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首测!即将上市的国产胶卷 Time in Tin

 湖畔68 2017-03-18


又有一款新的黑白胶卷即将上市,值得国人骄傲的是,这次是100%国产的胶卷品牌,Time in Tin,made in China。


现在这个包装还是测试用,片基在日光下呈蓝色,据说是防光晕层的颜色(后面会讲到)。标定iso为200,预计在正式生产时将设置为100,同时会发售至少135、120两类胶卷。


近期听到这么多胶片复产或者新产品的消息,确实是胶片爱好者的福音,这一款胶卷到底怎么样呢,下面我来介绍下测试的过程和结果。



今天下午拿到测试卷,便迫不及待地拿出来拍,拍摄地是清华大学,所用的器材是尼康F100和一台傻瓜相机,共拍摄三卷。


在这里感谢机灵搞怪的薇薇同学,春寒料峭中拍摄好久还是精神饱满,虽然刚上完体育课受了伤,但拍摄的时候上山下湖都木有抱怨,下面两张照片是最后用数码相机拍的“相机广告”。



拍完了,拿回工作室开始冲洗。



引片,在暗袋里装卷,然后过一遍水洗。



水洗出来蓝色,果然是防光晕层,感觉很高级,一般120卷才配上防光晕层,而135为了控制成本就没那么精细,从这点来说可以摘到国产卷廉价不经用的帽子了。



使用自配的D76显影液,20摄氏度显影7分钟,停显1分钟,派森定影8分钟,然后再过海波清洗液和去水渍液,就可以晾起来啦。



大功告成!三卷都不错滴!赶快挂起来!



简单说下我对这款胶卷的感觉:


最让人惊喜的就是胶卷非常平整,从在暗袋里装片的时候就能感觉出来,非常有韧性。


这一点是老的国产卷无法比拟的,甚至某种程度上超越了柯达、伊尔福,从下面剪片装袋和扫描的过程中依然能看出来。


另外就是片基通透,无灰雾,基本没有颜色,这样的好处是可以让胶片的宽容度做得非常大(当然也取决于药膜)。


肉眼看胶片,最薄的地方通透,最厚的地方也够黑,脸部特写过渡自然,影调很漂亮。


当然,测试结果也取决于胶片的新鲜度,和冲洗工艺,这里只是给一个我主观的评价。



今天时间有限,只做扫描输出,就不能做手工放大了,之后有时间再把这块儿补上。


采用的扫描仪是精益8200i,扫描软件是银快8.8,为了保证测试结果的准确直观,所有下面的所有照片扫描完都没有经过后期处理。



上面是全图(3600dpi),下面是100%放大图。


可以看出,胶片的明暗影调过渡很好,锐度也是不错,只是颗粒感比较大。


我猜是因为这是测试卷,iso为200,所以颗粒偏大,厂家对于将来iso100的感光乳剂应该比较有把握,这批测试卷主要用来分析新片基的特性或者涂膜工艺的可靠性吧。



这也是100%缩放图。


不过说实话,这样的颗粒感,我实在是太喜欢了,恳请厂家不要放弃200度底片呀!!!


无颗粒,不胶卷。



从这张看,暗部细节还是很丰富的,说明胶卷宽容度还是可以的。


大家做好心理准备,下面,一大波测试样片!



除了拍摄人像,也拍了一些扫街,胶片的粗颗粒感真的很棒!



今天就写到这里,之后还会再对这个卷做进一步分析,也会拍更多题材来测试。


在哪里能够买到?Time in Tin,很好的名字,预计很快就会上市,到时候大家到某宝去搜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