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超全总结中药补养常识

 DENGZHENYI 2017-03-18

中药补养应用原则 





补药不能随意食用 



中医认为,人之所以长寿,有赖于阴阳的平衡和气血的充足,也就是《黄帝内经》里所说的:“阴平阳秘、精神乃治。”我们用中药养生,其基本点就在于调理阴阳和气血的平衡。

中医认为,肾为先天之本,生命之根,内藏元阴元阳,是人体一切生命活动的动力源泉;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机体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营养都靠脾胃供给,扶正培本、固护先天和后天,是中医延年益寿的根本方法。

千百年来,历代医家总结发现了大量延年益寿的保健中药,绝大多数都是补益中药,这和中医对衰老机理的认识是一脉相承的。但是,补益中药也不能随意食用。我们千万不能忽视这个问题,因为曾经就有因大量服用补药而致盲、致死的事情发生,所以服用补药,一定要讲究正确的原则和方法。


不可盲目进补 



用补益法进行调养,一般用于老年人和体弱多病的人,这些人体质多虚,所以适合用补益的方法。儿童、年轻人、体质强盛的人,不可贸然进补,否则很容易导致机体阴阳气血失衡,这叫做“药补综合征”。


选对中药进补 


体虚当补,但是虚的种类很多,又因为个人体质的差异,所以要选择适合自身情况的中药进补。进补时一定要先分清楚脏腑、阴阳、气血、寒热、虚实,如果补错了或者补反了的话,不但无益,反而有害。清代医家程国彭就指出:“补之大义,,大矣哉!然有当补不补误人者;亦有当补而不分气血、不辨寒热、不实开合、不知缓急、不分五脏、不明根本、不深求调摄之方以误人者,是不可不讲也。”所以,选对中药进补是非常重要的原则,如果您不能准确把握,在用补药前,则必须咨询中医医生。




虚不受补怎么办 



在应用补药养生保健的过程中,有这么特殊的一部分人群,他们有明显的虚证表现,比如身体虚弱、神疲乏力、少言懒语、面色无华、头晕眼花、心悸怔忡、腰膝酸软、两腿沉重等各种虚弱症状,每个中医大夫给他们诊脉后都说是虚证,或气虚,或血虚,或肾虚,或脾虚,病人自己也深信不疑。但就是不能补,只要一补,马上口舌生疮、牙龈肿痛、咽喉干燥、头胀耳鸣,甚至鼻子出血、睡眠不安、大便秘结。这就是老百姓常说的“虚不受补”。那么,“虚不受补”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中医又能用什么办法来解决 这个问题呢?

中医一般从五个角度来考虑这个问题。


判断病人是否属于单纯的虚证 


有很多“虚不受补”的病人,并不是单纯的虚证,而是掺杂有实证,比如肝阳上亢、心肝火旺、痰热扰心、湿热内阻、肝气郁结等。这个时候,如果要补养身体,必须先要把内热祛除,才能用补。临床上曾治疗一个病人,身体虚弱,疲惫不堪,稍活动就出汗,晚上睡觉也出汗,基本不能干活,所有人都说他是虚证,要补。但是他 却一补就上火,牙龈肿痛,大便秘结。后来有位老中医诊后,说他是内有湿热、气阴两虚,应当以去湿热为主,补气应为辅,后来给他用当归六黄汤,七剂后病人汗止,体力大增,而后又用玉屏风散调养而愈。


判断病人属于什么类别的虚证 


中医虚证类别很多,有气虚、有血虚、有阴虚、有阳虚、有肾虚、有脾虚、有脾肾两虚、有肺肾两虚、有心脾两虚等。有时候患者难以区分,用错补药,当然会上火。上火还是小事,有的甚至引起血压高、脑出血等严重后果。


服药方法有讲究 



有的病人是典型的气虚或阳虚,确实需要补气助阳,但又容易上虚火。这时候就要特别注意服药的方法了。这里面也分两种情况。一种情况需要从小剂量开始服药,逐渐加大剂量,患者就会慢慢适应这个药物,逐渐把气提上来。这时候不能急于求成,补快了就会上火。另外一种情况,病人虚得厉害,以至于虚阳外越、身体发热、口干舌燥、脉象浮大、重按无力,这时候不能小量进补,因为不但不起效,还会让病人感到更热,必须用大剂量的补药,吃完之后,病人会马上热退神清,津液来复,这就是金元四大家之一、补士派代表李东垣之“甘温除大热”的方法。


