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胆石症之中医古验案

 心静自然凉H 2017-03-18

胆石症是人类胆道系统中常见之病患,其症状主要是依胆结石的大小、结石所处部位以及有无并发症而不同。若结石梗塞于胆管时,将引起剧烈的右上腹绞痛、上腹胀、恶心呕吐、黄疸、尿色赤黄等症状。若胆结石位于胆囊内,则疼痛较轻微或阙如。若胆石症伴有胆囊炎症时,则有右上腹痛及发热,或畏寒之后又发热。多数情况是,胆结石的症状为阵发性,常因进食油腻或难以消化的食物而诱发。中医治疗胆结石以内服药物为主,经治疗后,胆石有可能化小而进入肠道随粪便排出。

三百七十多年前,明代医学家缪希雍在《先醒斋医学广笔记》中,记录了经他诊治的一例胆石症验案:“梁溪王兴甫,偶食牛肉,觉不快,后遂发疟,饮食渐减,至食不下咽,已而水饮亦不下,白汤过喉间,吐出作碧色,药不受,小便一滴如赤茶,大便闭。

缪希雍观察患者状况并了解病史后,嘱其仰卧,然后”以指按至心口下偏右,(患者)大叫“。经进一步询问患者情况,给服丸药一剂。之后,患者饮食”至喉辄不呕,水道渐通,次日下黑色物数块如铁丸。”

从上述病史、症状、体检与治疗经过看,该患者很符合胆石症急性发作的多项特征,诸如:

(1)有进食牛肉之诱因;

(2)伴有胆囊炎症所出现先寒颤后发热、寒热往来的症状;

(3)食欲减退,进而乃至饮水都难以下咽;

(4)呕吐物因混有胆汁而呈碧绿色;

(5)尿量少,呈赤茶色(现代医学所知这是因胆总管梗塞,阻碍了胆汁进入肠道,使胆红素出现在尿液中,导致尿液呈茶褐色);

(6)心口下偏右明显触痛,符合胆囊炎疼痛的常见部位;

(7)经对症给服药物后,症状改善,次日有数块黑色如铁丸的胆结石随粪便排出(现代医学获知,胆石症患者中,约65%为混合结石,是由胆固醇、胆色素、钙盐等集结成,外观深绿色或棕色;其次约25%为胆色素结石,是有胆色素、少量钙盐等集结成,外观黑色或深绿色)。

综合患者发病之诱因、症状、体征及治疗效果,特别是有数块黑色如铁丸的胆石随粪便排出,其所患显然是典型的胆石症。缪希雍把诊治这例病人的经过予以扼要记录,虽未详细写出治疗之药物,但是从中医学疾病史而言,仍不失为一份可贵的胆石症古验案资料。

(白芷 重楼 附子)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