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7 个可视化思维的模型,提高你大脑 80% 的效能

 树悲风 2017-03-18

思维导图,是实现思维可视化,提高大脑效能的「终极工具」。今天,M 君为你送上第 215 期 MindTalk  普通人如何通过学习可视化思维,快速精通思维导图? 课程的精彩回顾。看完你会发现,乱成一团麻的思维也可以实现有序的规整和沉淀。

之前,M 君也推送过提升记忆规律的干货,请戳:不掌握记忆规律,做再多笔记也救不了你。想要获取更多 MindTalk 精彩回顾内容,可在 MindStore 公众号后台(ID:mindstoredyh)回复「回顾合辑」
人的思考过程,是一个奇妙的过程。思维在脑海里流窜,横冲直撞又反复纠缠,最后扭成一团麻。所以常常有人抱怨,脑袋很乱,想不出头绪。这是因为,大部分人的思考过程都是杂乱无序,没有逻辑的,最后也没法形成有效的沉淀,更无法找到清晰的结论。

但是幸好,思维是可以训练的。
如果对大脑思维进行可视化训练,对发散的思路进行合理筛选,选取有价值的思维聚合,并且抽取出我们需要的内容,人们就可以把思维进行可视化展示、分析和整理。

为什么要进行可视化思维?
心理学的研究表明,思维是隐形的,不容易被感知和发现。因此,传递和学习的难度要远远大于纯粹的知识。纯粹的知识能够以书本的形式传递给他人,然而思维却没有办法很好的传递。
如果我们能够把「看不见的」思维过程和方法清晰地呈现出来,自然能更好地理解、记忆与运用。

人们日常生活的 93% 的交流依靠的是非语言行为,在非语言环境下,视觉在传递感情的角色尤为重要。所谓「一见钟情」,即是用视觉传递人们的情感,深入到大脑思维中。人们的大脑每天将 50% 的精力处理视觉信息,同时人们的 70% 的感觉接收器都集中在眼睛中,因此人们对接受视觉信息具有天生的敏感度。
同时,人们在每 1/10 秒内获得一个视觉信息,这比通过阅读、消化和理解一段文字要快捷的多。人们更喜欢阅读悦人眼目的、使用恰当颜色的可视化信息。当我们在逛淘宝天猫商城时,人们的视觉先是被赏心悦目的图片所吸引,然后才会仔细阅读细节信息。
人们在高速公路上驾驶时,往往发现公路上的路标都是以图标的形式展示,而非以纯文字表示。背后的科学依据是,大脑需要一定的时间反应句子的意思,而一张清晰的图片能让大脑瞬间明白它的涵义。所以,才有这句:「A picture is worth ten thousand words」一图胜千言。

什么是可视化思维? 

可视化思维,是指运用一系列图示技术把本来不可视的思维(思考方法和思考路径)呈现出来,使其清晰可见的过程。

这种被「可视化」的思维,更有利于大脑理解和记忆,因此可以有效提高信息加工及信息传递的效能。
举个例子,小时候在学习算数时,我们的大脑可以进行简单的乘法口诀运算。然而当运算变得越来越复杂,我们的大脑很难算出精确的答案。这时候,我们会在纸上列出竖式进行可视化运算,所以这也是一种可视化的思维。
但是,事实上大部分思维无法做到合理提炼和总结,所以人们还是依赖思维可视化,以方便归纳、整理、提炼、细化。
通过长期的研究和总结,XMind 总结出了可视化思维的七大模型:思维导图、鱼骨图、组织结构图、甘特图、流程图、时间轴以及矩阵图。

1.放射状规整——思维导图 / 心智图 / 脑图 

让思维从一个点出发,形成放射状的发散。这种规则方式, 主要用于挖掘多种可能性,以进行发散性思维,对每种可能性进入深入挖掘。

思维导图(MindMap)是一种将放射性思考具体化的方法,是最简单又最有效的思维整理方法,由 Tony Buzan 创建。

放射性思考是人类大脑的自然思考方式,每一种进入大脑的资料,不论是感觉、记忆或是想法——包括文字、数字、符码、香气、食物、线条、颜色、意象、节奏、音符等,都可以成为一个思考中心,并由此中心向外发散出成千上万的关节点,每一个关节点代表与中心主题的一个连结,而每一个连结又可以成为另一个中心主题,再向外发散出成千上万的关节点,呈现出放射性立体结构。

这种思维模式是由科学根据的。美国心理物理学家 Roger Wolcott Sperry 通过著名的割裂脑实验,证实了大脑不对称性的「左右脑分工理论」。左脑负责理性的思考,右脑负责感性的思考。思维导图可以把大脑的更多功能集在一起,提高大脑的效能。因此,人们称之为提高大脑效能的「终极工具」。