根据体质选择合适的补药


不同的病人,不同的体质,即便是同一类虚证,其最适宜的药物也可能不一样。比如气虚证,有的人适合人参,但有的人用人参则上火;有的人适合黄芪,但有的人用黄芪就胸闷;还有,有的人适合西洋参,有的人适合党参,有的人适合淮山缓补,各有不同。还有些情况,是因为药物本身质量不好。比如阿胶,俗话说:“陈酒不上头,陈阿不上火。”这就告诉我们,阿胶是陈的好,服后不会上火。因为阿胶的制作是经过三天三夜才熬制而成的,而新做出来的阿胶,中医认为有“火毒”,不适合服用。那要多久才能吃呢?一般阿胶要在阴凉干燥处静置3年,火毒退尽,才可服用。


制约补药的热性


有些“虚不受补”的病人,如果不是用单味药养生,而是到医生里开处方的话,中医医生就可以用一些药物制约单味补药的热性。比如,麦门冬可以制约人参的热性, 知母可以制约黄芪的热性,陈皮又可以制约黄芪引起的胸闷,淮山则可以制约鹿茸的热性等等。不过,希望大家能够了解,补气和助阳药物吃下去之后,有一些上火是有效的征象,如果完全没有上火的感觉,可能是剂量不够。所以,建议“虚不受补”的病人,如果自己不能准确把握其中的原因,最好到医院就诊,请有经验的中医医生指导用药。




煎煮中药有窍门


一代名医李时珍说:“凡服汤药,虽品物专精,修治如法,而煎药者鲁莽造次,水火不良,则药亦无功。”这话就是说,我们服中(汤)药的时候,即使药本身再好,如果煎煮的方法不得当的话也没用。所以,掌握中药的煎煮方法是很重要的。



器具的选择 



煎药器具以沙锅为好,因为沙锅的材质稳定,不会与药物成分发生化学反应,导热均匀,热力缓和,锅周保温性强,水分蒸发小,这也是自古沿用至今的原因之一。此外,也可选用搪瓷锅,不锈钢锅和玻璃煎器,具有抗酸耐碱的性能,可以避免与中药成分发生反应,大量制备时多选用。铜、铁质煎器虽传热快,但化学性质不稳定,易氧化,在煎煮药时能与中药中多种成分发生化学反应而影响质量,不能使用用铜、铁、铝、锡等制作的器具,铝锅虽传热快、化学性质较稳定,但铝锅不耐强酸强碱,对酸碱性不很强的药可以选用,但不是理想的煎药用具。



用水的选择


一般来说,凡人们在生活上可作饮用的水都可用来煎煮中药,但必须是无异味、洁净澄清,含矿物质及杂质少的。加水量的掌握,原则上应根据饮片质地疏密、吸水性能及煎煮时间长短来决定。一般用水量为将饮片适当加压后,液面淹没过饮片约3-5厘米为宜。若质地坚硬、黏稠,或需久煎的药物,加水量可比一般药物略多; 而质地疏松,或有效成分容易挥发,煎煮时间较短的药物,则加水量可比一般药物略少。


火候及时间的掌控 


煎煮中药还应注意火候与煎煮时间的长短。一般药物宜先武火后文火,即未沸大火,沸后用小火保持微沸状态,以免药汁溢出或过快熬干。解表药及其他芳香性药物,一般用武火迅速煮沸,改用文火维持10~15分钟即可。



煎药的次数


一般来说,一剂药可煎三次,最少应煎两次。因为煎药时药物有效成分首先会溶解在进入药材组织的水液中,然后再扩散到药材外部的水液中。到药材内外溶液的浓度达到平衡时,因渗透压平衡,有效成分就不再溶出了,这时,只有将药液滤出,重新加水煎煮,有效成分才能继续溶出。为了充分利用药材,避免浪费,一剂药最好煎煮两次或三次。汤剂煎成后应榨渣取汁。因为一般药物用炽水煎煮后都会吸附一定药液。其次主药液中的有效成分可能被药渣再吸附,如药渣不经压榨取汁就抛弃,会造成有渣中所含有效成分所占比例会更大。



