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王阳明委曲求全,保南昌百姓平安

 伟天英 2017-03-18

王阳明委曲求全,保南昌百姓平安

王阳明是明朝著名的哲学家、政治家、思想家和军事家,集宋明哲学之大成,容立德、立功、立言于一身,一生光辉,后世流芳。他是经世致用的典型代表,不似那些读死书、守旧制的顽固文人、迂腐儒生和以死谏为己任、光荣的言官、清流。他善于变通,顺时应势,不为个人沽名钓誉,不因礼教固步自封,善于妥协,甘于受辱,成功地、最大限度地维护了当地百姓的平安。

王阳明委曲求全,保南昌百姓平安

正德十四年(1519年),宁王朱宸濠发动叛乱,王阳明虽然手中无兵无权,但凭着自己在江西的人脉、威望以及过人的谋略、胆识,三十五天评定了宁王叛乱,重新夺回了南昌城、活捉了朱宸濠。本来故事到此告一段落,但“英明神武”的朱厚照大皇帝不干了,这么大的战事,朕得亲自出马去平定;这么坏的叛王,朕得亲自上阵抓拿,方显得皇帝的本事,何况在江南水乡、秦淮河畔,处处莺歌燕舞,遍地美女娇娘,朕难得出宫一回,岂能不趁起机会在此好好游历一番、快活一遭?

皇帝不走了,带到南方的京军就成了南方诸省的沉重负担,特别是安排到江西南昌的京军由安边伯许泰、太监张忠带着在南昌城一住就是五个月之久,这五个月里,朝廷来的将官看不起南方的官员,北方来的军队欺负当地的百姓。如果换作那些言官清流,皇帝就在南京,第一选择肯定是上疏弹劾或面圣告状,而王阳明没有这么做,他采取了一条与众不同、与狼共舞的办法,尽最大限度地保全了南昌城百姓的安全和利益。

王阳明委曲求全,保南昌百姓平安

第一,忍辱负重为苍生。京军来南昌后,王阳明不以自己是平叛首功而居功自傲,相反把功劳全部记在皇帝的身上,大尽东道主之谊,宴请款待京军。京军多次为难王阳明,从早到晚都是直呼王阳明的名字,经常辱骂他,甚至安排士兵在他出行的道路上制造事端,主要目的就是为了激怒王阳明,这些王阳明都忍了。在王阳明看来,个人受辱事小,百姓安危事大;个人名声事小,百姓平安事大,与其赢得一个不畏强权的虚名,不如落得一个保境安民的实在。

第二,以德抱怨送瘟神。尽管京军寸功未立,而且为害乡里,但王阳明却毫不计较,在路上碰到了京军,他下车表示慰问;京军的士兵病了,他送医送药;京军的士兵死了,他妥善安置厚葬,尽最大限度地赢得京军的好感,让京军不好意思再为害百姓。

第三,引导百姓躲灾星。王阳明知道稍京军的品行习惯,在京军来了以后,就暗中安排属下通知老百姓,赶快把家中的女人送到乡下躲避,免得遭了京军的蹂躏和伤害。同时,告诉城中的百姓,象对待客人一样对待京军,让这帮兵痞找不到发泄的由头,尽最大限度地减少军民冲突。

第四,设景生情促北归。南昌城的百姓在冬至时节,纷纷在城中祭奠自己的亲人,这一举动引起了京军士兵的思乡情绪,纷纷要求搬师回朝。

第五,偶露峥嵘镇宵小。王阳明的一味忍让,让京军更加肆无忌惮,但他们为王阳明提供了一个树威的好机会。京军搞突然袭击,提出要南军与北军比赛射箭,他们看不起文人出身的王阳明,准备让王阳明出丑。没想到王阳明能文善射,北军十个人射箭只有七八个人中靶,而王阳明三箭均中红心,让北军也心生胆怯和愧疚,明白王阳明的南军并不比他们差,王阳明并不是怕他们,只是让着他们。

王阳明为了南昌百姓的安危,煞费苦心,用心周悬,终于熬过了炼狱般的五个月,双方比箭之后的第二天,京军开始北归,南昌城复出平静。

王阳明委曲求全,保南昌百姓平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