怀念美好年代 2017-03-18

文/铁予


有些技巧,简单易学,但效用却不小。这样的技巧,无疑是极具价值的。以下便是我看到过的两个最实用、又最简单易学的叙述技巧。

01.果断删除多余的过渡词

何谓过渡词(更专业的说法是“过滤词”)?我的理解是,作者害怕读者看不懂他所想表达的意思,而增加的一些不必要的过渡性的说明。

比如,这些词组:他注意到,他看到,他心里想,他觉得等等。

为什么这样的过渡性说明需要删掉?我们先来看例子。

有过渡词的写法(我以前经常这样干,囧):

站在浴桶旁的云轶凡,脸上神色变幻不定。

他的心里,满是犹豫,挣扎,迟疑······

他在心里不停地问,爷爷,我该怎么办?他想,我不怕疼。只是怕,无法,重塑经脉和丹田。我不怕死。只是怕,再没有机会,回去看您。可不这样,我活着,与死,又有何异?爷爷,祝我成功吧。

想着,他一咬牙,脸上决然之色一闪而过。宽衣,进浴桶。

删掉过渡词的后:

站在浴桶旁的云轶凡,脸上神色变幻不定。

犹豫,挣扎,迟疑······

爷爷,我该怎么办?我不怕疼。只是怕,无法,重塑经脉和丹田。我不怕死。只是怕,再没有机会,回去看您。可不这样,我活着,与死,又有何异?爷爷,祝我成功吧。

他一咬牙,脸上决然之色一闪而过。宽衣,进浴桶。

后者,是不是要读着更舒服一些?

这个例子可能举得不太好,再看第二个例子:

未删减过渡词前:

一个满是笑意的声音突然传来。

“白长老,怎么这么大的火气啊?这里是药堂,存放着许多珍贵的丹药和其他资源,万一弄坏了,怕不好跟家族交代啊。”

白语兰听到这个声音,脸色微变,转身向着那声音传来的方向看去。她注意到,一个高瘦的中年男子正笑意盈盈地从药堂门口处走了进来。

删减过渡词后:

一个满是笑意的声音突然传来。

“白长老,怎么这么大的火气啊?这里是药堂,存放着许多珍贵的丹药和其他资源,万一弄坏了,怕不好跟家族交代啊。”

白语兰脸色微变,转身向着那声音传来的方向看去。一个高瘦的中年男子正笑意盈盈地从药堂门口处走了进来。

通过两个例子的对比,不难发现,删掉过渡词后,不仅文字变得更加简洁,而且读起来也更为流畅。换言之,删掉过渡词,会让你文章的阅读体验提升一个档次。

礼多人不怪,例多好明白。再看一个更加明显的例子(例子是直接用别人的,勿怪):

原稿:

布莱尔夫人走向窗边的椅子,优雅地坐了下去。她向窗外望去,在街道对面,她看到一辆乳白色的宝马车又停在了消防栓的前面。她觉察出车子好像出了点问题。她注意到宝马车向后面和一边倾斜,接着,她看到车子的后缘几乎都要擦到柏油路面了。

删掉多余的过渡词后,是这样子的:

布莱尔夫人走向窗边的椅子,优雅地坐了下去。街道对面,一辆乳白色的宝马车又停在了消防栓的前面。车子好像出了点问题。宝马车向后面和一边倾斜,车子的后缘几乎都要擦到柏油路面了。

通过几个例子的对比,不知道大家可看出了规律?

删掉过渡词后,我们可以轻易通过角色的意识/眼睛/思维等,与其一同观察感知现场的一切。如,最后的这个例子,删减后,我们就能以布莱尔夫人的意识、眼睛,与其一起观察感知现场情况。

这样做的好处,除了让文字变得更为简洁,阅读体验更好外,还可以增加读者的代入感,让读者有种身临其境的感觉。

02.要展示,不要讲述

“要展示,不要讲述”。这是一条古老的写作戒律。这种说法是正确的,因为展示是所有写作技巧中最基本的技巧,展示对于故事的重要性相当于加热对于烹饪的重要性。

这里所说的展示,指将事情原原本本展现给读者,而不是将结论性的、概括性的东西告诉读者。简单点说,就是你要让你的故事有画面感

展示永远优于讲述,也就是说,你的故事想要出彩,想要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最好的办法就是,尽可能多用有画面感的语言去表述,而不是用抽象的语言讲述。

用一个书中的例子来说明:

“他是一个嗜杀成性的杀人狂魔。”这句话就是讲述的一个例子。

“好了,天使。”他一边说着,一边把刀子架到她的喉咙上。“你想让我先割你身上的哪块肉呀?”“啊,请别这样。”“啊,亲爱的,请别这样。告诉我到底哪儿?不要慌张,你有的是时间,你的余生。”“不!不!”“是的,挑一块地方吧,我的宝贝。你挑任何一块地方都行,我可不想一开始就弄错了地方。”他一边说着,一边亲吻着她的前额。

这段文字用了很好的画面感的语言向我们展示了一个残酷的疯子形象。通过对比,不难发现,这段话毫无疑问地要比那句“他是一个嗜杀成性的杀人狂魔”生动而更具吸引力。

展示,就是让事情真真切切、原原本本地发生在读者眼前,让读者如亲眼所见一般。那种震撼,远超抽象的概括。

《小说写作教程》一书的作者杰里·克里弗这样说:

你不能简简单单地告诉读者,你必须把这一切充分展示在他们的眼前。

再看一个例子:

“他是一个危险分子,一颗会走路的定时炸弹。”

他打算杀个人。也许不等他杀了别人,他就要自杀。他那支由史密斯威森公司生产的六发式左轮手枪躺在汽车仪表盘上的小盒子里面。这支枪有一支六英寸散热式蓝色钢制枪管,一根强有力的击锤弹簧,当你向后扣动它的时候,他的力量大到仿佛要扣进你大拇指的肌肉里去。它还有一个程亮的月牙形扳机,摸上去凉凉的。子弹已经上了满膛,这支枪是如此光滑整洁,以致于一想起这一点,他就兴奋起来。

前面的这句话只是笼统地告诉读者人物的概括,很难引起读者兴趣。而后面的这段话,则详细地给读者讲述了人物的具体体验。哪个更有震撼力?毫无疑问的,是后者。

这个例子,还说明,展示的内容不仅可以是环境(视觉),还可以是人物的具体体验(其他四觉,触觉、味觉、听觉、嗅觉等)

展示是让读者对故事人物产生认同感的关键因素之一,因为正是展示,让读者亲身体验了故事人物的各种经历,包括他的思想变化、遭遇、奋斗等等。

所以,记住,要展示,不要讲述。

03.结语

第一部分来自《小说的艺术》一书,第二部分来自《小说写作教程》,喜欢的朋友,可以买来看看,挺好的两本书。

不罗嗦了,就酱紫,希望我的分享,能给您一点启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