入药的方法


一般的药物可以同时入煎,但是有些药物需做特殊处理。有的药物煎煮的时间不同,其性能和临床应用也存在差异。下面介绍一下一些特殊的煎煮方法:

先煎——就是在煎煮其他药之前,要先煎煮一段时间,如“壳”类(贝壳、甲壳、化石)、多数矿物药(如磁石)和毒性较大者(附子、生半夏、马钱子等)。前二者因其有效成分不易煎出,故应先煎30分钟左右再加入其他药同煎,后者为保证用药安全,应先煎1-2小时以减少其毒性。

下——目的是为了缩短药物的煎煮时间,减少药物因煎煮时间过久所造成的成分散失。一般来说,在其他群药文火煎煮15-20分钟后,放入需后下的饮片再煎煮5~10分钟即可。如薄荷、砂仁、生大黄、番泻叶等。

包煎——就是把药用纱布包起来,再和其他药一起煎。如车前子、青葙子、葶苈子,因受热后会变得黏腻,如不包煎容易粘锅,而且药汁不易滤除,故要包煎。而蒲黄、海金沙、灶心土等,煎时容易溢出或沉淀,亦应包煎。还有旋覆花、枇杷叶等,如不包煎,服后会刺激咽喉,引起咳嗽、呕吐等不适。

另煎——就是单独煎,不与其他药同煎。如人参、冬虫夏草、鹿茸等,宜单煎或研细冲服,以免造成浪费。

烊化——就是煎煮时,把需要烊化的药另放入容器中隔水炖化或用少量水煮化,之后再与其他药同服。如鹿茸、阿胶等。

冲服——就是不必煎煮,直接开水冲服或与其他药液混合即可。如液态药物(竹沥、姜汁等)和有些不宜煎煮的药(如芒硝)。





中药配伍要合理 



按照病情需要和药物不同特点,将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药物联合应用,叫做配伍。



配伍的协同作用


在远古时期,治疗疾病一般都是用单味药,后来随着药物品种的日益增多、人们对疾病认识的不断加深以及对药物药性更加深入的了解,医者们发现,有时把不同的药物联合起来使用,对疾病的治愈起到了更明显的效果,并且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弥补了单味药物的不足,一定程度上抑制某一味药物的不良反应,也减少了单味药物 的毒副作用等。这种药物配伍使药效增强的现象,我们可以称之为“协同作用”。



配伍也有禁忌 



那么是不是所有的配伍都会起到协同作用呢?其实不然。不同药物的联合使用,相互之间会产生一定的作用,有的可以增加原有的疗效,也就是我们刚刚说到的“协同作用”,而有的则是相互抵消或削弱原有的疗效,也有的联合应用时会导致新的毒副作用。临床上,药物配伍使用的目的,就是为了使其相互起到协同作用,而配伍会产生毒副作用的时候,我们就要避免使用,也就是配伍禁忌。




择时服中药 



合理选择服药时间

中药的疗效除了和药物的质量、是否对症、煎煮方法是否得当有关外,还与服药时间的选择有关。不同中药治疗的疾病不同,服用时间也不同。古代医学家十分注意掌握中药的服用时间,认为在不同时间里服药,药物疗效差异很大。

因此,了解选择服药时间方面的知识,有助于我们根据病情,合理选择服药时间,以发挥药物的最佳效能。服用中药的时间取决于病情和药物的性质。汤剂一般每日1剂,煎2次分服,两次间隔时间为4~6h左右。临床服用时可根据病情增减。至于饭前还是饭后服药,要依据不同的疾病和药物而定。一般来说,如果病位在胸膈以上者,如眩晕、头痛、目疾、咽痛等宜饭后服用;如果病位在胸腹以下者,如胃、肝、肾等脏腑疾,宜饭前服用。没有明确规定的,大多数药物在饭后服用,特殊 药物应注意特殊的服药时间。多数中药应该乘温服下,发汗药须趁热服以助药力,而清热药物最好放凉后用。