最初的思维导图,都是在纸上进行手工绘制的,不仅费时费力,还不容易传播。现在随着技术的普及,人们可以利用电脑和人脑的优势,随时随地建立思维导图。

2.鱼骨图 / 因果图 

鱼骨图由日本管理大师石川馨先生所发明出来的,故又名石川图。其特点是简捷实用,深入直观。它看上去有些像鱼骨,问题或缺陷(即后果)标在”鱼头”外。在鱼骨上长出鱼刺,上面按出现机会多寡列出产生生产问题的可能原因,有助于说明各个原因之间如何相互影响。

3.层次化规则——组织结构图 

层次化规则,用于挖掘结构关系,并层层深入审视事物的状况。

组织结构图常用于人力资源职位分析,有助于 HR 了解有关的背景知识。它展示出组织中各部分的划分结构,目前的职位分析与其他职位之间的关系,以及该职位在整个组织中出于一个什么位置。

4.线性化规则——时间轴 

线性化的思维方式,一般有一条清晰的主线,由这条主线可以串起整个思考过程。

时间线(Timelines)是用于描述在一个时间段里面,发生的所有里程碑性质的事情,也可用来基于时间线制定项目计划。

过去的事情放在时间线轴的左边,未来的计划放在时间线的右边。所有基于时间节点发生的事情和计划,都需要特别标注在时间轴上。这种方法比较适合用于制造里程碑图或项目计划。

5.流程图 

流程图(Flow Chart)是流经一个系统的信息流、观点流或部件流的图形代表。在企业中,流程图用于说明事情的某一过程。

这个过程既可以是生产线上的工艺流程,也可以是完成一项任务必须的管理过程。例如,一张流程图也能够成为解释某个零件的制造工序,甚至是组织决策的指定方式之一。

这些过程的各个阶段均用图形块表示,不同图形块之间以箭头相连,表示它们在系统内流动的方向。下一步何去何从,取决于上一步的结果,典型做法是用“是”或“否”的逻辑分支加以判断。

6.矩阵式规整 

矩阵图(Matrix diagram)是指纵横排列的二维数据表格图,矩阵图是一种利用多因素综合思考、探索问题的好工具。

最常见的利用矩阵式规整思维的工具是SWOT分析。它是一种常用的战略分析工具,SWOT分析代表分析企业优势(strength)、劣势(weakness)、机会(opportunity)和威胁(threats)。因此,SWOT分析实际上是将对企业内外部条件各方面内容进行综合和概括,进而分析组织的优劣势、面临的机会和威胁的一种方法。 可以通过分析帮助企业把资源和行动聚焦在强项和有最多机会的地方。

7.甘特图 

甘特图(Gantt chart),以图示的方式通过活动列表和时间刻度形象地表示出任何特定项目的活动顺序与持续时间,即是将活动与时间联系起来的一种图表形式,显示每个活动的历时长短。

甘特图适合用于任务管理或项目管理。人们能够从时间上整体把握进度,很清晰地标识出直到每一项任务的起始与结束时间。

可视化思维适用于什么场景? 

思维方式是,在脑海中形成所有的发散、总结和沉淀。在日常生活中,思维导图会运用于什么场景呢?

头脑风暴。当人们需要针对一个主题进行发散性思考时,可以利用思维导图。在头脑风暴的阶段,人们重点关注的是想法的数量,尽可能的把更多想法列出来。借助思维导图的头脑风暴模式,人们能够将这些想法进行分组,将与主题相关的想法列入到思维导图的模板中,然后再经过一些筛选和加工,留下真正有用的思路。

项目管理。比如,人们可以利用甘特图,让项目的进度在关注下一览无余。除此之外,还可以在项目上加入任务管理信息,制定好每一个任务由谁负责,负责的日期和期限,计划的下一步由谁来完成。

制定计划。XMind 内配有大量制定计划的模板,包括周计划、月计划、季度计划和年计划。以下是 XMind 热心用户的制定的计划模板:

会议管理。比如,可以将参加的多场会议整合进一个思维导图中,在导图中,将这个会议的主题、时间、地点和与会人员记录,甚至把一些开会需要用到的 PPT 以附件的形式插入。
学习和做笔记。人们在学习英语时,可以利用思维导图记忆生词,比如以下思维导图就是利用词根词缀的记忆法,效率会大大提高。不同的前缀和后缀能够发散出二三十多个相关的词语,记忆效率也成倍的增加。

另外一种记忆单词的方法,是对比记忆法。此方法适用于记忆一些只有个别英文字母差异的单词。人们可以利用思维导图,把这些相近的单词挑出来,归类在同一类导图中,用于强化记忆。


写作提纲。我们总会遇到各种写作任务,小到写一篇作文,大到完成一篇报告,甚至是一份毕业论文,思维导图能够帮助我们理清思路。下图就是这一方面的例子:

购物清单。爱逛街的女同事们在购物时总会漏掉一些物品,以下就是用户用思维导图列的购物清单:

最后想说的是,使用导图的粉丝们,不要「战术上勤奋而战略上懒惰」,将学习思考寄托于思维工具上。真正有用的记忆和思考需要通过「烧脑」完成,独立的思考和重复的练习才能真正发挥大脑的效能。

M 君有话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