不定时服用的药物

治疗急性病、呕吐、惊厥及石淋、咽喉病的药物或须煎汤代茶饮的药物,均可不定时服。

特殊药物

治疗疟疾的药物宜在疟疾发作前的2小时或者半天服用。常见中药:常山、槟榔等。常见中成药:截疟七宝饮。





服用中药需忌口的食物 


服用中药为什么要忌口

人们平时食用的鱼、肉、蛋、蔬菜、瓜果、酱、醋、茶、酒等普通食物,它们本身也都具有各自的性能,对疾病的发生、发展和药物的治疗作用,都可产生一定影响。 所以服用中药时,如果不忌口,就不能保证药物的疗效,至可能产生毒副作用,对身体造成损害。为了减少这些问题的发生,中医提出了“饮食禁忌”,也就是服用中药时应忌食哪些食物。

茶水不宜送服中药
茶叶内含有鞣酸,如果用茶水服药,鞣酸就会和药物中的蛋白质、生物碱或重金属等起化学作用而发生沉淀,影响药物疗效。如中药中的铁元素与茶叶中的鞣酸相结合,便生成沉淀物“鞣酸铁”,使药物失去疗效并刺激胃肠道引起不适。另外,茶叶能阻止人体对蛋白质等营养物质的吸收,因此在服用滋补药物时,更不能同时服用浓茶。茶叶中含有的咖啡碱、茶碱、可可碱等成分,具有强心、利尿、刺激胃酸分泌及兴奋高级神经中枢等作用,所以吃安神类药物的前后都不宜喝茶,更不能用茶水送服。

一般忌生、冷、油腻类食物

服中药煎剂及丸药时,应忌生、冷、油腻类食物。因为生、冷类食物刺激胃肠 。影响胃肠对药物的吸收,油腻食物不易消化和吸收,降低疗效,所以,这类食物在生病期间最好不要食用。

六类“发物”要慎吃

老人常常说生病了不要吃“发物”。 “发物”是指患了某种疾病的人,在治疗期间不宜食用的食物,亦即能诱发疾患的食物。

中医按其性能将“发物”分为六类:
一为发热之物,如韭菜、姜、花椒、羊肉、狗肉等;
二为发风之物,如虾、蟹、椿芽等;
三为发湿之物,如麦芽糖、糯米、醪槽等;
四为发冷之物,如梨、柿及各种生冷之品;
五为动血之物,如辣椒、胡椒等;
六为滞气之物,如土豆、莲子及各类豆制品。
对发物是否需要忌口的问题,还得按中医的“辨证论忌”。如果是阳虚体质:形体虚寒、大便溏薄、胃痛喜温、四肢发冷,则西瓜、雪梨、香蕉等凉性食物为忌口食物;如果是热性体质:面目红赤、发热口渴、失眠心烦、痔疮下血,则生姜、胡椒、白酒、大蒜等热性食物为忌口食物;患有荨麻疹、各种皮炎、湿疹、酒渣鼻、痤疮的人,一切具有刺激性的食物都可能成为“发物”,应当忌口。有哮喘病的人,在哮喘发作期间,蛋、牛奶、鱼虾等高蛋白食物是加重病情的“发物”。

不同疾病,忌口有别

患有消化道疾病,如肝炎、慢性胃肠炎患者服用健脾、温胃和胃药时,禁吃大蒜,因大蒜中含有蒜素能刺激胃肠黏膜,使黏膜充血,所服的中药就不能有效地发挥其治疗作用。

患水肿病者,忌吃食盐。
患有因气滞而引起的胸闷、腹胀时,不宜食用豆类和红薯,因为这些食物容易引起胀气。

伤风感冒或小儿出疹未透时,不宜食用生冷、酸涩、油腻的食物。

过敏性皮炎、哮喘病人,应少吃鸡、羊、猪头肉、鱼、虾、蟹等。

服用中成药时,不宜用牛奶或果汁送服。因为牛奶中的蛋白质、钙等成分,容易和药材中的成分起化学反应,破坏药效,所以不宜同时服用。正确的服药方法应该是以温水吞服。





药引中藏有学问


药引的主要作用
引经作用:药引可引导药物对人体的某一部位或脏腑充分发挥治疗作用。如治疗肾阴亏的六味地黄丸,常以淡盐水作为药引送服,因为咸味可以引导药物入肾。
增强疗效:引经药作药引,可提高主药的疗效。如在治疗风寒感冒的辛温解表方中,常以生姜或葱白为药引,增强发汗解表作用;又如补气利水的黄芪,加健脾利水的茯苓为药引,可提高利水功效。

解毒作用:有些药物有小毒,加入药引可降低或消除其毒性。如生南星、生半夏加生姜为药引;乌头、附子加饴糖为药引,均可降低毒性。

缓和药性:有些药物作用猛烈,加药引可缓和药性,保护正气。如葶苈红枣泻肺汤中,以红枣为引,缓和葶苈的烈性,达到泻肺而不伤肺的目的。

保护脾胃:有些药物可刺激胃肠道,使消化吸收功能下降或出现胃肠道反应,加药引可保护脾胃。如清热解暑的白虎汤苦寒败胃,常加粳米为引以护胃扶正。

矫味作用:有些中药味苦或有异味不堪入口,可加药引矫味。如治疗百日咳的猪苦胆、鸡苦胆,常以红糖或冰糖为药引。诸多中医处方中常以甘草为药引,因为甘草能调和诸药,并起矫味作用。

鉴于药引的重要作用,使得它不仅与汤剂配伍,还广泛地与中成药相配伍应用。宋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所记载788种中成药中,几乎每一种都记述了应配伍药引的内容和服用方法。可见古代医家对药引的重视。

常用药引大盘点

黄酒:酒性辛热,有舒筋活络、发散风寒等作用。可送服能够治疗颈肩腰腿痛、血塞经闭、跌打损伤、疮痛初起等症的中成药,如活络丸、通经丸、七厘胶囊、云南白药。每次取黄酒10~15毫升,温热后送服。

姜汤:有散风寒、暖肠胃、止呕逆等功用。可送服能治疗风寒外感、胃寒呕吐、腹痛腹泻等症的中成药,如藿香正气丸、附子理中丸、银翘丸、银翘解毒片、通宣理肺丸。一般取姜3~5片,水煎取汁。

米汤:保护胃气,减少苦寒药对胃肠的刺激。故常用于送服能补气、健脾、利尿及滋补性中成药,如八珍丸、人参养荣丸、十全大补丸等。用时取煮饭之汤汁,不拘浓淡及用量,以温热为佳。
蜂蜜:具有润肺止咳、润肠通便、矫味等作用。取蜂蜜1~2汤匙,加入温开水中,搅匀便可送服蛤蚧定喘丸、百合固金丸、麻仁丸等。

红糖:具有散寒、活血、补血的作用。可单用25~50克,开水溶化送服。配生姜三片,煎汤送服更佳。可作为治疗妇女血寒、血虚、血滞所引起的月经不调、痛经闭经、产后血淤、乳汁稀少、口干呕吐、虚弱血痢”等病症的中成药药引, 如当归丸等。
菊花:具有疏散风热、平肝明目、清热解毒的作用。主要用于送服能治疗风热感冒、温病初起、肝火上攻、目赤翳障及癌肿疔疮等病症的中成药,如障翳散、牛黄解毒片等。可单用菊花10~15克煎汤送服,也可加茶叶10克同煎送服。

红枣汤:有补中益气、补脾胃、缓和药性等功用。一般用红枣5~10枚,加水煎汤送服归脾丸、人参健脾丸、香砂养胃丸等。





服药剂量不是越大越好


服药的剂量因情况而定

中药苦寒,夏季剂量可大些;冬天用剂量宜小些。新鲜中药含水分较多,药量可稍大一些;干燥中药用量应适当酌减。体质强的人在用量上可稍大些,体质弱者则相反。老年人和小儿用量要小一些。药性猛或有毒性的中药,必须降低用量并按医嘱服用。药性平和的,剂量可适当偏大些。

药量不同,疗效不一样

药量大小不同,其治疗作用也不尽相同。例如甘草,起调和作用时,剂量应保持在1~2克之间。若用甘草益气养心、温胃和中,应取5~10克的量,超出这个范 围,药效就会发生变化。有些药材还可能因剂量不同而出现相反的效果,如川穹,剂量较小时可起到收缩子宫、兴奋心脏的作用,而大剂量使用时,心脏会因麻痹而 收缩停止,导致心脏抑制、血管扩张、血压下降。

药量过大易出现毒副作用

具有温里作用的肉桂、附子,小剂量服用可健脾胃、温肾阳,反之会出现里热壅盛、火热上攻,伤害身体器官。多种药材共同使用时,即使是鲜药,也应酌情减量,必要时,还需征求中医意见。

中药剂量的大小,应根据地区、季节、体质、年龄等因素综合考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